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的鴻溝曾經把劉慶忠也隔在時代的那頭。
他74歲了,玩不轉智能手機的時候,在網上買的火車票,臨時要改簽怎么也操作不成功,他只好下車后跑去窗口排隊。周圍的人們逐漸開始習慣網上購物、網上理財,他成了“慢吞吞”的那個角色,在超市結算柜臺排著長隊,出門半天攔不到出租車,為了寫書法畫國畫,他要專門跑去市場拎回40卷宣紙。
他見過身邊很多老人都因為不熟悉智能手機的操作掉了隊。他的高中同學在中學任教多年,退休后沒法加入老同學們的微信群,只能隔一個星期給同學打一通電話。他還碰到過一位60歲出頭老人,每天從電瓶車里拆下20多斤的電池提上樓充電。小區里有電瓶車充電樁,打開手機里的軟件就能用,老人的兒子早已為他綁定銀行卡,可他不會掃碼支付。
劉慶忠8年前才用上第一部智能手機。以前從事科研工作的他研究過許多手機的說明書,發現對老人來說它們并不易懂。“那是給年輕人寫的,不符合老人口味”。使用手機時遇到的問題,劉慶忠只能去問別人,然后記下關鍵點,揣在包里必要的時候拿出來對照。
后來,他決定以自己的經歷幫老人學用智能手機,專門編寫了教材《社區居民智能手機操作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也為老人講課。
截至目前,這門課程已經開展3年,走進了北京市石景山區的80余個社區。
1
《指南》的大小是32開,方便裝到包里隨身帶。翻開內頁,正文的字體是4號,比普通書大一號。書分上下冊,其中近100頁講如何用微信,比如如何和人聊天,如何看別人的朋友圈,怎么進行生活繳費……還有章節專門介紹如何買車票和如何使用兩款流行的購物軟件。
退休后,劉慶忠在賽蘭德社會工作事務所工作,他和同事李光源一起編寫了這本《指南》。劉慶忠負責提出問題,李光源負責針對每個問題給出文字說明,并插上大大小小的圖片。花了半年時間,他們把書編完了。
雖然年輕,李光源也沒少聽到老人因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在生活中遭遇窘境的故事。一位老人和他講,自己去奧林匹克森林公園逛,公園大,她從南門進,最后從西門出來,天已經黑了,她找不到路,好不容易碰見位年輕人才被送到了熟悉的公交車站。
一位老人想用微信在北京114預約掛號平臺注冊登陸,可掛次號就要輸入手機號,填驗證碼,輸身份證號醫保卡號……反復折騰了近一個小時還沒成功。
66歲的李靜馨退休后在蘋果園街道海特花園第三社區做黨支部書記,她所在的社區里80%都是老人。她在群里發通知,好多老人不會接龍,在后面焦急地問“為什么排不上號”。有人在自助繳費機上幾分鐘可以解決的問題,李靜馨卻只能排長隊。她見過老人站在自助掃碼的機器前,死活支付不成功,后來對著機器發脾氣。
60歲出頭的趙來福是海特花園第二社區的居民。5年前,女兒給他買回第一部智能手機。他偶爾擺弄手機,不過很謹慎,就連微信紅包也不敢點開。
疫情期間,健康寶成了老人必須跨過的一道坎兒。李光源發現,填長串數字對老人來說是考驗,他們的人臉識別失敗率比年輕人高許多,頻頻卡在這些最基礎的操作上。
陸明啟是海特花園第二社區的社工。在這個社區,登記在冊的老人一共1000多位。他曾在小區門口站崗,不少出行的老人在現場從零開始設置健康寶,填信息、拍照、認證,有時頁面跳轉,再回頭就找不到了,只得重新開始,平均下來每人要花10多分鐘。
張斌是石景山區魯谷街道雙錦園社區的黨委書記、主任。為了防疫,他所在的社區給住戶辦理進出通行證,后來統一使用健康碼。他聽老人說,之前,他們喜歡拉著小車去市場轉轉,后來很多人都不出門,買菜、送菜由家人或社工幫忙。
2
劉慶忠總結自己學習智能手機的路子:自己琢磨一點,和子女學一點,在書上看一點。
子女不是最好的老師,“向他們求教的,多數人都不成功”。他總結,一些老人雖和兒女住在一起,但子女早出門晚回家,老人不忍心為瑣事打擾他們,年輕人也沒時間和耐心細致指導,有時候兩句話不到就煩了。“不是沒教員,是身邊的教員不好用。”
李光源常去各個社區調研,這些社區普遍反饋,老人習慣了帶著問題跑到他們的辦公室問詢。
張斌所在的小區1000多戶里40%都是中老年人,零零散散前來的老人近百人,問題大多瑣碎:微信里的聯系人為什么突然找不到了?想轉發的東西怎么才能發出去?如何上網約車?怎么買車票和掛號?
2017年,帶著教材和與之配套的課件,劉慶忠和李光源在石景山某社區開設了第一堂培訓課。在李光源的印象里,第一次上課,老人帶來的手機五花八門。
有老人提出手機響應慢,李光源湊近一看,那臺手機的邊角已磨損,內存又小,他只能把沒用的軟件先刪了。也有老人拿著一臺典型的老人機,問自己為什么用不了這些功能。他只能告訴對方,您可能得換一個手機。
為了便于答疑,劉慶忠和李光源后來也培訓社區居委會的工作人員和熱心居民,讓他們在自己的社區給老人講課,每位前來的老人會拿到一套書,也可以直接掃碼入群,回看錄好的課程。
這些社工總結,老人玩不好智能手機的原因之一是不敢用。在不少老人看來,上千元的手機價格不菲,總用容易弄壞了,沒事時盡量不亂碰。有時候,兒女教不會,還會干脆甩出一句,“別瞎點”。
為此,講課時他們告訴老人,只要不涉及錢,不用輸密碼,“隨便摁,手機不會壞”。
但是,老人確實離危險更近。李光源記得,一次上課時,他聽到前來協助的該社區工作人員說,就在這個社區,有老人遭遇電信詐騙了。
李靜馨的老伴兒也算親歷者。有一回,李靜馨外出買菜,老伴兒一個人在家。電話打來,那頭是焦急刺耳的男音:“爸,救命!”電話里隨即傳出另一個男聲,“別報警,別掛電話,報給我銀行卡號和密碼,不然撕票!”
老人慌了神,他的卡里沒什么存款,只得按照電話里的指示帶上卡和現金,套上衣服往銀行走,為了保持通話,電話擱在家里的桌子上。
在樓下,急匆匆的他被熟識的路人攔住問詢,兩人一分析才感覺不對勁。路人用手機給老人的兒子撥了電話,得知兒子正在上班,老人才松了口氣,一下癱坐到地上。
也因此,李光源培訓時會反復強調,凡是涉及支付、有風險的鏈接,不要輕易相信和操作,也別買來路不明的股票和基金。
第一期培訓,前后4天里來了80多位老人,年紀最大的80多歲。有人一邊拿著手機,一邊在自己的本子上記錄。下午5點下課后,不少老人因為提問,延遲了一個小時后才離開,甚至有人為此耽誤了接孫子。有老人找到社區幫缺席的鄰居要一份教材。也有培訓覆蓋之外的社區居民打給李光源,希望他們也能來自己的社區授課。
3
他們帶著老人追趕時代,不過有時候,奔跑的速度不敵App更新的速度。
李光源記得,就在《指南》編寫完準備印刷的前5天,書里談及的一款App中不少內容都變了,就連最常用的按鈕位置也做了更改,他們只得再花10天重新更新這一章節。
一些App做得花哨,每逢節日總會跳出大大小小的活動選項,一打開就是閃動的圖標,這也給老人造成了干擾。他們發現,基礎的搜索欄在前后幾版的變更里越縮越窄,老人按鍵更難了。
這門課從一個街道開到另一個街道,他們也習慣了一兩個月修改一回課件。
還有些軟件上線了老年版本,但更改設置的鍵藏得很深。許多年輕人都從難以發覺,更別提初學智能機的老人了。
前不久,李光源得知一款知名的打車軟件有了專為老年人設計的關懷模式,他點開App卻怎么也找不到,最后只得搜出新聞來一步步對照著開啟。
這也讓他覺得,要使老人學會智能機,全社會都要行動起來。軟件的制作方也應該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服務年輕人的同時,也有真正合適老人使用的功能。
這些社工發現,老人習慣了省錢,看不懂上網套餐的選擇,很多人沒有購買流量套餐,在家用無線網,出門“回到解放前”。
在陸明啟所在的社區,不少老人出了門著急上網,有時會跑到居委會的辦公室去,他們干脆把無線網絡免費為老人開放。
培訓帶來了一些改變。不少老人已初步掌握了智能手機的基礎功能,陸明啟看到,自己手機的社區工作群里,有活躍的老人每日互相問候早安。陸明啟也在群里和老人們互動,那些微信多數以一朵花、一座山,或自己的孫輩、家里的一個小擺件做頭像的老人們,發文偶有錯別字,也轉未經證實的謠言鏈接。張斌專門定了群規,他覺得這是之后要重視的話題。
賽蘭德社會工作事務所主任楊然的母親60歲出頭。老人以前會經常忘了手機的操作,總握著手機問女兒現在該點什么。因為生疏,也總有新的問題冒出來。如今,跟著楊然聽過幾節課后,母親除了遛彎兒、做飯,偶爾會拿起手機刷朋友圈,楊然因此催過她,“咱該做飯了”。
母親沒再因為不了解出行的路線找過她,自己學會了導航。她和楊然學修圖,一鍵美化照片,淡去層層皺紋,更新微信頭像。外出時,她拍視頻,為朋友圈準備素材。
楊然覺得,母親正在找回逐漸丟失的生活——她加上了許久不見的老同學微信,畢業30年后,他們發起了第一次聚會。(記者 王景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