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昔日“空心村”如何蝶變成“網紅村”

      原標題

      惠陽良井矮光村多措并舉盤活“沉睡的資產”,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

      昔日“空心村”蝶變“網紅村”

        11月17日,農業農村部官網發布《農業農村部 中央宣傳部 司法部關于公布第三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鎮名單及前兩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鎮復核結果的通知》,其中,惠陽區良井鎮矮光村成功入選第三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成為我市此次入選的兩個村莊之一。近年來,矮光村名氣越來越大,金字招牌越來越多,先后榮獲“全國文明村”“廣東名村”“廣東省衛生村”“廣東省宜居村莊”“廣東省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點”“廣東省交通安全文明示范村”“廣東省鄉村治理示范村”“惠州市宜居村莊”等榮譽稱號,曾代表惠陽獲評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發布的第二批全國農村公共服務典型案例。

        日前,“高質量發展看惠州”媒體調研行·“百千萬工程”主題采訪組來到矮光村,揭秘它從一個“空心村”到“網紅村”的蝶變之路。

        村規民約上墻有效減少矛盾糾紛

        出了潮莞高速良井出口,沿省道357線行駛約1.5公里,就看到路邊“全國文明村 矮光村歡迎您”的大招牌。村道筆直寬闊,道路兩旁干凈整潔,一邊是連片的晚稻等待收割,一邊是村民青瓦白墻的小樓沿路而建、錯落有致。村民庭院內外三角梅怒放,房前屋后邊角處有“四小園”點綴……風光旖旎令人心曠神怡。

        矮光村位于惠陽區良井鎮西南部,下轄13個村民小組、8個自然村,是以農耕為主的小村落。曾經,為了謀生,村里的年輕人背井離鄉外出務工,一度出現“空心化”現象。村民們怎么也沒料到,以前有著多個空心自然村的革命老區會華麗蝶變,村里“沉睡的資產”僅兩年多時間就被盤活了,“空心村”成為游客爭相打卡的“網紅村”。

      矮光村發展多種文旅新業態吸引游客。這是良井·原鄉文旅項目外景。惠州日報記者陳濤 湯渝杭 攝

        談起這個變化,矮光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李仁聘感慨:“華麗蛻變的背后,歸功于鄉風文明建設,在基層治理上不斷探索良方。”

        為改變矮光村的落后面貌,李仁聘帶領村“兩委”班子狠抓黨建引領,助推鄉村振興。當初在盤整閑置土地階段,矮光村通過“包村聯戶”四級黨建網格員工作機制,讓全村60多名黨員干部和包村小組長發揮作用,把黨建會議開到每家每戶,逐一入戶登記閑置房屋信息、摸清戶主意向,形成發展共識。

        李仁聘指著矮光村村委會外墻上張貼的“矮光村村規民約20條”對記者說:“我們村一直以來都有村規民約,大事小事都以村民為出發點。村規民約與時俱進,不斷完善修訂,從最初的10條到15條,現在有20條,還通過多種宣傳方式,讓它深入村民心里。”他介紹,每年通過“村規民約學習會”,組織村民學習踐行新的村規民約,引導村民在日常生活中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與此同時,讓村民參與到村級事務管理中來,組織開展聽證會、評議會、議事會,通過村民議事協商,推動村莊基礎設施建設、順利導入產業,辦好群眾急難愁盼的民生實事等,有效減少了矛盾糾紛,增強了村民的參與感、獲得感、幸福感。

        離村委會不遠,還有村里祠堂、農家書屋、村史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見過這個嗎?這是過去我們農村套在牛脖子上的工具,這是以前在碾谷子后再次過濾灰塵、雜質的風機……”李仁聘一一介紹村史館里的“老物件”,村史館不斷豐富壯大,通過保留和展示老物件的方式,保護和傳承鄉村傳統文化,幫助村民留住記憶、留住鄉愁。

        文旅項目進駐賦能鄉村振興

        矮光村的“良井·原鄉”文旅項目是惠陽最先“紅起來”的民宿之一。2018年,碧桂園瞄準了矮光村的交通優勢和農業資源,以入股的方式開發鄉村文旅項目,打造集野趣、文藝、美筑于一體的文旅項目——良井·原鄉。每逢周末,不少周邊游客便過來住宿、游玩,回歸大自然。住宿、小酒館、親子牧場等多種文旅新業態,讓這里客流如云,遇上周末或節假日更是一房難求。

        村民李女士說,以前自己在附近工廠上班,早出晚歸,現在她在良井·原鄉上班,每天上下班只需要5分鐘,午飯、晚飯休息時間還可以回家照顧小孩,非常方便,每個月可拿到4000多元的工資,她很滿足。鄉村文旅項目的簽約落戶,帶來村民資產大幅增值,家門口就業、農產品有銷路……隨之而來的是村莊發展、村民致富與企業盈利多贏局面。

        除了打造“網紅村”,矮光村還依托豐富的土地資源和良好的農業基礎設施,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大力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引進農業龍頭企業,建成集噴灌、大棚和有機農業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實現農業增長方式轉變和農民增收。隨著“百千萬工程”的號角吹響,矮光村抓住“千企幫千鎮、萬企興萬村”的機遇,提質升級,推動“百千萬工程”不斷走深走實。

        “過去土地集約程度低,農戶種糧積極性不高,制約了糧食生產。”李仁聘說,年初,矮光村創新擴寬融資渠道,從工商銀行惠州分行獲得惠州首筆“村組貸”120萬元,用于集約流轉土地至村集體,謀劃糧食規模化生產經營,解決過去土地零散碎片化制約產業發展問題。今年3月,惠陽區國有資產經營集團有限公司、良井鎮政府、良井鎮矮光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三方就推進矮光村農用地種植及加工產業化項目達成合作共識,并簽訂了框架協議。矮光村與國企牽手合力“耕作運營”,將探索國有企業與基層共贏的鄉村振興新模式。

        田成方、樹成行、渠相通、路相連,如今矮光村的農田煥發新面貌。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也成為現實。

        目前,惠陽區正全力將良井鎮打造成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示范鎮,推動區域產業鏈條延伸、農業功能拓展、聯農帶農融合集聚發展。矮光村也在“百千萬工程”上有了新思路。“鄉村振興中,我們摸索了一些經驗,以項目導入帶動村民致富。如今,我們村莊要不斷提升魅力,為項目發展造血,實現彼此共贏。”李仁聘介紹,今年10月,矮光村商業步行街設計方案出爐并著手前期建設,矮光村計劃通過改造村道沿線風光和村居外貌,打造一條長約350米,集文化展示區、鄰里休閑區、特產展銷區于一體的鄉村商業步行街,同時,規劃中還將建設大型旅游停車場,矮光村正向著田園綜合體的構想大步前進。

        惠州日報記者李芳娟 通訊員楊曉柯

      編輯: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