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灣區青年影視訓練營走進惠州龍門
通過紀實題材短片和短視頻創作講好惠州故事
12月22日,“GREAT灣區青年影視訓練營”在惠州龍門開展為期一周的集中創作后,順利結營。來自粵港澳大灣區及北京四地6所高校46名優秀學子,通過紀實題材短片和短視頻創作的形式,全面展示龍門形象,講好惠州故事。
訓練營開展6個不同主題紀實題材短片創作
據悉,“GREAT灣區青年影視訓練營”最初由廣東財經大學灣區影視產業學院和澳門科技大學電影學院于2023年聯合發起,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和學子們的喜愛,參與高校不斷增加,今年擴展到清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暨南大學、廣東財經大學、澳門科技大學、嶺南大學(香港),陣容更加強大。
本屆訓練營的主題為“人文灣區·龍門印像”,共有來自粵港澳大灣區及北京四地的46名優秀學子參加,包括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為影視制作、電影管理、廣播電視編導、戲劇與影視、數字媒體藝術、藝術與科技、創新創業與發展等多個專業和方向。
訓練營成員在采風創作。
在安排上,訓練營圍繞龍門當地文化、地域特色,開展“綠美鄉村”“人文歷史”“鄉村振興”“生態保護”等多個方向的紀實題材精品短片創作。為加強不同高校學子的溝通與交流,訓練營還將四地學生混合編隊,分成六個小組展開6個不同主題的紀實題材短片創作,同時各高校各選派1名帶隊老師參與創作指導。
其中,“綠美鄉村”主題講述鄉賢陳海強通過自身專業知識和經驗盤活家鄉資源,打造龍門縣城西村百果里農業綜合體項目,助力鄉村振興的故事。“農產品開發”主題展示“廣東好人”李慧文投筆從農,打造絲苗米自主品牌、提升龍門農產品知名度的青年擔當;“生態保護”主題講述南昆山保護區科研宣教科工程師鐘文超21年來與植物做朋友,保護珍稀物種的歷程;“民宿開發”主題講述巫革峰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的30年民宿歷程,帶動當地文旅發展故事。“人文歷史”主題通過對非遺龍門畫、舞火狗的記錄,展現非遺傳承人對傳統文化的堅守。“創新文化”主題通過對景泰藍掐絲琺瑯工藝與龍門農民畫結合的展示,表達不同藝術形式的跨界融合與創新。
龍門縣是廣東省百校聯百縣助力“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行動首批結對共建縣,按照“龍門所需、廣財所能”的原則,“雙百行動”方案實施以來,廣東財經大學黨委高度重視,集全校之力助力龍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本次訓練營活動也是一次校地合作的創新探索。
紀實題材短片完成后將在不同主流媒體平臺展映
近段時間天氣寒冷,但絲毫沒有影響同學們的創作熱情,師生們深入惠州龍門多個鄉鎮,開展實地采風與聯合創作,通過鏡頭挖掘龍門精彩故事,展現龍門經濟社會、文化創新的特色。
“我們團隊成員分工明確,有人擅長短視頻制作,有人擅長攝影,大家在采風創作中,積極發揮各自優勢,盡最大努力創作優秀的作品,講好灣區故事,助力鄉村振興。”清華大學影視傳播方向碩士研究生高宇潔說,一周的集中創作,不僅開闊了眼界,增加了對惠州龍門人文歷史、經濟發展的認知,還相互交流了學習生活,收獲了深厚的友誼。
“從選題到落地拍攝,雖然遇到了不少困難和挑戰,但在創作過程中,我們每位同學都充分發揮特長,在合作當中主動擔當,各司其職,互相配合,用鏡頭語言全面展示龍門經濟社會文化。”廣東財經大學廣播電視專業碩士研究生莫海珊說,創作之余,不同高校學子在思想認識、學習生活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收獲頗豐。
訓練營成員在采風創作。
廣東財經大學灣區影視產業學院教授、中國高校影視學會灣區影視創研中心執行主任宗俊偉表示,龍門地處粵港澳大灣區、深圳都市圈,毗鄰廣州都市圈,地理位置優越,同時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底蘊,訓練營團隊走進龍門拍攝,發現了很多動人的故事,采集到了豐富的素材。訓練營活動結束后,6個小組團隊將開展紀實題材精品短片及系列創意短視頻的后期剪輯,視頻完成后將在不同的主流媒體平臺展映,傳播惠州龍門故事。
據悉,灣區青年影視訓練營將繼續走進大灣區更多城市,圍繞灣區題材,以影視為紐帶,開展實地采風與聯合創作,以推動港澳青年更深入地了解祖國發展,促進粵港澳青年思想交流、專業提升、文化認同,以青年之視角,孵化形成一批優秀影視短片作品,為展示灣區風貌、記錄灣區發展留下粵港澳青年共同奮斗的光影印記。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駱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