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投資加碼 一批項目建設加速推進
為惠州石化新材料產業集群發展注入新動能
大亞灣石化區,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一期項目160萬噸乙烯裝置實現中間交接全面進入調試階段,科萊恩化工(惠州)有限公司60000噸/年高性能表面活性劑項目竣工;惠州新材料產業園,首個外資項目德國佩特化工高端涂料項目落地,立拓、百利宏正在啟動二期項目準備工作……
長風萬里勁,新程壯闊多。錨定“打造全球石化產業高地”戰略定位,惠州重點建設總規劃面積超60平方公里的大亞灣石化區、惠州新材料產業園、惠陽區新材料產業園三個專業級化工園區,央企、外企、民企“優等生”同臺競技,已逐漸形成產業集聚、原料互供、優勢互補、設施共享的聯動發展格局。
1月3日,惠州日報記者走訪大亞灣石化區和惠州新材料產業園發現,多家企業“重倉”惠州,投資加碼,項目建設加快推進,為企業發展搶占市場先機。
博科新材
在新材料產業園二次創業,力爭2026年產值百億
在惠州新材料產業園,惠州博科環保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科新材”)二期項目建設現場熱火朝天。在項目中控中心,超大屏幕上顯示著各項設備的實時運行情況,工作人員進行有序調度和監測。
在惠州新材料產業園,博科新材二期項目建設現場熱火朝天。惠州日報記者楊建業 攝
“博科新材是宇新股份的控股子公司,宇新股份早在2009年就進駐大亞灣石化區,參與并見證了石化區的崛起,大亞灣開發區已經連續六年位列‘中國化工園區30強’第一,我們相信,以惠州各級政府對石化新材料產業的重視和對企業發展的支持,惠州新材料產業園也會很快崛起成為一個高水平的園區。”廣東宇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申武表示,正是基于對惠州和園區未來發展的信心,2024年宇新股份把總部搬到了惠州新材料產業園,開啟公司的二次創業。
“作為產業園第一家落戶企業,項目建設得到惠州各級政府、惠州新材料產業園規劃建設指揮部的大力支持,建設速度很快。”申武介紹,2024年博科新材一期項目500噸順酐催化劑裝置等多套裝置已經建成,目前正在加快建設二期24萬噸順酐裝置、105萬噸混合醇醚裝置、25萬噸乙酸異丙酯及加氫項目等裝置,到目前總投資已接近50億元。
由于一期項目和二期項目是上下游聯合裝置,產能完全達產要等到今年3月二期各套裝置建成開車。“預計到2026年滿負荷生產后可實現產值100億元的目標。”申武說。
在申武看來,企業落戶惠州新材料產業園可在原料和市場端獲得較大的競爭優勢。一方面,產業園和大亞灣石化區聯動發展,每年可就近獲得130多種共計3872萬噸原料供應;另一方面,惠州位處粵港澳大灣區,靠近終端市場,大幅降低產品運輸成本。
申武指著園區正在建設的綜合管廊稱,目前園區正在加快建設與大亞灣石化區連接的管廊,建成后將接通兩個園區,形成真正的一體化發展,無論是園區還是入駐企業在市場競爭中都將具備極大的競爭優勢。“而且園區還圍繞延鏈強鏈補鏈加強下游招商引資,2024年就落戶了好幾家我們公司的下游企業,園區內的上下游產業鏈正在拉通,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形成產業集群,企業之間優勢互補,有利于把企業的優勢最大化發揮。”作為園區的最上游產業,申武對未來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廣東領創
去年3月摘地、8月動工,有信心再擴大生產
在廣東領創年產98萬噸綠色化工新材料項目建設現場,挖掘機等大型工程車輛長臂揮舞,施工緊張有序進行……“我們在東莞的產能已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目前已超賣到2月的產品,所以很著急要上線新的產能。惠州市委市政府、惠州新材料產業園對我們大力支持。2024年3月摘地,8月就動工,現在正在進行項目地下管網等基礎和配套設施建設,爭取今年12月底建成投產,達產后年產值可達67億元。”廣東領創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領創”)總經理麥向陽說。
廣東領創化工新材料項目建設現場。惠州日報記者楊建業 攝
廣東領創是一家集增塑劑科研、開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在惠州新材料產業園正在建設的是18萬噸/年苯酐、80萬噸/年多品種增塑劑相關裝置。據介紹,其增塑劑采用了全球領先的全連續法生產技術,具有能耗低、質量優、產能大、成本低的優點,投產后將是廣東苯酐產能最大的生產線,項目也將成為全球單體增塑劑產能最大的生產廠家之一。項目生產的各類增塑劑產品可廣泛應用于醫療制品、薄膜、新能源高壓線纜、汽車電子等領域。
“多地考察后,我們覺得惠州最適合投資。”麥向陽表示,公司看中的正是惠州優越的營商環境、便利的地理位置、暢達的交通網絡以及惠州新材料產業園完善的配套,在項目建設的時候,園區各項配套設施也在加快推進,園區面貌一個月一個樣。
項目建成后,廣東領創將依托大亞灣石化區的原料優勢,緊密銜接大亞灣石化區中海油、中海殼牌、恒力石化、埃克森美孚等原料供應商企業。與此同時,公司也已與園區內多家下游企業達成合作,幫助企業節省物料運輸成本等,實現抱團取暖和雙贏。
“隨著兩個園區的物料管廊加快建設,新材料產業園區配套的水電、內部管廊等設施逐步完善,我們投資者更放心來這里投資,更有信心再擴大生產。”麥向陽表示,今年計劃在東南亞開設銷售網點,借助產能增加參與全球競爭。
科萊恩
深耕大亞灣15年,總投資約18億元
走進位于大亞灣石化區的科萊恩化工(惠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萊恩惠州”),所見之處欣欣向榮:已投產項目裝置區里,原料通過管道源源不斷輸送到設備,經過反應后生產出新的產品;在建項目工地上,60000噸/年高性能表面活性劑項目已于上個月(2024年12月)順利完成醫藥部分的機械竣工……
科萊恩惠州深耕大亞灣15年來,投資額累計約18億元人民幣。近5年來,科萊恩集團在大亞灣的投資約13億元人民幣,占科萊恩集團在中國總投資的60%;2024年產值突破紀錄。如今,這段合作佳話正續寫著新的篇章。
科萊恩惠州總經理羅浩東介紹,公司依托中海殼牌隔墻供應原材料,利用科萊恩自有專利技術,建成了高性能表面活性劑、原料藥與無鹵阻燃新材料等系列項目。
2009年,科萊恩惠州成立,在大亞灣投資建設科萊恩化工一期。作為科萊恩在亞太地區投資最大、技術含量最高的環氧乙烷衍生物工廠,項目于2011年正式投產,年產表面活性劑及助劑產品5萬噸。2014年5月,科萊恩化工二期聚乙二醇藥品項目動工,2016年5月試運行,目前該項目已成功取得藥品生產許可證,并獲得出口歐洲和中國藥監的審核。
近年來,科萊恩集團在大亞灣持續追加投資,于2021年底啟動“高性能無鹵阻燃劑新材料項目(一期)”,2023年6月成功完成第一批試生產,從立項到投產僅19個月;2022年12月啟動“高性能表面活性劑”和“高性能無鹵阻燃新材料擴建項目(二期)”,將于2025年上半年陸續投產。
羅浩東坦言,投資不斷加碼與大亞灣優越的營商環境密不可分。“大亞灣開發區連續6年位列‘中國化工園區30強’第一,這足以說明這里是企業投資和發展的熱土。而大亞灣專業、高效、透明的政務服務,也是科萊恩持續在大亞灣投資的重要因素。”羅浩東說,科萊恩各大項目建設期間,惠州、大亞灣及各部門都給予非常大的支持和周到的服務,讓企業安心投資生產。
當前,惠州正在高質量建設全球石化產業高地。“作為大亞灣石化區的一分子,科萊恩惠州致力于通過領先的創新研發,不斷為市場和客戶提供高品質產品。”羅浩東表示,科萊恩集團秉持“在中國,為中國”的理念,希望將科萊恩惠州工廠打造成在中國最大的生產基地,為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盡一份力。
惠州凱美特
第二條生產線今年投產
在大亞灣石化區,記者走進惠州凱美特氣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惠州凱美特”)廠區,一個碩大的球體格外顯眼。它是液態二氧化碳貯存裝置。利用從中海殼牌管道傳輸過來的原料,該公司借助自行研發的提純工藝技術將其轉化成不同純度的二氧化碳,經液化后被裝進鋼瓶和罐車,發車送往粵港澳大灣區各個城市的用氣企業。
“公司大多數產品的純度可達到99.999%以上,每年可生產10萬噸液態二氧化碳,產值將近1億元。”惠州凱美特人事行政經理殷美豹介紹,惠州凱美特是湖南凱美特氣體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生產的液態二氧化碳產品主要制作碳酸飲料、工業焊接、化工合成及污水處理等。其中,食品級液體二氧化碳產品獲得市場廣泛認可,公司已成為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百威啤酒、珠江啤酒等飲品品牌的供應商。
基于二氧化碳產品市場需求的進一步增加,2024年惠州凱美特進一步增資擴產,與中海油建立了合作關系,將中海油尾氣回收運用于第二條年產10萬噸的生產線上。該產線計劃今年3月正式投產,屆時公司產能將提升到年產20萬噸液態二氧化碳。
在“雙碳”戰略下,石化企業對尾氣回收的需求顯著增加。作為石油化工尾氣回收利用的環保型企業,惠州凱美特不僅幫助石化企業實現碳減排目標,也提升了公司的原材料供應量,互利共贏。
殷美豹表示,惠州凱美特扎根大亞灣18年,見證了石化區日新月異的變化,也感受到了惠州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道路、管廊等基礎配套設施越來越完善,行政審批效率越來越高,還有部門一對一的專人指導,為我們解決了不少問題。”
目前,惠州凱美特正積極探索和拓展二氧化碳用途,力求將其更廣泛應用于醫療、電子設備生產等領域,深化產品應用市場,在協助化工企業實現節能、降碳、減排目標的同時,為做大做強惠州石化產業中下游體量,真正實現強鏈、延鏈、補鏈,助力惠州加快打造全球石化產業高地貢獻力量。
統籌 惠州日報馮麗均
采寫 惠州日報記者陳春惠 匡湘鄂 曾靜妍 馮麗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