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惠州堅持傳承創新推動中醫藥高質量發展
筑強中醫藥保健網 書寫健康民生新答卷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惠州中醫藥文化底蘊深厚、資源稟賦獨特。1700多年前,東晉著名醫藥學家葛洪隱居惠州,懸壺濟世,所著《肘后備急方》成為中醫經典之一。1700多年后,中醫藥依然為600多萬惠州人護航健康,造福民生,成為惠州健康產業的一股重要力量。
近年來,惠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堅持傳承創新推動中醫藥高質量發展,基本形成中醫藥醫療、保健、科研、教育、產業、文化多元發展新格局,有力地提升了城鄉居民的醫療、保健、養生水平。在這個過程中,惠州中醫藥人才輩出,形成了一支專家隊伍和一張全民中醫藥保健網絡。
2016年,羅浮山被列入中醫科學大會永久會址;2019年,惠州在全省率先實現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館全覆蓋;2021年,惠東縣和博羅縣成功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大會在惠州召開,惠州在大灣區中醫藥高地和中醫藥強市建設上再進一步。
羅浮山百草園種植了大量的中草藥。
創造有利政策環境 為中醫藥產業添動能
惠州擁有積淀深厚的中醫藥文化、優越的資源稟賦。日前,記者從市衛生健康局獲悉,備受關注的《惠州市落實<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高地建設方案>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即將印發實施。
根據《若干措施》,我市將打造區域內輻射帶動作用明顯的中醫藥醫療、服務、人才、文化和產業高地,助力我省創建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高地、打造全國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這是我市大力扶持中醫藥產業發展的縮影。
一直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中醫藥發展,將中醫藥事業融入衛生健康大局統籌推進,圍繞“醫療服務”和“文化交流”兩條主線,強龍頭、抓基層、揚文化、促交流,為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惠州中醫藥的迅速發展,是大勢所趨,也是水到渠成。”市衛生健康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惠州打出組合拳構建高水平中醫藥服務體系,推進中醫藥資源提質擴容和均衡布局,創造有利于中醫藥發展的政策環境。
在廣東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后一個多月,惠州市委、市政府于2020年6月印發《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方案》,提出2022、2025和2030年的階段性目標,力爭用10年的時間躋身全國中醫藥強市行列,對中醫藥領域六大重點任務提出了20條措施。惠州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中,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被作為重點任務推進。
2019年以來,市衛生健康局設置中醫藥發展局,各縣區也全部設立了中醫藥管理股室,高效協同資源,兼顧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和健康產業統籌發展,逐步完善組織架構,全力推進中醫藥領域重點工作。
惠州還積極發揮醫保杠桿作用,強化醫保政策對中醫藥的支持。中醫醫療服務適宜項目和中藥按規定納入醫保范圍,并經過調研擴大覆蓋范圍,門診統籌報銷涵蓋所有12類中醫適宜技術,同時及時將符合條件的中醫醫療機構納入醫保定點醫療機構,中醫類別醫院住院起付線執行與當地同級綜合醫院下浮一級的標準,引導群眾到中醫類別醫院就醫。
醫護人員在藥房抓藥。
傳承創新中醫藥文化 構建優質服務體系
在為中醫藥發展創造有利政策環境的同時,惠州市多管齊下推動構建優質高效的中醫醫療服務體系。
2021年年報數據顯示,全市擁有中醫醫院9家;中醫門診部(含中西醫結合)17間;中醫診所461間;中醫醫師2443人,占醫師總比例的15.4%;中醫類別醫療機構床位數2129張,比2020年增加180張,年增長率9%,逐步完善的中醫藥服務體系為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筑起了一道堅實的保護墻。
2020年底,《惠州市中醫藥發展規劃(2020-2030年)》印發,提出構建以中醫類醫院為主體、綜合醫院等其他類別醫院中醫藥科室為骨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基礎、中醫門診部和中醫診所為補充、覆蓋城鄉的中醫醫療服務網絡。
強調擴容,也講究提質。在確保中醫藥資源便利可及的同時,惠州市也著力增加高質量中醫藥健康服務供給。
2021年6月,惠州4家醫院啟動傳統療法中心建設試點工作。業內人士表示,開展一站式服務,形成規模效應、品牌效應,對弘揚中醫藥文化,普及中醫藥知識,全方位營造珍視、熱愛、發展中醫藥的社會氛圍具有重要意義。
2021年3月3日,市第一人民醫院成立傳統療法中心,該中心主任陳文濱是國醫大師李佃貴的學術傳承人,曾獲評“南粵最美中醫”。在其帶領下,該中心開展傳統療法項目13項,已經接診3萬多人次。
市中醫醫院則致力于打造傳統療法中心,設置50多間診室和治療室。
我市在緊密型醫共體建設中也重視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如博羅、龍門充分保障和大力提升中醫醫院職能,實現醫療業務、人財物、財政補助的“三自主管理”,中醫類別人員配備、中醫醫療業務投入、中醫藥服務業務量的“三持續增長”。醫共體內部實行差異化發展,各地根據疾病譜的不同打造相應的中醫特色專科。此外,惠州市中醫醫療聯盟推動中醫名醫、骨干加大下沉力度,助力區域中醫醫療事業發展,在急癥、疑難雜癥救治上取得明顯成效。
醫護人員采用中醫傳統療法治療患者。
夯實中醫藥基礎 做優生命健康產業
象山藥王谷中,栽種的幾十萬株崗梅和三丫苦脆嫩新芽迎風舒展,種苗培育和中草藥種質資源基因庫不斷增加新品種;橫河邊的康祥紅腳艾種植基地,淡淡艾香彌漫在空氣中,一簇簇艾草在山泉水滋潤下越發茂盛……
惠州擁有良好的中醫藥種植基礎,種植中藥材主要有沉香、巴戟、猴耳環、辣木、艾草、石斛、草珊瑚、五指毛桃等,分布于博羅、龍門、惠東、惠陽、惠城等地。其中,博羅縣種植面積最大、分布最廣,約占全市中藥材種植面積的60%以上。
2019年,惠州重點打造的博羅南藥產業園,成為廣東省第一批25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之一。博羅南藥產業園以羅浮山國藥、新峰藥業、象山藥王谷、康祥嶺南本草等4家主體為依托,按生產、加工、物流、銷售、研發、產業融合等全產業鏈條布局建設,總體形成“一核、兩翼、一帶、多基地”的空間功能布局框架,打造現代生產要素聚集核心、長寧鎮羅浮山國藥加工區、羅陽街道新峰藥業加工區、象山藥王谷嶺南中草藥種質資源基因庫、多個南藥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集成打造惠州南藥基地。
羅浮山國藥辦公大樓和科研大樓門前,掛著“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廣東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廣東省工程實驗室”“廣東省婦科中藥企業重點實驗室”“南方醫科大學實踐教學基地”等多塊牌匾。
中醫藥的現代化,需與時俱進,需科技創新。羅浮山國藥注重中醫藥科技創新,不斷加大科研投入,與10多所國內頂尖高校、研究所開展深入合作,進一步提升技術水平、實現創新突破。目前,羅浮山國藥建造了技術含量、產能在全省數一數二的中藥提取車間,成為廣東省4家獲得中藥配方顆粒省內試點資格企業之一;企業累計申報國家專利190多項,復方風濕寧和宮炎平系列產品、消炎利膽產品專利分別于2016、2017、2018年獲得中國專利優秀獎,是廣東省近年來唯一連續三年獲得中國專利優秀獎的制藥企業。
研發投入增長是促進醫藥行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對醫藥制藥企業而言,加強產學研合作,提升企業研發能力,才能不斷攻克技術難題、開發更多優質產品。惠州醫藥企業不斷加大投入進行創新研發,近五年來獲省、市技改扶持醫藥企業項目10個。
當前,惠州多家制藥企業建立起研發中心,通過與國內外頂尖醫藥、科技大學合作成立產學研基地,利用高校前瞻性的科研視角和創新能力提升企業科研水平,運用高新技術、先進科技、高效裝備加強產業的信息化與自動化,進一步提升企業科研實力。
龍門大健康產業園,廣東賽康制藥廠有限公司封閉式全自動生產線上,一片片藥劑不斷成型。在2020年第三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中,賽康制藥成為廣東唯一一家中標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的企業,將獨家專供廣東、貴州、湖北三省醫院處方用藥。
近年來,惠州以“千億園區,萬億產業”為目標,打造“3+7”工業園區新格局。作為惠州七大產業園中以生命健康產業為主導的工業園區,龍門大健康產業園將打造成粵港澳大灣區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截至今年8月,龍門大健康產業園入園企業達140家,總投資303.07億元,主要集中在醫藥與生命健康、電子信息、新型材料等主導產業。
產業集聚,效益倍增。在龍門打造千億級大健康產業園外,惠州還培育多個生命健康重點產業平臺,致力形成優勢產業集聚區。構筑平臺,做大項目。惠州建立了醫藥與健康產業集群工作專班,全力推進重點產業平臺與重點項目建設,加快園區道路、管網、環保、通信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廣東新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中醫藥防治并舉 共筑疫情防控屏障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創新醫防協同、醫防融合機制,健全公共衛生體系,提高重大疫情早發現能力,加強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和應急能力建設,有效遏制重大傳染性疾病傳播。
在新冠肺炎防控救治工作中,中醫藥從未缺席。在惠州,全市各中醫醫療機構均采用了中醫藥預防新冠肺炎處理方劑防止院內感染,如防疫芪術方、防疫中藥特色洗浴方、艾條熏蒸;惠州市新冠肺炎感染者定點救治醫院為每位患者發放中成藥……在惠州,中醫藥深度介入新冠肺炎預防、救治、康復全過程。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惠州市高度重視中醫藥參與防治工作,嚴格貫徹落實“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要求,在省中醫藥主管部門的有效指導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著力構建“四大機制”,積極干預“四類人群”,充分發揮中醫藥作用,促進疫情防治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相關工作獲省政府高度肯定。
為進一步促進中西醫協同,實現中西醫診療工作的無縫銜接,從2020年2月6日起,惠州市在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全員中西醫會診制度的基礎上改革,實行中西醫師臨床雙管制度,實現收治病例每日雙查房,構建了中醫藥臨床四級管理架構(即:專項工作負責人、中醫臨床主管、管床中醫師和藥劑聯絡員四級管理),保障了中西醫和中西藥的聯動服務。
為應對疫情需求,市中醫醫院作為儲備醫院在2020年2月4日新設置了感染科,配備科室醫師組成時就兼顧了中西醫協同的需求,中西醫師配比為3:1。通過中醫師等比配備乃至高配方式,實現中西醫服務的充分融合。
惠州市將全人群分成確診(陽性)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觸者和一線防疫人員、一般人群四類人群,精準進行中醫藥防控救治工作,有效提高人群抗感染能力(如防護措施到位和機體免疫力、對感染與消耗的耐受力、心理承受力等)。專家不僅根據病例個體情況,還依據個體疾病發展的不同階段變化情況進行個性化辨證施治。對于疑似病例,惠州市防控新冠肺炎總指揮部醫療救治組研究認為,中醫藥早期介入,對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者不發病、少發病或發病癥狀較輕有積極意義,可降低留觀病例轉為確診(陽性)病例。
與此同時,我市各地對密切接觸者和一線防疫人員的中醫藥參與率已接近100%,中藥湯劑參與率超過90%。未參與中醫藥者也能接受“健肺五式操”和扶正藥膳的指導,即便低幼兒童難以配合服用中藥,都給予了中藥香囊(包)氣溶膠服務和小兒推拿指導。
龍門大健康產業園。
文字 惠州日報記者黃曉娜
圖片 惠州日報記者鐘暢新 楊建業 湯渝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