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斷卡”行動持續發力 嚴審一類賬戶開通

        

      銀行開通一類賬戶審核日趨嚴格。 惠報全媒體記者周楠 攝

        繼清理睡眠賬戶、調整線上業務限額后,銀行的“斷卡”行動持續推進。近日,網傳有銀行加大了對新用戶開卡的限制,且將普通用戶可開卡類型由原來的一類卡降級為二類卡。此外,用戶還需提供工作單位、居住證明等相關資料。惠州情況如何?記者進行探訪。

        銀行對開通一類賬戶審核嚴格

        “最近我帶著身份證去銀行辦理銀行卡,因為我不是本地人,也沒有穩定工作,銀行要求我提供居住證等材料。”近日,有市民表示,現在去辦理新的銀行卡比以前麻煩。

        “我們銀行確實對一類賬戶的開通審核比較嚴格。如果是代發工資的還好,如果是個人自己要開通一類賬戶,除了身份證以外還必須說明開通理由,并且提供一些工資流水、職工證明、營業執照、居住證等相關證明。若無法滿足要求,可能無法辦理。”某國有銀行工作人員坦言。“我們銀行一直按照‘斷卡行動’要求對用戶新開卡進行審核,但并沒有說由原來的一類卡降級為二類卡。”另一家國有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此舉主要目的是為了確保辦理人在當地有正當職業,用來防止詐騙和洗錢活動。

        “不需提供特別多證明,只要正常的,填寫了風險提示函,通過我們核實后都能開戶。”另一家國有銀行工作人員則表示,該行此前也嚴管開戶,但因條件要求過多,造成了一部分用戶開戶不便,現在簡化了一些手續。“如果只開Ⅱ類賬戶,身份證就行。”

        記者走訪銀行時發現,不同銀行間的審核標準是不一樣的,甚至不同網點的審核標準都不一樣。大部分銀行網點對開通一類賬戶審核條件還是相對寬松的,只需提供身份證和本人身份證綁定的手機號即可開辦,而有的網點則會仔細詢問開卡用途、居住地、工作情況等才可辦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辦卡人的卡片用途為工資卡、社保公積金繳納或貸款,可以不受上述限制。

        據悉,一類銀行卡,其實就是一類結算賬戶,它的功能全面,可用于大額存取款、轉賬、消費繳費、投資理財等各種業務,使用范圍不受限制,且不限額。二類銀行卡,顧名思義就是二類結算賬戶。二類銀行卡一般都是便捷理財賬戶,通過二類銀行卡,可以做投資、轉賬、消費等,但是,二類銀行卡是存在限額的。二類銀行卡向非綁定賬戶轉賬的話,每日轉賬限額為1萬元,每年轉賬限額20萬元。

        為防范電信網絡詐騙把好第一關口

        記者了解到,銀行這樣做,主要是配合“斷卡行動”以及防范電信和網絡詐騙,把好第一關口,做好防范。據悉,為嚴厲打擊整治非法開辦販賣電話卡、銀行卡違法犯罪,從源頭上遏制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高發態勢,2020年10月10日,央行等5部門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斷卡行動”。

        “斷卡行動”主要指嚴厲打擊整治非法販賣電話卡、銀行卡違法犯罪。其中銀行卡既包括個人銀行卡,也包括對公賬戶及結算卡,同時還包括非銀行支付機構賬戶,即平時所說的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

        銀行機構一直在響應監管要求,積極配合完成斷卡行動。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光大銀行、平安銀行、興業銀行等銀行均采取了清理睡眠賬戶、“一人多賬戶”、“長期不動戶”等舉措。除了對沉睡的銀行賬戶大規模清理之外,銀行對個人賬戶的審核也更加嚴格。今年4月份前后,農業銀行、光大銀行、浦發銀行等多家銀行發布公告表示,將調整個人銀行結算賬戶線上業務限額。另外,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浦發銀行還啟動了“身份核實”工作,將對留存身份信息存在不完整、不真實等情況的客戶名下賬戶中止提供金融服務。

        某銀行工作人員表示,普通客戶若要開通一類賬戶,需要履行嚴格的審核手續。目前個人在一家銀行全國范圍內開立的實體儲蓄卡總數原則上不能超過4張,并且每個人僅能在同一家銀行開通一個一類賬戶。對于原有的一類卡持卡客戶,若是發現賬戶交易異常,會第一時間凍結賬戶進行調查。

        2020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人民銀行聯合發布《關于依法嚴厲打擊懲戒治理非法買賣電話卡銀行卡違法犯罪活動的通告》,以“零容忍”的態度嚴厲打擊非法買賣“兩卡”違法犯罪活動。通告強調,電信行業監管部門和人民銀行將依法加強行業監管,電信企業、銀行業金融機構、非銀行支付機構要按照“誰開卡、誰負責”的原則,落實主體責任,強化風險防控。

        業內人士表示,受“誰開卡、誰負責”原則的影響,一些銀行對于新開卡用戶設置的門檻也隨之提高,這可能會有客戶覺得很不方便,這么做最終是為了保護消費者。如果銀行卡被詐騙分子利用的話,最終受損失的還是持卡人。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并不是銀行非要嚴格進行審核,主要是落實相關部門要求。總體來說這些措施還是合理的,而且也并沒有說非常麻煩,但在執行細節上還應該優化。比如說工作證明、居住證明等一些材料,對于工作流動性較強的人來說,可能就不太容易提供。所以一方面要落實相關的要求,一方面要適當簡化相應手續。

        定期梳理 手中銀行卡信息

        自去年10月全國“斷卡”行動開展以來,公安部指揮各地公安機關先后開展四輪集中收網行動,向非法販賣電話卡、銀行卡違法犯罪發起凌厲攻勢。惠州也在持續開展“斷卡”行動,以雷霆之勢打擊整治開辦販賣電話卡、銀行卡違法犯罪活動,全力斬斷“兩卡”開辦販賣產業鏈。

        日前,仲愷公安分局反詐中心會同轄區各派出所共抓獲涉“兩卡”嫌疑人85人。據介紹,黃某于今年3月16日在仲愷區某廠上班,其朋友宋某找到黃某稱,他有一個做生意的朋友想借用一下銀行卡轉賬,并說明還會給予一定的好處費。黃某同意后,就被宋某帶到一商務車上。陌生男子就拿著黃某的銀行卡和手機操作了一個多小時后就還給了其,并給了2270元的好處費,然后雙方各自離開。直到某天,黃某發現名下的兩張銀行卡無法使用,去銀行咨詢時被傳喚到公安機關接受調查。經查,黃某名下涉案銀行卡單向流水金額總計達38萬余元,涉案3宗,已被刑事拘留。

        銀行人士提醒市民,一定要重視自己的信息安全,絕對不能出售、轉讓、出租、出借或者購買銀行卡。否則,5年內會被暫停銀行賬戶非柜面業務、支付賬戶所有業務,也就是說5年內不能使用銀行卡在ATM機存取款、不能使用網銀、手機銀行轉賬,不能刷卡購物,不能通過購物網站快捷支付。而5年內不得新開賬戶,還會在個人征信上留有“污點”,在一定時間內影響相關人員的貸款和信用卡申請。

        此外,非法買賣個人銀行賬戶和企業對公賬戶,除受到上述懲戒外,還可能涉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的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妨害信用卡管理罪、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罪和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甚至構成詐騙罪,可能給個人帶來牢獄之災。

        建議市民應該定期梳理自己手中的銀行卡信息。可通過云閃付APP“一鍵查卡”服務查詢個人名下登記的銀行卡數量,對于還需繼續使用的就注意保管好銀行卡,要及時關注卡內資金變動情況;對于非本人掌握或不再使用的銀行卡,要及時到銀行辦理銷戶手續,目前大部分銀行都已支持異地網點注銷銀行卡。如有異議可通過對應的銀行查詢明細并進行相應處理。如果銀行卡遺失要及時掛失,不能及時去銀行的話可以先撥打客服電話口頭掛失,口頭掛失的有效期一般是5天,期滿可以再打電話,盡快去銀行處理。

        惠報全媒體記者劉乙端

      編輯:李影君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