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呼喚擔當,實干成就未來。
9月19日召開的推進實施《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現場會,就實施南沙方案,促進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和“四個出新出彩”進行研究部署、推動落實,為我們進一步明確了方向目標任務。各地各部門要深入領會總書記、黨中央戰略意圖,準確把握原則要求,凝心聚力抓好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落地落實,奮力開創南沙改革發展新局面。
風華南沙,逐夢前行。從農田到港區,從灘涂到工地,從村落到城市,歷經十年奮斗,南沙已成長為一座初具規模的現代化濱海新城。從國家級新區到自貿試驗區,再到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站在新的起點上,南沙胸懷立足灣區的戰略擘畫、協同港澳的時代考量、面向世界的廣闊視野,正在奔向更加壯闊的未來。回顧南沙的發展歷程,我們深刻感受到總書記、黨中央對廣東的關懷厚愛,也深刻認識到廣東肩負的沉甸甸歷史責任。全省上下要積極行動起來,堅持“中央要求、灣區所向、港澳所需、廣東所能”,認真貫徹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要求,全力支持推動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切實把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體現到實際行動上,攜手港澳共同將總體方案擘畫的宏偉藍圖一步一步變為美好現實。
作為推進南沙開發建設的基礎性文件,南沙方案分“兩步走”,提出到2025年和2035年的發展目標,標注了南沙新的歷史方位和奮斗坐標。目標是引導行動的關鍵,只有瞄準、盯緊發展目標,保證目標不偏離、行動有方向,才能有條不紊地推進南沙開發建設。這就要求我們堅持以高水平規劃引領南沙高質量發展,把南沙方案擘畫的藍圖細化為路線圖、任務書、時間表,統籌制定短期、中期、長期行動方案、工作計劃;準確把握改革開放這個重要使命,用改革開放的眼光看待各項重點任務,用改革開放的辦法創造性抓落實,形成具體平臺、項目、政策、舉措;尊重城市發展規律,敬畏歷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態,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高標準的規劃引領建設高質量城市發展標桿。
南沙地處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是名副其實的灣區之心。南沙方案明確的全面合作,不僅涵蓋港澳,而且涵蓋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重點領域。聚焦科技創新、創業就業、對外開放、規則銜接、城市發展等重點工作,方案部署了五個方面任務。要突出科技支撐,建好用好各類創新載體和平臺,強化與港澳科技聯合創新,加快建設科技創新產業合作基地。突出深度融合,高起點高水平打造創新創業基地,不斷完善政策服務體系和發展環境,支持創建青年創業就業合作平臺。突出內聯外通,攜手港澳拓展雙向開放,不斷提升南沙內外循環鏈接功能,支持共建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突出制度創新,積極探索“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規三地”的多樣化實現形式,支持打造規則銜接機制對接高地。突出安居樂業,用好“繡花”功夫、統籌好歷史文化保護與城市發展,建立高質量城市發展標桿,全面煥發南沙魅力。
天下大事必做于細,古今事業必成于實。南沙方案明確了四個方面的保障,即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加強資金、要素等政策支持,創新合作模式,加強組織實施。我們要圍繞這四個方面加強領導、壓實責任,集中資源力量推進各項目標任務。堅持旗幟鮮明講政治,織密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全面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南沙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堅強保障。建立健全工作機制,省領導小組及工作專班要定期研究推動,加強指導協調,省有關部門要各負其責,加大資源保障和政策支持力度。廣州市及南沙區要扛起主體責任、屬地責任,舉全市之力、全區之力推進實施,嚴格落實好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支持積極引進港澳專業人士、國際化人才參與南沙建設和管理。
藍圖已經繪就,逐夢惟有篤行。全省各地各部門要深刻認識南沙深化粵港澳全面合作重大意義,從政治和全局高度深刻領會黨中央戰略意圖,準確把握原則要求、目標任務,按照施工圖、任務書、時間表,一年接著一年抓,一錘接著一錘敲,推動南沙開發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更好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南方日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