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正增長!前10月惠州用電量增速創兩個“全省第一”

      原標題:

      前10月惠州用電量增速創兩個“全省第一”

      經濟“晴雨表”折射惠州發展強勁動能活力

        ●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張旭華 袁暢

        采寫 惠州日報記者馮麗均 邱若蓉 駱國紅

        用電量是經濟運行的“晴雨表”,也是反映經濟走勢的重要前瞻性指標。

        日前,惠州供電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10月,惠州全社會用電量511.0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61%。其中,工業用電量337.1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51%。

        “全社會用電量、工業用電量增速均居全省第一,且實現了自2023年3月以來的持續正增長。”惠州供電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

        “用電量是評估經濟運行態勢的重要窗口。”惠州城市職業學院教授、科技部部長梁乃鋒認為,今年以來,惠州用電量持續增長的背后,反映出經濟發展持續向上向好、制造業市場日益活躍的良好態勢。面對經濟下行壓力,穩步增長的用電數據,折射出惠州經濟的強勁動能與活力。

        看發展態勢

        訂單增產能擴,企業用電大幅增長

        數據顯示,今年1~10月,惠州一、二、三產業的用電量同比增長分別是0.2%、11.36%和10.66%。其中,第二產業高出全社會用電量增速0.75個百分點,特別是工業高于全社會用電量增速0.9個百分點。

        工業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作為全省工業大市,惠州工業用電占全社會用電量的近七成,其用電變化直接反映出惠州工業經濟的韌性與活力。

        走進位于大亞灣開發區的惠州宇新新材料有限公司,記者看到,該公司10萬噸丁酮聯產6.5萬噸乙醇生產裝置日夜不歇,連續24小時運行,液體產品通過專用槽車出廠或管輸至碼頭裝船出貨,銷往華南及海外市場。

        今年前10月,宇新新材料用電量同比增加28.78%。“我們的丁酮已經超賣1個月了,也就是說明年1月才生產的產品已經賣出去了。”惠州宇新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先君介紹,其10萬噸丁酮聯產6.5萬噸乙醇項目9月試生產后,產量迅速爬坡,至11月滿負荷生產。目前,該公司生產的丁酮在華南市場占有率從0升至50%,乙醇占有率也從0升至20%。

        一邊是訂單增加,一邊是產能擴大。

        洲明大亞灣科技園是全球最大規模的LED顯示屏智造基地,今年該園前10月企業用電量同比增長23.88%。“我們進一步擴大產能,全面提升市場占有率。”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球品牌部總監黃子柏介紹,該公司今年海外市場開拓創下佳績,僅上半年海外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9.34%。

        工業用電量直接反映產業活躍程度。

        “從前10月全市50家用電大戶來看,電子信息和石化能源新材料兩大產業集群企業數量占比達80%。”惠州供電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數據顯示,今年前10月,惠州石化行業和電子行業的用電量增速分別為15.39%、16.24%,均高于全市工業用電量增速。

        在企業用電增速方面,全市50家用電大戶用電量同比增長14.77%,同比增速在20%以上的企業達13家。其中,恒力石化和忠信化工用電量實現超50%的增長;伯恩高新科技和龍旗電子實現用電量超40%的增長。

        企業用電激增背后的原因,主要得益于企業新訂單增加和新產能提升。例如,50家企業中,有28家企業因訂單增加致用電量上升;6家企業因產線產能擴大,致用電量上升。

        以上數據折射出惠州工業龍頭企業,尤其是兩大支柱產業的企業在經濟中的“穩定器”作用凸顯。

        “龍頭企業發展得好,必將溢出到產業鏈上,通過協同聯動帶動鏈上企業高質量發展,繼而反哺到地方經濟,推動產業生態圈的崛起或壯大。”業內人士說。

        “工業是百業之母,一切產品的制造都離不開電力支撐,電能消耗也是工業生產的重要成本。”梁乃鋒說,對企業來說,每一度電的使用,背后代表的是企業訂單乃至經濟的活躍度。特別是今年以來,一大批重大項目先后投產,也是助推工業用電量快速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工業用電量上升,對整個經濟發展將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

        事實上,我市工業用電量增速與工業增加值走勢相匹配。市統計局數據顯示,前10月惠州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3%。其中,電子行業增長11.7%;石化能源新材料行業增長19.7%。

        看強勁動能

        新興產業成拉動用電增長主力

        走進位于博羅縣園洲鎮的惠州鋰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各條生產線一派忙碌,工人們正加快生產鋰離子電芯產品,全力保障訂單按期交付。

      惠州鋰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惠州日報記者楊建業 攝

        今年前10月,惠州鋰威新能源用電量21057萬千瓦時,同比增加33.76%。

        “去年底,我們攻克了硅碳負極電芯技術,成為國內最早在此領域實現突破并量產的廠家,市場份額不斷增加。”惠州鋰威新能源綜合管理系統總經理楊山說,新技術、新產品不斷創新突破,公司訂單和產值也不斷增多,這也是今年用電量增長的主要原因。

        “明年我們的產值將延續增長態勢,同比增長20%以上。”楊山坦言,為了匹配新產品生產需求,近年來公司持續增加固定資產投資,對產線進行全面技改。今年固定資產投資達1.8億元,同比增長113%,預計明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0%以上。

        新技術、新產品激發產業新動能。在業內人士看來,以5G智能終端、超高清視頻顯示、石化新材料、新能源電池產業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拉動用電增長的主力。

        “前10月,我們用電量比去年同比增加約11.2%,再創歷史新高。”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規劃計劃部計劃規劃工程師尤廷正介紹,該公司搶抓行業變革機遇,在油轉化、油轉特等領域開展科技創新,在混合碳四制高碳醇項目建設等方面發力。

        其中,惠州石化混合碳四制高碳醇項目預計2026年6月投產。“項目采用中國海油自有技術生產綠色環保型增塑劑原料2-丙基庚醇,將實現對現有增塑劑產品的升級替代,以新質生產力助推惠州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尤廷正說道。

        用電數據變化背后,是惠州產業結構的量質齊升,也是新舊動能的加速轉換。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我市規上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0.4%,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64.1%;規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8.1%,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40.8%。

        以“量”觀“勢”,向上動能正在積蓄——

        新興產業加快布局。大灣區首個超大規模智算中心——潤澤(惠州)國際信息港新型智算中心項目動工,2026年全部投運后可承載服務算力規模不低于6.5萬PFLOPS,助力惠州打造成大灣區算力供給高地;惠州新材料產業園累計落戶產業項目27宗,總投資380億元,逐漸形成以宇新、興長、領創為龍頭的聚合物產業鏈和以百利宏、興發為龍頭的電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集群。

        傳統產業向“新”而行。惠州入選省級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超450家規模以上優勢傳統產業企業實施數字化轉型;以惠城、仲愷、大亞灣為試點建設省數據要素集聚發展區,推動可信數據空間建設,提升產業鏈競爭力。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一期項目乙烯裝置進入調試階段、中海殼牌三期環評獲批、太平嶺核電項目加快推進……隨著一大批項目陸續建設、投產,帶動現代產業集群不斷壯大,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形成,將為惠州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注入強勁新動能。

        看營商環境

        “獲得電力”水平提升,企業用電成本降低

        “今年用電成本比去年降低9分錢/度,以今年用電量超1.5億度電計算,年用電成本降低了1000多萬元。”惠州宇新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先君介紹,隨著公司明年新產能投用,用電量將接近2億度。“電費進一步下降,生產成本更低,我們的市場競爭力也將更強。”

        一邊是工業用電量增加,一邊是工業用電成本降低。“一升一降”反映了惠州用電服務水平和良好的營商環境。

        近年來,為持續提升“獲得電力”供電服務水平,惠州供電局創新服務內容和方式,為惠州企業提供“五個更加主動”的貼身貼心“母親式”服務,保障我市電力用戶“用好電”。

        “通過‘轉改直’改造后,預計每月節約園區綜合成本近4萬元,大大降低園區終端企業用電成本。”作為惠州首批享受“轉改直”紅利的企業之一,惠州天安數碼城工業園相關負責人韓磊高興地說。

        今年,惠州印發《工業園區供電抄表到戶升級改造實施方案》,按照“一園一方案”原則,全面部署加快推進工業園區“轉改直”升級改造。

        “從此前的‘一園一表’改造為‘一企一表’,實現了園區內由供電企業直供電,解決了工業園區轉供電加價和園區管理方收費不規范的問題,有效減輕了入駐企業電費負擔。”惠州供電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截至目前,惠州已完成惠州天安數碼城等13個工業園區“轉改直”升級改造,預計將為終端企業年節約電費780萬元,有效降低了企業用電成本,進一步優化了用電營商環境。

        “獲得電力”是營商環境的關鍵指標。在抓好存量工業園區“轉改直”的同時,惠州還創新供電服務機制,建立“臨永結合”接電模式。企業從摘地到投產只經歷一次報裝、一次建設,既加快了永久用電接入工程的建設效率,也避免了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助力企業少投入、早開工、早投產。

        “‘臨永結合’接電模式,為我們節省了420萬元的辦電成本,還大大縮減了施工時間,真是既省時又省錢。”惠州市天博科興薄膜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鐘蘇苗高興地說道。

        為擴大“臨永結合”服務范圍,惠州大力推廣連片式“臨永結合”。例如,博羅縣(國際)智能終端產業聚集區15家企業,采用連片式“臨永結合”接電模式后,預計能節省電纜11公里,節省投資成本1700萬元,大大提升了企業辦電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不僅如此,“插電式”服務、永電租賃、連片臨電租賃、臨變共享、園區連片供電方案、信用+辦電……“一攬子”用電用能服務,為企業提供了多樣化需求。

        一系列供電優化服務措施,為惠州企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也為惠州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營造了良好用電環境。

      編輯: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