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十年磨一“綠”創全省首個萬畝級紅樹林示范區

      原標題:

      惠州探索走出紅樹林生態修復與產業示范新路子

      十年磨一“綠”創全省首個萬畝級示范區

        ●惠州日報記者袁暢 邱若蓉 張旭華

        “紅樹林又回來了,我們的日子也越過越好了。”惠州市惠東縣好招樓村村民鄭群銀受聘在好招樓紅樹林濕地公園開游船,每月收入5000多元,還購買了社保。“現在收入穩定了,每天帶著游客游覽美麗的紅樹林風光,我感覺很滿足。”鄭群銀指著連片的紅樹林笑呵呵地說。

        作為廣東省海洋大市,惠州認真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十年磨一“綠”,把曾經遭受嚴重破壞的紅樹林,種植修復形成萬畝連片規模,綠水青山成了金山銀山,入選2024年全國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典型案例,蹚出了一條紅樹林生態修復與產業示范的新路子。

      紅樹林內鷺鳥起舞。如今,考洲洋生態環境逐漸好轉,水質均值符合Ⅱ類海水水質標準。惠州日報記者張藝明 攝

        生態之殤

        萬畝紅樹林曾銳減至不足千畝

        鄭群銀是考洲洋邊土生土長的漁民,眼前這片“門前海”承載了他太多兒時記憶,他每次開船都會向游客講述在考洲洋捕魚的日子。

        考洲洋,地處惠東縣稔平半島南部,是紅海灣向內陸延伸的一個溺谷灣,水域面積約28.6平方公里,是惠州3個濕地中面積最大的一個,歷史上曾是粵東海域紅樹林的主要分布區,生物資源豐富。

        然而,由于20世紀70年代圍海造田、80年代圍塘養殖、90年代城鎮發展建設,尤其是水產養殖的快速發展,考洲洋原生紅樹林受到嚴重破壞。

        紅樹林瀕臨險境是個全球性問題。2023年,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報告稱,過去40年間,全球超過20%的紅樹林已經消失。在國內,廣東紅樹林的面積從上世紀50年代起一度縮減,保護紅樹林刻不容緩。

        “上個世紀60年代中期以前,惠州沿海紅樹林集中連片,面積多達1萬余畝,分布在惠東縣和大亞灣區。”惠州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上世紀90年代中期縮減至1500畝左右,21世紀初期只剩下不足1000畝。“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考洲洋。”

        “考洲洋為半封閉水體,圍塘養殖過度無序開發導致海水動力交換差,原生紅樹林面積大幅銳減,考洲洋的生態調節功能幾近喪失。”該負責人說,在最嚴重的時候,原生紅樹林僅在考洲洋的鹽洲島周邊保留有400多畝。

        圍塘養殖等人為因素導致紅樹林面積減少,生態環境破壞使水質變差,形成惡性循環。

        “過去,海邊灘涂里污泥是發黑的,潮水一退、太陽一曬就會發臭。”惠東縣稔山鎮大埔屯村村民袁坤說。

        考洲洋紅樹林生態修復工作迫在眉睫,如何讓昔日連片紅樹林重現?

        久久之治

        10年種植修復紅樹林萬余畝

        2013年,一場紅樹林保護與修復的攻堅戰在考洲洋打響。

        “惠州始終將紅樹林修復種植工作列為重點工作持之以恒推進。”惠州市自然資源局副局長陳電波介紹,市、縣先后出臺《惠州市關于保護紅樹林的管理規定》《考洲洋紅樹林保護與發展規劃》等政策文件,同時成立惠東縣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科學規劃引領紅樹林保護與修復。

        拆除圍網、控源截污、規范網箱養殖……在惠州市委、市政府推動下,惠東縣開展了為期3年多的考洲洋清理綜合整治行動,共清理海域面積約20平方公里,恢復自然海域約12平方公里,為紅樹林恢復種植騰出了大量空間。

        當時,人工種植紅樹林還是新鮮事物。考洲洋紅樹林該怎么種?如何花小錢辦大事?

        “我們也是摸著石頭過河,通過生態修復工程項目以點帶面、試點示范、逐步探索。”惠東縣自然資源局副局長吳劍平介紹,2013年,該縣啟動“考洲洋-罌公洲至赤岸區域海岸帶整治及生態修復工程”項目,在考洲洋西北海岸帶探索系統性人工種植紅樹林。

        種紅樹林,苗是關鍵。“外地培育的苗不但貴,而且不能完全適配本地海域情況,種下去成活率很低。”吳劍平坦言,試種第一年,選的都是外地樹種苗。“結果種下去,第一批幾乎全死了。”

        為此,當地決定自建紅樹林育苗場,本土育苗、本地種植。

        記者走進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海水科研基地,一片片紅樹林樹苗映入眼簾。紅海欖、白骨壤、秋茄、桐花樹、欖李……一個個惠州本土紅樹林樹種,是專家們反復探索試種、用心呵護長出的成果。

        “不同品種的紅樹林,對水淹時間有不同的適應性。比如,秋茄一般生長在中潮帶,白骨壤生長在低潮帶。”楊振琦是基地育苗工作的牽頭人之一。他介紹,通過引進國內外不同品種反復試種,發現惠州本土種苗適應性好、存活率高,并且根據每片灘涂不同的潮汐深度來選擇適合的品種,摸索出“低-中-高”潮汐種植方法,大大提高了紅樹林種植成活率。

        “通過自育苗、自種植方式,節省了一大筆資金。”吳劍平介紹,2013~2017年,惠東利用縣級財政資金逐年在考洲洋海域種植本土紅樹林3000多畝。

        隨著考洲洋罌公洲至赤岸區域海岸帶項目的試點成功,惠東縣先后在考洲洋及范和港等區域,實施紅樹林保護修復項目12個,初步建成廣東省首個萬畝級紅樹林示范區。

        陳電波介紹,10年多來,惠州累計新種植紅樹林8857畝、修復現有紅樹林1965畝,形成萬畝連片規模。“全市紅樹林總面積已增至1.16萬畝,恢復到上個世紀60年代的連片規模。”

        紅樹林內蝦蟹嬉戲、魚躍捕食、鷺鳥起舞……如今,考洲洋生態環境逐漸好轉,水質均值符合Ⅱ類海水水質標準。目前,惠東縣紅樹林區有紅樹植物15種、鳥類140多種。其中,9種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產業之變

        紅樹林變“資源”為“資產”

        “好招樓紅樹林濕地公園出名了,每天都有游客過來游玩觀鳥。”看著村里的餐飲和民宿生意旺起來,鄭群銀盤算著家里再開家小店,憧憬未來美好生活。

        現在,村里的紅樹林成為網紅“打卡點”。好招樓村黨委書記楊芳成說,每到周末慕名前來的游客絡繹不絕,村集體收入也增加了。“紅樹林不僅改善了村里環境,還讓我們吃上了‘生態旅游飯’。”

        紅樹林保護修復不僅改善了考洲洋內水質,還提高了養殖海產品品質。惠東縣林業局副局長陳向明介紹,近年來惠東縣大力打造“紅樹林+生態養殖”特色品牌,附近赤岸村的蠔田每年創造出近1.2億元產值,成為當地村民“致富密碼”。

        嘗到甜頭的不僅僅是當地村民。

        今年7月,廣東能源集團節能降碳有限公司以超400萬元競得惠東縣10年期紅樹林碳匯開發權,開創了全國紅樹林碳匯開發權交易先河。

        今年,惠州還獲得廣東首例國家紅樹林造林獎勵,820畝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主要用于產業項目、基礎設施建設等,實現促進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良性循環。

        紅樹林正由“資源”轉化為“資產”,反哺地方經濟發展。

        “惠州創新探索紅樹林保護修復模式,既總結出符合本地實際的保護修復方法,改善了生態環境,又挖掘紅樹林生態價值,讓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自然資源部海洋生態保護與修復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湯坤賢認為,“惠州模式”在廣東省乃至全國的紅樹林修復工作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帶動作用,值得其他城市學習借鑒。

      編輯: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