釆訪、趕稿、拍攝出鏡……這是惠州電視臺民生新聞部記者利敏的工作日常。作為一名“腳下有泥、心中有光”的民生記者,她以腳步丈量城市,以筆尖記錄時代。利敏說,在13年的職業生涯中,雖然忙碌辛苦,但能夠見證城市的發展變化,她感到由衷的自豪。
“記者有一定的職業光環,也承擔著一定的社會擔當,需要我們做到腳踏實地、不忘初心。”利敏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利敏在工作中。惠州日報記者張藝明 攝
扎根一線講好惠州故事
新時代,講好惠州故事、傳播惠州好聲音,是新聞記者共同的職責與追求。“我為自己能夠在這樣的新時代,成為惠州發展的見證者、記錄者,感到驕傲與自豪。”利敏說,高質量發展的惠州遍地是故事、處處有感動,需要新聞記者深入田間地頭、街頭巷尾、機關廠礦去了解、認識、宣傳。新聞工作者應該扎根一線、深入基層,要知風雨冷暖,看人間煙火,這樣講述的惠州故事才是生動而閃光的。
電視媒體與紙媒不同,需要與文字相匹配的新聞畫面。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湖北武漢蔓延,我市先后派出3批共76名醫護人員千里馳援湖北,在荊楚大地為患者點亮希望之燈,譜寫了一曲曲“以生命赴使命”的壯麗戰歌。為了更好地挖掘和展現“逆行者”的故事,利敏在惠州,時刻對接跟進援鄂醫療隊的最新情況,每晚等待醫療隊回傳畫面、組織文稿,經常忙到凌晨兩三點。此外,她多次進入惠州各大醫院、隔離酒店、企業等,全面挖掘典型事跡,把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等宣傳工作相結合,讓線上線下充滿更多正能量,為全民抗疫貢獻力量。其中,多篇報道榮獲當年“惠州市抗疫好新聞”一等獎、三等獎。
關心困難群體傳播正能量
為百姓代言發聲,為群眾排憂解難。一直以來,利敏在日常采訪報道中,十分注重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關心困難群體,傳播正能量。多年來,通過采訪報道幫他們搭建平臺,幫助他們走上自力更生之路。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對惠州唯一一例‘戈謝病’患者的采訪報道。”利敏和同事通過客觀真實的文字和畫面,讓大家了解了“戈謝病”及該家庭面臨的實際困難。同時,她還為患者多方尋找愛心企業幫扶,并與相關政府主管部門對接和反映有關情況,減輕了患者的家庭經濟負擔。
利敏說,她熱愛并敬畏新聞工作者這份職業。在今后的日子里,她將繼續努力,向前輩、同行學習,踐行和錘煉“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做出“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新聞報道,見證惠州這座城市變化。“此次獲評‘惠州市先進新聞工作者’,榮譽不是屬于我一個人的,而是屬于每一名在路上的新聞工作者。今后我將加倍努力,用鏡頭和筆墨傳遞好聲音,展現社會新風貌。”
惠州日報記者游璇鈺 見習記者陳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