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東江糧倉經風雨 園洲地標迎新生
背靠羅浮山、位于東江之濱的東江糧倉正在施工建設中,蓄力蝶變。這個承載著幾代博羅園洲人記憶的地方,有著惠州目前唯一一處保存完好的前蘇聯式圓筒糧倉群,占地約2萬平方米,充滿歷史歲月痕跡。
在荒廢20年之后,東江糧倉迎來新生。記者獲悉,當地將投入7000萬元,打造多功能的文商旅產業聚集區,落地大灣區首個生活美學街區,備受外界關注。建成后,不僅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市民游客提供新的休閑娛樂好去處,也能打造成鄉村文化振興的新典范。
圓筒倉一字排開,形成了一片碉樓堡壘狀建筑,頗為壯觀
臨江而立 東江糧倉引來居民打卡懷舊
位于博羅縣園洲鎮舊街旁的東江糧倉,靜靜佇立在江邊,周邊綠樹成蔭,環境舒適,吸引不少居民前來納涼休息,或是三三兩兩閑坐聊天,或在江邊愜意地垂釣。
在當地,一提及東江糧倉,幾乎無人不知。它始建于1958年,由園洲人民公社舊址、舊糧倉以及舊紡織廠共同組成,是一處規模較大的建筑群,當地人又稱它為“洲心大倉”。
經過六十余載的風雨,東江糧倉建筑群已滿是被歲月沖刷的痕跡,古樹盤根錯節,鐵門銹跡斑斑,綠蘚布滿墻體。近日,記者實地走訪看到,舊糧倉整體保存較好,仍十分堅固。園洲人民公社舊址及舊紡織廠部分建筑已倒塌,墻體開裂,石塊磚瓦遍地。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糧倉入口處的八座圓筒倉,一字排開,形成了一片碉樓堡壘狀建筑,外形獨特,成為當地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圓筒倉是由紅磚砌成的墻面,屋頂呈灰瓦圓拱形。站在高處俯瞰,八座圓筒倉緊鄰著九座平倉,規模較大,頗為壯觀。走近一看,部分墻體雖已脫落,但基本保存完好,舊糧倉內寬闊,走訪當天室外溫度接近37攝氏度,倉內卻是涼意襲來。據有關專家考證,這是惠州目前唯一一處保存完好的前蘇聯式圓筒糧倉群。
東江糧倉曾見證了這座濱江小鎮沿江經濟的繁華。時至今日,仍常有居民前來懷舊!翱梢哉f,這里的一磚一瓦都是當年的老百姓肩挑背負而建成。”居民梁先生早年外出打工,回鄉后常在糧倉周邊走走。他向記者介紹,1958年,響應政府號召,當地家家戶戶的勞動力幾乎都自覺為糧倉建設出力,“那時候幾萬人扛著磚瓦,在沿江邊挑泥沙,就地取材,克服重重困難才齊心建成了糧倉!”梁先生說,當地上了年紀的人對糧倉都很有感情。
隨著時代的發展,由于年久失修,糧倉建筑老化嚴重,原有墻體脫落、屋頂坍塌、墻體漏水,再加上圓倉本身與嶺南水鄉的濕潤氣候等保管條件不相適應,最終被逐漸廢棄,于2000年前后退出了歷史舞臺,周邊建筑與地塊隨之荒廢閑置,甚至一度被用于處理垃圾。
近年來,糧倉重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但并非承擔收糧儲糧功能,而是搖身一變,成為網絡熱門打卡地。因糧倉靠近東江邊,沿江水岸旺中帶靜,讓城市人感受到難以獲得的寧靜和舒心。此外,這一廢棄建筑因年代造成的神秘感,也吸引了不少外地人前來一探究竟。
尤其一到夜晚,糧倉周邊碼頭自發形成了夜市街,居民利用汽車尾廂做起了檸檬茶、甜點等小生意,掛起小夜燈裝飾。買上一杯飲料,坐在江邊暢談相聚,成為小鎮居民的新潮流,也為東江糧倉增添了不少人氣。
頗具歷史感的東江糧倉吸引居民閑逛散步
承載記憶 昔日政治經濟中心繁華一時
東江糧倉作為當地的一大地標,不僅承載著人們的記憶與情懷,也見證著園洲的變遷史。當地人都說,這里就是園洲的發源地。
記者查閱《園洲鎮志》發現,早在明清時期,基于所處的獨特地理環境,這里水運發達,憑水而興,逐漸成為東江中下游一大商品集散地。據記載,彼時境內東江河有船只來往于廣州、石龍、惠州,沙河有木帆船往來橫河。1980年以前,水運已經成為境內生產活動的重要運輸方式。是年,鎮域有大小木船、農艇300艘。
如今,碼頭周邊僅有幾輛小船?,昔日景象不復存在。所幸,東江糧倉內還有一處古樸的碼頭是歷史見證者。這一古碼頭由紅砂巖砌成的,保存完好,踩踏得光滑的巖石和路邊船纜石樁上明顯的磨痕,仿佛在訴說昔日的繁華。“小時候,還沒有橋,沒有這么發達的交通,要去東莞、廣州,都要在這個碼頭坐船去。”梁先生說,那時候園洲中心就在這里,也屬這里最為熱鬧,人頭攢動。民間更是流傳,蘇東坡寓惠時,曾在此上岸。
由于這里地勢較高,不易洪澇,水上運輸方便,周邊人口密集,自然形成集市,每至圩日,當地各村的村民以及附近鄉鎮的村民蜂擁而至。如今緊鄰東江糧倉的舊街,看來古老滄桑,甚至有點破敗,但在以前卻是熱鬧非凡。舊街建于1960年,街道總長150米,那時道路兩邊仿照石龍中山路和廣州上下九的騎樓設計,為嶺南騎樓風格建筑。整個集市沿著街道兩側分布,呈混合式,早晚成市?上У氖牵S著社會的發展,城鎮建設的加快,騎樓的傳統建筑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興旺繁榮的圩市逐漸消失。
承載著人們記憶的舊糧倉,基本保存較好
除了碼頭、集市,舊糧倉也承載著許許多多的故事,伴隨著園洲人民走過每個收獲的季節,記錄著人民的付出與汗水。土生土長的居民陳漢強回憶起當年交公糧的場景仍然是記憶猶新:小時候每年秋天,就能看到當地農民用拖拉機、三輪車、單車等把一袋袋的糧食運到糧倉,等待交糧的人們排著隊,常常人頭攢動,場面格外熱鬧。舊糧倉由老百姓建立,也曾庇護過老百姓。據當地老人回憶,1959年,惠州發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當地居民都是舉家搬遷到糧倉,避難逃災。
東江糧倉還曾是園洲人民公社的辦公所在地。據《園洲鎮志》記載:1958年,東莞縣第一個人民公社在園洲鄉成立,命名為“五一人民公社”,后改稱 “園洲人民公社”。原社址設在上南,1959年6月22日,園洲遭特大洪水,社址倒塌,10月底,社址遷至東江糧倉。1981年,港商梁煥金還在東江糧倉范圍內的人民公社會場興辦了當地第一家“三來一補”園洲毛織廠。從此之后,園洲鎮開始以“三來一補”突破口,以鄉鎮企業為依托,大力發展對外加工業,經濟貿易發展迅速。可以說,東江糧倉是園洲一個時代的政治、經濟、民生的縮影。
常有居民前來東江糧倉聊天喝茶,追憶往事
保留原貌 兩年后升級為“藝術文化空間”
經過六十余載歲月的沉淀,糧倉雖然已經退出歷史舞臺,但又即將迎來新生——蝶變為“藝術文化空間”,引發眾人關注。
東江糧倉文化創意產業園項目負責人寧玉燕告訴記者,該項目計劃投資7000萬元,將在保留人民公社舊址、舊糧倉、舊紡織廠、供銷社的原有建筑風貌的前提下,進行修繕升級改造,守住東江糧倉的傳統人文經絡,打造成為集休閑、旅游、餐飲、娛樂、購物、住宿等功能為一體的文商旅產業聚集區。
東江糧倉還將致力于打造大灣區首個生活美學街區,向外推廣“讓美學更好地融入生活”的理念。具體而言,該項目將以東江糧倉數百米的臨江水岸為街,打造大灣區的美學市集。寧玉燕介紹,美學市集占地約3000平方米,在每年春、秋兩季定期舉辦,每場為期5天。屆時,匯集高品質的特色生活美學品牌、文化生活美學作品,讓大灣區乃至全國的年輕藝術家、手工藝人、采購商、游客齊聚一堂,打造成為大灣區市集“頂流”,形成在大灣區乃至全國的一大文化盛事。
此外,還將打造展覽主館,邀請資深藝術展覽策劃人布展,分為兩大區域:一方面,常態化展出藝術精品,購買收藏藝術品,以實際行動扶持年輕藝術家;另一方面,開展流動性的主題文化藝術展,每期圍繞一主題展出藝術作品、非遺產品等。
在推廣藝術文化的同時,也將積極融入惠州本土文化。東江糧倉計劃建立3000平方米的惠州非遺展示館,設立傳承人工作室,為非遺傳承人搭建新鏈接,產生新賦能,讓非遺“活”起來,打造成為惠州保護傳承好非遺文化遺產的重要平臺。
據寧玉燕介紹,該項目已經完成清場、調研、設計等前期準備工作,目前正在施工建設,預計2024年4月建設完成升級改造。東江糧倉地理位置優越,與東莞一江之隔,到廣州、深圳、惠州等市區均不到70公里,交通便捷。建成后,將成為大灣區居民短游出行好去處。同時,也能引流到惠州,助力惠州文旅發展。
博羅縣園洲鎮黨委書記張劍輝提出,今年,園洲鎮將持續聚力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打造鄉村振興的“金名片”,堅定不移以產業振興引領鄉村振興,以高標準規劃建設東江糧倉文化創意產業園,打造成鄉村文化振興的新典范。
古碼頭是昔日水運繁華的見證者
文脈溯源
惠州糧倉歷經變遷
文/羊城晚報記者 李海嬋
在惠州市惠城區惠新中街與縣倉背交接處,有一處東坡亭糧倉,褐黃色的外墻一片斑駁,盡顯歲月痕跡,成為周邊居民茶余飯后閑逛場所。據悉,糧倉目前被納入籌建東坡亭糧倉文創空間范疇,正在施工,未來將和一旁的東坡祠融合,打造為歷史文化旅游產業有機整體。
據文獻記載,該糧倉為原惠陽縣糧食局東坡亭糧食倉庫,1951年興建,1953年投入使用,容量為2800噸,總建筑面積為1700平方米,當時是新中國成立后惠州地區規模最大的糧倉。從1953年至1991年,每年儲存糧食為2800噸,1992年后沒有存糧任務。
東坡亭糧食倉庫是惠州糧倉變遷史中的一個縮影。據查,新中國成立初期,惠州全市僅存黃家塘處一座糧倉和一座油倉,倉容量在500噸左右,各縣人民政府接收舊倉91座。
上世紀五十年代,惠州開始大力興建糧倉,一共建造了房式倉、蘇式倉(仿照前蘇聯糧倉建造)、簡易倉共1038座糧倉,容量30萬噸,滿足了當時糧油統購統銷后大量貯存的需要。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惠州工業生產發展較快,常住人口大增,糧食倉容逐漸不能適應發展需要。1991年,惠州市糧食局就興建糧食中轉供應庫計劃立項,倉容定為1.5萬噸,于1993年12月投入使用。1996年,廣東省下達“九五”糧庫建設規模計劃,惠州市“九五”期間建糧庫倉容達到6萬噸,總投資7200萬元。
時光荏苒,如今散落各地的多數糧倉早已經完成歷史使命,被拆毀而難以找尋,甚至年輕一代都未曾聽說。其中,僅有極少數荒廢的糧倉被活化利用,深受追捧。如位于市區橋東的“752藝術倉”,這是少有的既保留了時代痕跡、也激發了新活力的典型。據相關負責人介紹,0752是惠州市的電話區號,這里又曾是糧倉,故取名為“752藝術倉”,其核心理念為“生活·藝術·分享”。該項目現已進駐的機構有來舍咖啡、月亮彎陶藝館、樹人藝術中心等多家文創公司,文化氣息濃厚,成為許多年輕人休閑打卡的選擇。
策劃統籌/羊城晚報記者 馬勇 陳驍鵬
文/羊城晚報記者 李海嬋
圖/王小虎 通訊員 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