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東巽寮赤砂村:百年古村蝶變網紅露營地

      原標題

      巽寮赤砂村河背村民小組把生態人文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
      百年古村蝶變網紅露營地

        惠州日報訊 (記者賴金朗 特約通訊員鐘浩遠)潺潺流水、靜謐的碧山、醉人的海風……日前,記者走進巽寮濱海旅游度假區赤砂村“溪山營地”,如同進入畫境,阡陌交錯,曲徑通幽。在散落的古村老屋中,遠離城市喧囂的游客們或焚香撫琴,或煮茶賦詩、或對酒當歌,感受另一重境界的人文露營體驗。

      游客在營地游玩。 惠州日報記者賴金朗 特約通訊員鐘浩遠 攝

        “溪山營地”位于赤砂村河背村民小組,該小組擁有山、林、田、溪等豐富自然資源,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村落,有著良好的民風民俗,文化底蘊濃厚。隨著時代變遷,村民不斷遷出,河背村民小組逐漸成為“空心村”,優質資源被閑置。

        為讓河背村民小組優質資源“活”起來,巽寮濱海旅游度假區黨工委積極探索鄉村振興新亮點,突出黨建引領,帶領村委和村民小組采取抱團發展、村企互助等模式,因地制宜,把生態人文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以“耕讀當代”為品牌核心打造“溪山行旅”文旅項目,開創了一條集藝術、生態、旅游產業等于一體的發展路子。百年古村發生了蝶變,煥發新生逐漸成為網紅打卡點,吸引了越來越多游客前來游玩。

      游客在營地游玩。 惠州日報記者賴金朗 特約通訊員鐘浩遠 攝

        今年伊始,經多方籌集資金,“溪山行旅”一期——溪山營地正式開營。溪山營地是“溪山行旅”文旅項目的首期運營規劃成果,將河背這個空心村打造成集露營、休閑、娛樂、觀景于一身的人文自然營地,把新式露營融入百年古村,塑造出回歸生活本真的生態社區。 行旅”與“溪山耕讀”,其中“人文行旅”通過將古村建筑修復重建為藝術家民宿美術館、自然餐廳和文化體驗生活館等特色空間,引入藝術家獨立IP,定期舉辦國際臨時建筑設計藝術展、當代廟會等,讓當代藝術與鄉村文化有機結合。“溪山耕讀”則著力打造“溪山書院”“溪山市集”“溪山游娛”等突出當地特色和鄉村特點的文旅項目,傳承和發揚耕讀文化。

        濱海旅游是巽寮的重要產業,如何借勢造勢、帶動鄉村旅游熱起來,“溪山行旅”項目的成功打造,將為當地高質量發展鄉村文旅事業提供鮮活的路徑。

      編輯:任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