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非凡十年】龍門縣教育局加大投入不斷提升學有優教水平

        

      龍門學子們享受到教育事業大發展帶來的成果。

        藍田民族中學“舞火狗”成龍門地方藝術教育特色。

        龍門縣提高公辦幼兒園比例,保障學前教育公辦學位供給。 龍門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龍門孩子參加龍門農民創作大賽。

        校園足球是龍門縣的一塊閃亮招牌。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多年來,龍門縣高度重視教育事業,把教育作為民生大事、發展大事來抓,不斷加大對教育的投入,以均衡發展為戰略任務,以促進公平和提高質量為工作重點,聚焦人民群眾所急所需所盼,通過改善硬件、優化辦學、整合資源、聯姻名校、塑造品牌等一系列創新舉措,努力滿足龍門人民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美好期盼,不斷提升“學有優教”水平,教育事業迎來大發展。2012年以來,龍門縣先后被認定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縣。

        孩子享受優質教育 家長獲得感滿滿

        教育是民生之基,承載千萬家庭希望。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轉變,才能真正體現出教育優質發展的意義。

        談及龍門教育事業十年來的變化,兩個孩子先后在龍門縣龍城第三小學就讀的家長劉麗娟滿滿獲得感:“對比以前,校園環境變得更好了,師資力量大大提高,各項文化第二課堂也越來越豐富多彩了。”

        龍城第三小學校長劉玲芳1989年加入教師隊伍,已扎根龍門教育33年的她見證了龍門教育事業的發展與變遷。從塵土飛揚的泥土操場到滿目蔥蘢的書香校園,從最初只有兩棟舊教學樓到全面配套嶄新的現代化綜合樓……作為龍門縣的老牌學校,龍城第三小學通過改擴建,成為一所可容納60個班共3000個學位的義務教育標準化公辦學校。寬闊的操場、標準的球場成為孩子們愉快玩耍的場所,圖書館內孩子們遨游在知識的海洋,科教室讓孩子們感受到科技創新的魅力,另外還有校園足球、書法、龍門農民畫等特色體藝教育……在這里,孩子們享受到越來越優質的教育,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學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校園面積擴大、文化品質提高、活動場所豐富、教學平臺更新,教育教學質量得到顯著提高。”談起學校這些年的變化,劉玲芳深有感觸,“過去是保基礎讓孩子們有學上,現在是以最優越的環境讓孩子上好學。”

        龍城第三小學的巨變,是龍門教育事業大發展的生動寫照。而今,走進龍門的中小學校園,映入眼簾的是嶄新亮麗的教學樓、實驗室,彩色寬廣的運動場……校園里花草滿園、樹木成蔭,教育教學環境煥然一新,處處生機盎然。前身為“青溪小學”的龍城第六小學改(擴)建后,于2020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這所能容納60個班、擁有2700個學位的公辦小學建好后,解決了縣城東區工業園以及周邊8個小區適齡孩子入學難的問題。

        10年投入10.6億元 新建改擴建學校41所

        據介紹,隨著經濟的發展,龍門城鎮化建設進程加快,為給適齡少年兒童提供充足、優質的學位,龍門縣持續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美好期盼,提高“學有優教”水平,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教育獲得感、幸福感。

        為促進學前教育與義務教育“齊步走”,提高公辦幼兒園比例,保障學前教育公辦學位供給,近年來,龍門縣大力籌辦新建了縣第二、縣第三幼兒園(縣第二幼兒園為新建校園項目,縣第三幼兒園為舊校園維修改造工程)。這兩所幼兒園都在2020年投入使用,辦學規模都設定為15個班,容納幼兒人數450人。在龍門縣第二幼兒園內,每一間教室都配備了幼教一體機和豐富的益智玩具。園內還設置了音樂舞蹈教室和藏書上千冊的圖書室,并配備籃球場、戲水池、戲沙池等游樂設施,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

        龍門縣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蕭波勇表示,通過抓均衡、促公平,補短板、提質量,全縣各級各類學校辦學條件得到根本改善,城鄉各類教育資源顯著擴增,教育有效供給能力明顯提升。蕭波勇介紹,龍門縣科學、全面規劃全縣中小學及幼兒園布點,逐年優化學校布局,推進中小學和幼兒園建設。十年來共投入10.6億元,新建公辦幼兒園4所,改(擴)建及完善基礎建設學校37所,引進12年制民辦義務教育學校1所,新增義務教育學位10270個,其中民辦學位1561個,新增幼兒園學位6336個(公辦幼兒園1310個,普惠性民辦幼兒園4396個)。如今,全縣小學、初中凈入學率均達100%,高中毛入學率從92.5%提高到97.92%,適齡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超過98%,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讀公辦學校率達100%。

        同時,龍門縣全面完成學校信息化設施建設,100%的班級配置了多媒體教學平臺,100%的專任教師配有辦公電腦,100%中小學實現寬帶接入(城鎮中小學帶寬不低于500M,其他學校不低于100M,教學點實現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2012年以來,龍門縣先后被認定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縣,全縣教育教學質量得到明顯提升。

        除了在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取得可喜成績外,龍門縣在推進職業教育深度融合發展方面也取得新突破。2018年,龍門縣以原縣職業技術學校為主體,合并了龍門縣技工學校等4所職業教育學校,整合資源,提升綜合辦學能力,并將合并后的龍門縣職業技術學校遷至惠州產業轉移工業園內,以深入開展校企合作,促進實現產教融合。2020年,龍門縣職業技術學校加入惠州工程職業學院職教集團,建設惠州工程職業學院龍門校區,龍門有了第一所大專院校,實現了龍門縣職業教育結構優化。

        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新需求,龍門縣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調整學校專業設置,開設了護理、電子商務、計算機平面設計等與經濟發展形勢相適應、市場需求大、就業率高的相關專業。近年來,學校招生、升學、就業形勢良好,連續兩年創下“3+證書”高考上線率100%的佳績。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書寫優秀答卷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教育要發展,教師是關鍵。

        龍門縣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通過拓寬人才引進渠道、完善考評制度、出臺人才選拔政策、師資隊伍培訓等舉措,不斷提升全縣教師隊伍素質,師資規模、結構、質量都獲得了長足發展,努力造就了一支素質優良、甘于奉獻、扎根鄉村的教師隊伍。龍門廣大教育工作者也用智慧和汗水培養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學子,書寫了一份又一份優秀答卷。

        在提升中小學特別是農村學校教職工編制配備標準,實行編制城鄉、區域統籌和動態管理的同時,龍門縣健全教師培養補充機制,通過公開招聘、公費師范生、銀鈴計劃等多種渠道為農村補充大量優質師資,十年來累積招聘本科以上學歷新教師近800人,其中研究生77名,短缺教師46名;加大公費定向培養力度,從2018年至今共計劃了95名師范生;建立教師交流輪崗制度,推動優秀骨干教師向農村和薄弱學校流動,交流人數達1300人。

        在通過一系列舉措優化師資力量的同時,龍門縣還制定實施了《關于全面提升龍門縣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的實施意見》《龍門縣加強中小學教師隊伍管理考評方案(試行)》《龍門縣中小學校教學成果評價方案》,推動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龍門縣建立了干部推出機制和崗位競聘制,并于2021年首次公開競聘5名中小學校長,用更加公開、公平、公正的方式選拔學校管理人才的同時,鼓勵全縣教師不斷提升個人素質和業務水平,激發教師隊伍干事創業的內生動力,助力龍門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龍門縣不斷加強教師能力素質培訓,加速專業化成長。不斷完善各級各類學校、幼兒園教師和校(園)長專業發展培訓制度,加大面向農村學校、薄弱學校的教師培訓力度。完善各級各類學校、幼兒園校(園)長、管理干部研修制度,通過組織開展各級各類培訓研修活動,大幅提升校長辦學治校和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培養一批在省內外有一定影響力的名教師、名班主任、名校長。此外,還制定了《龍門縣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實施方案》,通過開展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相結合的培訓,全面提升中小學教師應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實現專業自主發展的能力,進一步實現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

        提升藝體教育實效 校園特色文化建設亮點頻現

        澆花澆根,育人育心。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鑄魂。龍門縣教育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五育并舉,深化“三全育人”體制機制建設,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構建“思政+德育”融合育人體系,推進德育工作制度常態化。持續開展“學習新思想、做好接班人”“從小學黨史、永遠跟黨走”等主題教育,形成“開學第一課”等一批有效德育工作載體,引導學生厚植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的情感,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

        藍田民族中學的“舞火狗”登上央視《傳承的力量》熒屏、龍城第二小學建立了農民畫實踐工作坊……在扎實做好義務教育“雙減”工作,提升課堂效率和質量,確保減負提質的同時,龍門縣各校持續推進體藝教育質量提升,進一步提升藝體教育實效,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校園特色文化建設亮點頻現。

        據介紹,龍門縣積極發揮藍田舞火狗、龍門農民畫等藝術教育資源優勢,深化美育課堂教學改革,推進一批省、市藝術教育特色學校創建,打造地方藝術教育特色。其中,藍田民族中學、龍城第三小學成功創建廣東省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龍城第三小學、永漢中學、平陵中心小學成功創建廣東省藝術教育特色學校。在進一步積極發揮藍田舞火狗、龍門農民畫等藝術教育資源優勢的同時,龍門縣教育局大力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進戲曲、書法、中華傳統高雅藝術教育進校園,積極開展器樂教學進課堂,大力開展藝術社團活動,提升學生藝術核心素養,讓每一位學生至少擁有一項藝術特長。近年來,全縣學生參加惠州市及以上藝術展演,共獲單項獎200多個,團體獎50多個。

        校園足球是龍門縣的一塊閃亮招牌。龍門縣28所中小學入選2015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及試點縣(區)名單;2016年,龍門縣成為廣東省唯一一個入選全國31個青少年校園足球試點縣(區)的縣,引進了亞足聯A級教練陳大英擔任全縣校園足球總監。2021年,龍門縣教育局被教育部認定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滿天星”訓練營。2022年,龍門組隊參加“省長杯”青少年足球錦標賽榮獲女子甲組第3名。

        近年來,龍門縣累計為省隊、各大專院校和足球學校、俱樂部等輸送足球苗子近50人,有8人進入國字號梯隊,9人獲得“國家足球一級運動員”稱號,50人獲得“國家足球二級運動員”稱號。龍門中學通過招收足球專項特長生累計培養了近20名校園足球專項特長生考入本科院校。

        文/圖(除署名外) 惠州日報記者涂堅 通訊員黃玉平

      編輯:李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