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三期和第四期儲蓄國債(電子式)發售

        2022年第三期和第四期儲蓄國債(電子式)7月10日發行,發行期截至7月19日,有購買意愿的市民請抓緊時間至銀行營業網點或網上銀行進行認購。

        據悉,第三期期限3年,票面年利率3.2%,最大發行額200億元;第四期期限5年,票面年利率3.37%,最大發行額200億元。兩期國債發行期為2022年7月10日至7月19日,2022年7月10日起息,按年付息,每年7月10日支付利息。第三期和第四期分別于2025年7月10日和2027年7月10日償還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

        上午9時,記者登錄中國工商銀行手機銀行發現,該行的兩期國債均已售罄。“國債安全性高且收益穩定,備受投資者的歡迎。”銀行工作人員說,“國有6大行的國債經常‘秒光’,市民可看看其他銀行,注意提前開通國債托管賬戶,提高搶購速度。”此次兩期國債由40家2021-2023年儲蓄國債承銷團成員通過網點柜臺代銷。其中,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等29家承銷團成員同時通過其網上銀行代銷,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招商銀行還可同時通過其手機銀行代銷。

        需要注意的是,兩期國債發行期內不得提前兌取,發行期結束后可提前兌取。提前兌取業務只能通過承銷團成員營業網點柜臺辦理。投資者提前兌取兩期國債時,承銷團成員按照從上一付息日(含)至提前兌取日(不含)的實際天數和以下執行利率向投資者計付利息,即從2022年7月10日開始計算,持有兩期國債不滿6個月提前兌取不計付利息,滿6個月不滿24個月按票面利率計息并扣除180天利息,滿24個月不滿36個月按票面利率計息并扣除90天利息;持有第二期滿36個月不滿60個月按票面利率計息并扣除60天利息。承銷團成員為投資者辦理提前兌取,可按照提前兌取本金的1‰向投資者收取手續費。

        本版文字 惠報全媒體記者劉乙端

      編輯:李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