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東湖磨山櫻花園。
黃鶴樓。
早春三月,屬于櫻花。武漢東湖磨山櫻花園,是世界三大櫻花之都之一。大好春光,不妨背上行囊,到武漢東湖磨山櫻園暢玩一場,賞一片花海,聞一陣花香,換一份心情。
3月,惠州日報國際旅行社推出汴河街·洞庭湖·古琴臺·東湖磨山櫻園·黃鶴樓包機3日游。武漢櫻花錯過了又要等一年,趕緊報名吧!
■行程簡介
Day1:惠州-岳陽汴河街·洞庭湖-武漢古琴臺
Day2:東湖磨山櫻園·湖北省博物館·曇華林
Day3:黃鶴樓·戶部巷·長江大橋·古德寺·漢口江灘-惠州
參團價格:1999元/人
出團日期:3月23日
咨詢電話:0752-2859370
2859372
13556221871(散客,微信同號)
13923626460(包團,微信同號)
■景點介紹
岳陽汴河街
國內仿古建筑最逼真,設計功能最全,文化底蘊最厚,沿湖風景最美,面積最大的一條傳統風貌商業街,是以岳陽樓文化、洞庭文化、巴陵文化為基礎精心打造的一條仿古商業街。
位于岳陽樓主樓之前,憑欄可眺望長江之勢。錯落的青石臺路,悠揚的古琴曲,給這條仿古街增添了一分韻味。完全古式的亭臺樓閣,碧水小池,自建成以來游客絡繹不絕,贊譽有加。汴河街已成為岳陽市風景旅游線路的重要一站,持續吸引著國內以及海外游客。
洞庭湖
古稱“八百里洞庭”,中國第二大淡水湖,原名云夢、九江、崇湖,位于長江中游荊江南岸。洞庭湖的名字始于春秋戰國時期,以洞庭湖中的洞庭山(今君山)命名。
洞庭湖是長江流域重要的調蓄湖,具有較強的蓄洪能力。洞庭湖還是歷史上重要的戰略要地,是中國傳統文化和農業的發祥地,著名的魚米之鄉。
古琴臺
建筑群占地15畝,規模不大,布局十分精巧雅致,保留了當年古建筑的風貌。主要建筑有庭院、園林、花壇、茶室,層次分明,院內回廊依勢而折,虛實開閉,移步換景,互相映襯。修建者充分利用地勢地形,和中國園林設計中巧于借景的手法,把龜山月湖山水巧妙借了過來,構成一個廣闊深遠的藝術境界。
東湖磨山櫻園
國家5A級景區,位于東湖磨山景區南麓,占地260畝,有櫻花樹10000株。園內種植的第一批櫻花由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贈送給鄧穎超,再由鄧穎超轉贈武漢東湖。這里的絕大部分櫻花是中日雙方1998年共同投資栽種的。武漢東湖磨山櫻園與日本青森縣弘前櫻花園、美國華盛頓州櫻花園并稱為“世界三大櫻花之都”。
湖北省博物館
博物館有四大寶:出土于“曾侯乙墓”的曾侯乙編鐘,冷兵器時代的精品之作越王勾踐劍,距今100萬年的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瓷中的珍品四愛圖梅瓶。
湖北博物館由綜合陳列館、楚文化館、編鐘館等三座仿古建筑構成,布局體現了古楚國建筑的“一臺一殿”“多臺成組”的高臺建筑布局格式。博物館的日常展覽展示了與北方黃河文明不一樣的中國南方古代文明。
曇華林
自明洪武四年(1371年)以來逐漸形成的一條老街。1861年漢口開埠后,曇華林一帶逐漸形成華洋雜處的特色,使得這里的建筑呈現出不同的風格。觸摸街邊飽經風霜的老建筑,發現曇華林有的不僅僅是文藝,這里的一磚一瓦都刻著老武漢的歷史記憶。
黃鶴樓
位于武漢武昌長江南岸蛇山峰嶺之上,武漢的城市地標之一,因唐代詩人崔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的詩句而名揚天下。始建于三國時代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歷代屢建屢毀,今天看到的黃鶴樓為1985年重建。
黃鶴樓享有“天下絕景”“天下江山第一樓”之稱,李白等歷代詩人都為黃鶴樓留下了詩詞。登上黃鶴樓遠眺,可以看到滾滾長江和武漢三鎮風光。
戶部巷
位于武昌最繁華的司門口,是一條長150米的百年老巷,被譽為“漢味小吃第一巷”。這里熱鬧的早點攤群數十年經久不衰,是集小吃、休閑、購物、娛樂為一體的漢味特色風情街區。
長江大橋
位于武漢武昌蛇山和漢陽龜山之間的長江江面上,是新中國成立后在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復線鐵路、公路兩用橋,被稱為“萬里長江第一橋”。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景色各有千秋。
古德寺
“心性好古,普度以德”。古德寺位于湖北武漢市漢口黃浦路上。它的核心建筑是圓通寶殿,運用了古羅馬建筑結構,內外墻之間的回形步廊和許多方柱,立面墻上的圓窗和長窗,卻是基督教堂的建筑樣式。其九座佛塔的塔剎,既像風向標又像十字架,在中國塔文化中獨樹一幟。2012年,古德寺被列入武漢市江岸十大景觀,是一座極具特色的禪宗建筑。2013年,古德寺作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惠州日報記者方蓮花
圖/惠州日報記者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