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豐湖文化名家講述惠州青白瓷歷史脈絡

      原標題:

      惠州豐湖文化名家余小倫講述惠州青白瓷歷史脈絡和發(fā)展探索
      惠州青白瓷為中國瓷器史重要品種

        12月28日下午,惠州豐湖文化名家、市工藝美術行業(yè)協(xié)會會長余小倫做客惠州市嶺南書院·豐湖書院,開展“豐湖講堂·文化之聲”探尋惠州獨特魅力主題宣講活動。

      惠州豐湖文化名家余小倫在講述惠州青白瓷歷史脈絡和發(fā)展探索。

        余小倫以“惠州青白瓷的歷史脈絡和發(fā)展探索”為題,為惠州市民及外地游客、陶瓷愛好者講述“泥與火”的淬煉與升華。

        余小倫為惠州東平窯薪火傳承人、惠州青白瓷非遺傳承人、惠州市東平窯陶瓷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古陶瓷學會會員,有眾多陶瓷作品被廣東省工藝珍品館、惠州市博物館、惠州東坡紀念館收藏,數(shù)十件作品榮獲國家、省級金獎和銀獎。

        講座中,余小倫首先概述中國青白瓷發(fā)展歷史,隨后,圍繞惠州青白瓷的起源、脈絡、發(fā)展歷史、藝術價值與影響、發(fā)展方向等維度,對惠州青白瓷的發(fā)展歷程進行全面講述。

        余小倫介紹,青白瓷是宋代南方地區(qū)燒制成的一種具有獨特風格的瓷器,并風靡國內外,至南宋時形成了以景德鎮(zhèn)為中心的南方青白瓷系。其中,廣東以廣州西村窯、惠州窯和潮州窯為代表,這些窯場不僅生產了大量的青白瓷,還仿照其他名窯如景德鎮(zhèn)窯的外銷產品,以滿足國內外市場的需求。

        12月28日下午,惠州豐湖文化名家、市工藝美術行業(yè)協(xié)會會長余小倫做客惠州市嶺南書院?豐湖書院,開展“豐湖講堂 文化之聲”探尋惠州獨特魅力主題宣講活動,吸引眾多市民游客參加。

        “惠州青白瓷作為這一瓷器品種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起源、脈絡和發(fā)展歷史充滿了傳奇色彩。”余小倫表示,自北宋以來,社會經濟發(fā)展較快,尤其是手工業(yè)生產進步突出。手工業(yè)產品當中陶瓷最為突出,其中青白瓷作為主角,是陶瓷貿易的代表。在惠州青白瓷窯口有東平窯、下角窯、朱村窯、永平窯、顯崗窯、約場窯等。其中,北宋東平窯是惠州古代最重要的青白瓷窯口,窯址發(fā)現(xiàn)于1976年10月,它與潮州筆架山窯、廣州西村窯并稱為北宋年間嶺南三大民窯,當時主要銷售海外,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貢獻者。元明時期,由于戰(zhàn)亂和社會動蕩等原因,嶺南地區(qū)的瓷業(yè)受到了嚴重的打擊。許多窯場被迫停產或關閉,青白瓷的生產也逐漸減少。到了明代,隨著五彩瓷器和青花瓷等各種顏色釉瓷的興起和發(fā)展,青白瓷逐漸被取代并退出了歷史舞臺。

        余小倫說,惠州青白瓷胎質潔白細膩、造型輕盈精致、釉色晶瑩透亮、裝飾豐富多彩,同時具有極高的藝術美感,其器形設計巧妙而富有創(chuàng)意,既符合實用性的需求又充滿了藝術美感。惠州青白瓷作為中國瓷器史上的重要品種之一,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影響力。

        目前,惠州青白瓷制作技藝已列入惠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了有效的保護和傳承。惠州市東平窯陶瓷藝術研究院等機構的成立,為惠州青白瓷的研究、制作和推廣提供有力的支撐。余小倫表示,東平窯已和多所高校合作,解決了發(fā)掘傳承人的難題,同時,在國內外市場上逐漸恢復惠州青白瓷應有的地位。

        講座吸引了眾多市民游客參與,其中不少陶瓷愛好者慕名而來,深入了解惠州青白瓷制作技藝,甚至有東北的游客帶著相關陶瓷書籍和著作前來交流,一起探尋惠州獨特魅力。

        文/圖 惠報全媒體記者侯縣軍

      編輯:洪東晗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