講起供銷社,也許對于許多年輕一輩的人來說很陌生,又或許只是大家小時候在書本上學到的一個計劃經濟時代的古老名詞。但是,對于父輩來說,供銷社是美好事物的時代名詞,是存在于他們所講述的童年故事里,承載著他們老幾代人對幸福生活的向往。
我的父親和爺爺都在供銷系統工作,可以說他們將青春和汗水都奉獻給了供銷事業。還記得小時候父親經常和我講起關于供銷社的事情。他說,在物資匱乏的年代,供銷社就是一個近似神圣的地方,是他們日常生活的全部。家里小到柴米油鹽、針頭線腦、煤油手套,大到農藥化肥、種子、生產用具、做衣服的布料等,都要到合作社才能買得到,供銷社的東西也從來不用愁著賣不出去。
“那時候,每逢節日,四面八方的市民都會涌入供銷社的門店,人挨人、人擠人,搶購貨物。扯塊布做衣服,買根紅頭繩扎辮子,買糖果、點心、打醬油醋……那時的供銷社別提多熱鬧了。”說起工作時的過往,即使過去了幾十年,父親仍然記憶深刻。他說,那個時代由于物資匱乏,許多東西都要憑票購買,限量供應,供銷社就成了人們眼中的‘香餑餑’。
時間銘記夢想的足跡,深受父親、爺爺的熏陶及影響,也聽了他們講述太多故事,我立志長大后要為供銷系統服務。2013年,我如愿進入了龍門供銷合作聯社下屬的龍門縣供銷農副產品綜合批發市場(以下簡稱供銷市場)工作,也算成為了新時代供銷社的一員。
入職初期,我在龍門縣供銷市場主要負責財務記賬,經過幾年慢慢地“摸爬滾打”,我有幸被提拔為市場經理,負責供銷市場的日常管理工作。龍門縣供銷市場位于城梨園路71號,是龍門縣供銷總公司于2000年經縣政府批準自籌資金投資建設的獨立核算市場,2003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市場面積約7712㎡,其中經營面積4816㎡,經營檔鋪約500個,主要以批發、零售方式進行經營,是龍門縣目前交易量最大的農副產品交易市場。
眾所周知,市場是一個人員較為復雜的交集點,在這樣一個最大的農副產品交易市場,而我的工作就是在這個復雜的地方管好經營秩序。我依稀記得當時的供銷市場,由于建設時間長久,市場內各項設施經過近十年的使用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殘舊及損壞,存在安全隱患。市場經營戶也經常將大量雜物紛紛存放于市場攤位內,致使一些經營戶私自搭建、占道經營,加上又缺乏統一規劃,市場內安全、環境衛生等諸多方面存在問題,這就讓我們在管理上帶來了很大的挑戰。于是,多年來,我帶領單位全體干部職工堅持每年開展多次的“整治活動月”“綠色行動主題月”“每周整治日”等整治行動,重點就市場內出攤占道、車輛亂停亂放、衛生環境保潔等問題上進行了綜合治理;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強市場巡查制度的建設,通過日常巡查,及時解決問題,如消費者投訴、短斤少兩、規范計量單位等,有效的規范商戶的經營行為,不斷提高經營者的文明經營意識。此外,我們還制定了更長遠的管理目標,不定期對市場進行自查,及時整改,有效加強供銷市場經營秩序的監管。
2020年,因創建文明城市的迫切需要,龍門縣委、縣政府投入了近400萬財政資金,通過龍門縣供銷聯社的堅強領導下克服疫情按照超市模式升級,對舊的供銷市場在三個月的時間內完成了全面的升級改造,滿足群眾日益所需,提升衛生、文明購銷環境。改造內容包括地面更換鋪設防滑磚、改造消防設施、改造排水防澇設施、檔位改造及設施升級、電路電線更換、建設信息化設備、棚頂、天花板更換、統一門店廣告招牌、增設摩托車停車位等,改造后達到劃行歸市、擺賣整齊、采光充足、場內無明顯異味、排水排污設施齊備、地面清潔無水無垃圾等標準。龍門供銷市場升級改造提升工程啟動后,在一系列舉措中,“市場“終于迎來了新生。
“以前供銷市場環境雜亂,地面垃圾和積水多,讓人看著很不舒服。如今改造后地面干凈,走路都可以放心走了,再也不用擔心摔倒。”“以前供銷市場出入口兩旁被各類攤販占道經營,摩托車到處竄,行人走路難,很不方便。現在可好了,經營區用不銹鋼欄桿圍了起來。摩托車統一擺放在市場內的停車場,再也不用人擠人。”“現在經營區的功能區分更加規范統一,市場變得干凈整潔,我們還把東西擺放得整整齊齊,客人也更加愿意過來買菜了。”現在,只要說到龍門供銷市場的變化,大家都稱贊不已。
除了市場的日常管理,服務“三農”也是龍門供銷市場的基礎性工作。近年來,我們供銷市場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深度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通過努力構建“產供銷”為一體的農業服務網絡,真正激活了供銷社服務“三農”的“牛鼻子”作用,走出了一條綜合改革的新路子。
“這次培訓我學到了很多農業種植的專業知識,也感受到了政府對我們的關心。”今年五月,我們市場邀請了高級農藝師到龍門縣龍城街道鸕鶿村蜜柚產業地開展蜜柚種植技術培訓,通過與種植戶面對面實地教學,針對紅心蜜柚管護技術、施肥管理、整形修剪環割、花果管理、病蟲害防治等關鍵技術進行講解。在農產品生產方面,為服務農民群體,我們每年不定期開展生產技術培訓,指導農業生產用肥、用藥等,將科學的種植方法、最新的農業技術送達農民,從而保證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據統計,市場平均每年開展農民培訓800人次。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我們龍門供銷市場作為供銷系統內的涉農部門,責無旁貸。多年來,我們一如既往在農業技術培訓、農資供應等方面為農提供服務的方式,重點在農產品加工、銷售環節入手,進一步規范和新組建具有銷售功能的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供銷社+專業合作社 +供銷市場 +農戶”的模式,在保證“銷路”的前提下,引導農民進行集約化、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同時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最終將最大的利潤讓給農民,真正實現利益共享,風險共擔,逐步與農民結成長期的利益共同體,更重要的是市場在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做好“生意”的過程中也就為農服了務。
如今, 龍門供銷市場已經成為了農產品銷售中聯結農村和城市的不可缺少的紐帶,成為暢通農產品流通渠道、提高流通效率的重要樞紐,在促進農民增收的同時,也讓龍門市民享受到物美價廉、健康美味的農產品。
龍門縣供銷市場,是龍門百姓家門口的“菜籃子”,它的管理,看似簡單,卻直系民生。作為一名普通平凡的供銷人,我見證了供銷市場的變遷,同時也有幸三代人在供銷系統為供銷事業貢獻的一份力量。(作者:羅嘉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