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三棟藏著一條抗戰運輸線

        抗戰時期,始于大鵬灣沙魚涌,途經淡(水)澳(頭)地區、永湖、三棟、惠州城區的水陸交通線,成為群眾生活、軍事物資運輸要道,“成了抗日戰爭時期的第二條‘滇緬公路’”(見高喬、洪東所撰《東江縱隊與第二條“滇緬公路”》),而地處這條戰略要道中途的三棟,硝煙四起,演繹了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被日軍炸毀的水東街。本版圖片 侯縣軍翻拍

        日軍入侵華南欲切斷內地與香港聯系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后,日軍相繼攻占北平、天津、上海、南京,廣州成為我國抗戰外援軍用物資主要進口門戶,因此,廣州無時不在日軍覬覦之中。惠州面向大海,又是軍事上拱衛廣州的重鎮,故成為日軍的目標。

        1938年10月12日凌晨,蓄謀已久的日本南支派遣軍在大亞灣澳頭、霞涌一帶登陸,拉開入侵華南的序幕。當時,日軍在大亞灣海面集結兩個師團和一支先遣隊,共約4.5萬人,分三路登陸。

        香港《申報》分析日軍華南登陸的目的之一:“為截斷粵漢鐵路,使內地與香港隔離,致軍火不能進口,貨物不能出口!

        日軍登陸大亞灣后,旋即受到中國守軍的猛烈反擊。中國守軍因寡不敵眾、戰術失策而連丟城池。數日內,日軍連續攻陷澳頭、淡水、坪山等地,直逼惠州,至10月21日占據廣州。

        對這段歷史,《惠陽縣志·大事記》記載:“10月12日凌晨,日軍4萬余人在大亞灣登陸。13日,進占淡水、永湖、鎮隆、陳江。15日,惠州守軍與敵激戰數小時潰退,日軍第一次進占惠州城,大肆燒殺!

        1938年11月4日的《新華日報》報道日軍在惠暴行:日軍剛到惠州,強盜惡魔的臉孔便昭然若揭。燒殺搶掠七八天后,日軍變得假惺惺,“寇酋始以維持地方治安為號召,設維持地方治安委員會,以日人主之,而雜以漢奸數人”。然而,日軍見城內已無可擄掠,漸赴各鄉村放肆搶奪。

        “日軍的勝利,不過是表面的成功,華方的守軍,實力未損,大半都退入城鎮附近的山林中,日軍除占領淡水、澳頭、坪山、惠陽、博羅、增城等重要據點,連公路河道都無力控制!1938年11月14日的《申報》報道《惠陽民眾成立武裝衛鄉決死團》,刊載了一位游擊戰士的談話稱,日軍所能占領的地方實力也很單薄,如淡水一帶,不過駐扎數百人,惠陽也未及千人,其他地方,甚至僅駐扎數十人。

        面對日軍的入侵,惠州軍民奮起抵抗。1938年11月14日《申報》報道《粵東江開始游擊戰》稱,東江“草莽英雄崛起保衛桑梓”“現在日軍深入東江,敢作敢為的草莽英雄,為了桑梓之故,咸挺身而出,東江的游擊戰,遂于本月初旬次第開展,有幾回收獲意想不到之勝利”。

        11月20日《申報》消息則稱:“東江方面,自本月初旬起,各地民團會合軍隊,首先由馬安反攻平山,三日克坪山,永湖、三棟游擊隊,由附近向淡水襲攻,八日克淡水。日軍乃急集坪山圩、龍崗圩、鴨仔埗、鎮隆,思欲保持十月十一日登陸時之要道!

        1939年1月初,日軍棄惠,臨去時,將東新橋、圓通橋、近秀橋、橫槎橋等交通設施炸毀。

        惠州自古為東江流域的交通樞紐、貨物集散地,以城鄉物資交流為主。廣州淪陷后,廣九鐵路為日軍占據,珠江口也為日本軍艦所控制。從此,內地和香港的交通受阻。1939年夏天,沙魚涌成了內地與香港交通的重要口岸,而鄰近的淡水成為重要交通樞紐。

        由沙魚涌至淡水的路上,肩挑的、騎自行車運貨的絡繹不絕。水路運輸靠木船由沙魚涌到坪地西坑落船,沿淡水河,經淡水、永湖、三棟至惠州,再轉至大后方的一些省份。這條商品通道沿途各地開設有飯店、旅店、攤檔,日間喧鬧擁擠,夜間燈火通明。

        西枝江及其支流淡水河流經三棟,上至淡水、下達惠州,水面寬40米,可通帆船或小汽艇,交通便利,歷來是舟楫要道。當西枝江成為香港通往內地的要道、進出口貨物唯一的運輸線時,三棟河段除有數百艘帆船航行,還有不少小汽艇輔助運輸,航運繁盛一時。

        隨著人員過往頻繁,貨運繁忙,三棟各行各業驟然興旺,圩鎮飲食攤檔多至數百家,被稱“月有九圩”,圩日食鹽交易多至千擔,牛交易多至300頭。

        “無形中變成了一條打不爛的運輸線”

        根據高喬、洪東撰寫的《東江縱隊與第二條“滇緬公路”》載,當時“各地客商云集淡水,進出口公司多如牛毛,有香港商人,也有本省和外省的,更多的則是淡水本地的老板。淡水鎮一時熱鬧非凡。進口物資主要是棉紗、布匹、膠鞋、石油產品、汽車零件、輪胎、機器、西藥等;出口物資主要是三鳥、糧食、礦產品、桐油、土紙、中藥材等。進口貨物運至淡水后,轉運惠州、興梅、粵北、廣西、貴州、四川等。這條通道,成了抗日戰爭時期的第二條‘滇緬公路’”。

        為擾亂中國軍隊的這條交通命脈,日軍經常來轟炸。1940年9月30日《大公報》刊登的《略談淡水婦女》稱:“居民在警報中過活,天一發白便向城外村落躲避,下午二三時才回得來,開始各種工作或買賣,城中一天有大半天是空的。尤其是婦女為照料家庭及小孩,更沒有空顧及旁的。”淡水籍革命人士鄧秀芳在《淡水地區的抗日武裝斗爭》之“淡水第二次淪陷期間”寫道:“日軍為了切斷這條交通線,經常派飛機前來轟炸掃射。雖然炸死了不少人,燒了不少物資,但商人有利可圖,搬運工人有活可干,小商販有生意可做,都不愿離開。每次飛機來了就疏散躲一躲,飛機走了,照常運輸,照常做生意。無形中變成了一條打不爛的運輸線。”

        1941年,抗戰進入更為艱難時期,物資短缺,奸商囤貨以求大發國難財者有之。戰爭破壞、自然災害、經濟衰退,中國社會經濟瀕臨崩潰邊緣。日軍此時加大侵略強度,意在摧毀地方經濟,迫使中國人民屈服。

        1941年2月4日,日寇1000余人,從澳頭小桂登陸,侵占淡水后,截斷粵港韶(關)國際交通線。1941年5月,日軍第二次入侵惠州。日軍據惠僅僅三天,卻四處放火焚燒,分別在水東路、塘下、打石街、萬石路以鳴炮為號,炮聲一響,即放火焚燒商店民房。此外,西湖名勝如棲禪寺、永福古寺、元妙古觀和東坡亭等古跡均遭焚燒,城內被大火燒毀的商店和居民住宅達八九成;葜萑税训诙螠S陷的遭遇稱為“大燒屋”。

        1941年12月,香港淪陷。日軍占領香港后,不少商販從香港販進大批舊衣服在三棟圩鎮銷售,盛極一時。這段時期的三棟圩,除坐商外,流動商販特別多,有本地人,也有來自永湖、良井等地的人。每逢圩日,流動商販多至2000擔(檔),在指定的“行”市露天擺賣,商品有稻谷、蔬果、三鳥、魚蝦、食鹽、小農具、竹器等,琳瑯滿目,滿足附近鄉民日常所需。

        三棟原旅港村民紛紛回鄉避難。如旅居香港的三棟沙澳富商、天元商行股東之一何伯佑帶著家人從香港返回沙澳避難。據說其避難沙澳之時,吃的是白粥加咸菜,何伯佑獨自一人掛上餐巾,用右手小心地夾幾粒咸菜放在左手的湯匙上,慢慢往嘴里送,大便時更要有兩個仆人跟隨,一個撐傘,防止茅坑上塵灰掉下來,另一個拿著打狗棒,防止野狗靠近,落魄之際還不忘上流社會的生活方式,令人捧腹。

        據統計,從1942年至抗戰勝利,有不少路過或流落三棟的港人,這些難民中,小孩被收養者數以百計,餓死圩亭者亦上百。國破家亡之際,個人的人生際遇令人唏噓。

      1945年8月15日,《大公報》報道“日本投降矣!”。

        抗戰交通運輸線在解放戰爭時期仍發揮作用

        1942年2月4日,日軍第三次入侵惠州,兇狠本性無以復加。惠州文化名人王映樓在《惠城四次淪陷紀實》里說,日軍留惠6天自動離去后,人民入城,見積尸遍城內外,各自認其親屬,收殮掩埋,多自釘薄板以葬,一時號哭之聲,震天動地。

        在這樣的背景下,三棟成為避難之所,惠州城里的人紛紛涌入,艱難度日。

        惠州名士馮重熙千字紀事詩《日禍行》,記錄了日軍燒殺搶掠的暴行和惠州生靈涂炭的慘況。馮重熙在《日禍行》中數次提及自己避難至三棟鄉間,1938年“兩日惠州陷,予家洛塘濱。兩女攜眷聚,長甥伴前塵”,1941年“攜眷走官橋,冒雨濺泥漿。匍匐斷橋邊,景況最悲涼”,1944年“詩庚歲暮章,半徙木瀝鄉。宗人勤招待,情誼莫能忘”。這些詩句,刻畫了一個在家園破碎后顛沛流離的游子見到三棟親人時的悲喜。

        1945年年初,日軍侵占韶關各地后,為防止盟軍在華南沿海登陸,在沿海地區增兵一個師團,重新占據沿海地區各重要據點。1月14日,惠州第四次淪陷。

        在亞太戰場日薄西山的日軍,一改此前三次臉孔,采取所謂“懷柔政策”,以“中日親善”口號試圖蒙騙惠州人,城內大開“黃賭毒”,有“暖風熏得游人醉”的迷幻之境。然而,《廣東省抗日戰爭時期人口傷亡和財產損失》指出,在日軍“三光政策”下,又有四五百名居民被屠殺。三棟圩的三圣宮、山下村、坦坡圍村、河村,均有日軍駐扎。日軍任意搶掠財物,鄉民紛紛逃避,寢食不安。

        此次,日軍侵占惠州超半年,至勢窮力盡。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9月16日,東江日軍在水東街包公巷碼頭向中國軍隊投降。

        抗戰勝利后,1945年9月,惠淡河牛郎徑稅站在淡水河畔設立,負責惠州、三棟、永湖、良井到淡水的水陸交通線上的稅收。由于是交通要沖,又是兵防要地,每天商旅運進來的布匹、棉紗、煤油、膠鞋等工業品及藥品和輸出香港的三鳥、山貨、糧食、蛋品及礦產品甚多?箲饡r期形成的交通運輸線,在解放戰爭時期依然發揮作用,影響深遠。

        揆諸這段歷史可以發現,無論是占領前還是撤出后,日軍都對澳頭、淡水、惠州等重要地點實施不間斷的襲擾和轟炸,直至再次占領或戰爭結束。日軍選擇大亞灣作為登陸地點,是經過周密推演和縝密籌劃的,其中就包括切斷或摧毀這條始于大鵬灣沙魚涌,途經淡(水)澳(頭)地區、永湖、三棟、惠州城區的水陸交通線。

        作為這條大動脈中間節點的三棟,以此參與和見證了這場戰爭,在中國歷史上寫下獨特的腳注。

       。ê羁h軍)

      編輯:羅秋玲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