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惠州:收費場館增加 助“燃”體育消費
專家建議研究支持體育經濟發展措施,促進體育與商業、文旅深度融合
持球突破、急停跳投,場上激情交鋒,場下亦是熱情高漲、喝彩不斷……夜幕降臨,夜經濟持續升溫,不少市民發現,近年惠州悄然間新增了不少羽毛球館、籃球館、足球館等收費類運動場館,吸引運動愛好者揮灑汗水。惠州收費類體育場館有什么變化,為何民營資本近年紛紛掘金“體育經濟”,惠州場館消費水平如何……近日,惠州日報記者在市區進行了走訪。
現象
市區室內籃球場超20個 江北兩年新增6家羽毛球館
7月11日晚上9時,豪群格林體育館迎來人流高峰。這是一家專業的籃球運動館,有2個標準籃球場,胡志濤和球友們4人組成一組,正在打半場攻防,背身對峙、籃下勾手、快攻突圍……一通炫技瞬間點燃全場激情,喝彩聲一片,吸引旁邊場上觀眾也投來關注目光。
“我們喜歡打室內球場,室外球場一來年輕人多,對抗強度大,二來有很多人彼此不認識,組隊打球容易較勁,容易受傷。”中場休息的間隙,汗流浹背的胡志濤向記者表示,他的球友多是70后、80后,每周固定兩、三天約上三五球友一起打球,運動強度不需要太大,打完后還能聚一起聊天或者吃夜宵,比起約喝酒要健康很多。
在他看來,室內球場雖然收費,但可以滿足包場的需求,且場館硬件好,不受天氣影響,約好人就能去。
“現在市區室內籃球場就超過20個,大家打球有了更多選擇。”家住市區下埔的黃萬超也是籃球愛好者,對惠州的籃球場,他如數家珍,會展運動中心、萬林湖體育館、惠灣南部籃球公園、水口景富飛人文體館、頑猴運動空間……近年來,一批民營收費類籃球場館陸續開業,惠州籃球運動氛圍日益濃烈。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羽毛球、足球等運動項目。在江北三新村新圍路,近兩年就新增了2個羽毛球館,其中惠斌羽毛球館有18片場地,羽毛球館旁邊也正在建設兩個球館,據工作人員介紹,一個計劃建成籃球館,一個計劃建成游泳館。而距離其不足500米處,2023年建成運營的飛羽運動館也有15片羽毛球場地和2個籃球場。
“從前年開始,惠州羽毛球館就多了很多,比如江北片區以前只有5家,這兩年就多了6家。”惠州市羽毛球協會會長楊震表示,喜歡打羽毛球的人一般一周打2~3次,大家在群里組隊也很方便,他基本每天都組織球友打球。
朱權杰原來在江北運營一家足球場,2023年11月在東江新城新投運519旭日足球場。此外,惠州長城足球場、X-PARK體育公園、凱旋體育公園足球場等收費場館涌現,滿足球友需求。
析因
政策支持閑置土地利用 新場館硬件佳消費親民
社會資本紛紛投資建設體育場館的熱情高漲,背后一大原因是全民健身意識大幅提升,形成了較強的運動消費需求,且市民對場館的要求更高,舊的場館無法滿足市民多元運動消費需求。而新建球場硬件設備更好,廣受運動愛好者的青睞。
“你們場地有沒有空調?是木地板嗎?”7月14日傍晚7時,張小姐跟朋友驅車來到惠斌羽毛球館,這是她問前臺工作人員的第一句話,得到肯定回復后,她跟朋友從車上拿下裝備,開卡打球。她表示,木地板的場地彈性、平整光滑度和緩震效果比較好,不容易傷膝蓋,是選球場時最關注的一點。
記者走訪中了解到,近年新建的羽毛球館場地普遍采用了木地板或者懸浮地板。“它們都有比較好的減震回彈性能,運動體驗更好,也能更保護身體,木地板場地略貴5元/小時,消費價格差距不大,市民更青睞木地板。”飛羽運動館工作人員介紹道。
更加注重場地的緩震性能是新建籃球場、足球場的共性。鄧楚龍是豪群格林體育館館長,這家2022年開的籃球場使用的是硅PU材料地板,它上硬下彈,可以有效地增加運動緩沖,減少運動員腳踝、關節、韌帶因地面反作用力造成的傷害和因跌、摔造成的運動意外受傷,同時場內還安裝了空調、大型風扇、抽風機等通風系統。而東江新城的519旭日足球場有7人制足球場和5人制足球場各一塊,占地面積4300平方米,場地采用填充草坪加減震墊,燈光全場鋪設,晚上踢球也無陰影。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相比深圳東莞等城市,惠州專業體育場館消費相對更親民,這也是新場館受市場青睞的主要原因。
“羽毛球是一項上手很快的愛好,入門門檻低,容易堅持,我已經打了3年了,平均一周兩次。”30歲的張荷花潛伏在羽毛球愛好者微信群里,一有人組織包場打球只要時間合適她就會報名,因為群里包場打球價格比較優惠,一般女生打球支出為28元/2小時,男生是35元/2小時,但如果自己訂場則是55元/小時,也因此,許多羽毛球愛好者都加群,相約打球。
室內籃球場和足球場的人均消費也差不多是這個水平。以豪群格林體育館為例,打全場消費為400元/2小時,半場300元/2小時,如果16人相約打半場,加上飲用水的錢,平攤下來一人只需20元左右。5人制球場收費普遍在300元/2小時,519旭日足球場因場地較新較好,收費略高,5人制球場收費為360/2小時,7人制的是700元/2小時,以平攤,一般都是300。平攤下來人均踢一場球的消費在30~50元區間。
走訪中,記者了解到,收費體育場館增加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越來越多的閑置地塊被用起來了。轉折正是出現在2022年10月,當時《惠城區政府儲備土地管護利用工作指導意見(修訂版)》印發,進一步支持鎮街盤活利用儲備土地資源,朱權杰們正是看到了這一政策利好,才陸續入局或增資“體育經濟”賽道。
挑戰
運動人口基數增長慢,體育與商業、文旅融合不足
站在休閑體育產業的風口之下,新建場館持續增加,行業競爭也在不斷加劇。采訪中,足球和籃球場館投資人或經營者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場館經營很好,但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下,場館消費水平無法提升,加上部分企業外遷或訂單減少,外來人口減少,運動人口基數增長緩慢,場館面臨營收不足壓力。
“雖然晚上來的人不算少,但光靠籃球場收費不夠,大部分場館都同時開培訓類課程或與培訓機構合作,增加收入。”鄧楚龍坦言,一個月純場地收費只夠租金的六七成,剩下的要靠籃球培訓等其他項目來填補。在足球領域,朱權杰表示目前常來踢球的市民普遍在35歲以上,惠州高校少,加上年輕人或受升學工作壓力影響,或被短視頻或其他運動類項目分流,他的兩個足球場使用目前尚未達到飽和狀態。
但市民楊女士有不同的看法,在她看來,優秀的足球培訓機構稀少是導致足球氛圍差的主因。她的兒子湯剴康今年8歲,非常喜歡踢足球,一周要踢4、5天,但所在學校沒有專業的足球老師,只能找培訓機構學習,“一般一節課一個半小時,收費在120~150元區間,孩子喜歡,我們也能接受,但是試了好多家機構才找到現在這家滿意的,如果在深圳,要找到好的培訓機構是很容易的。”
楊震對羽毛球人口的增長則相對樂觀。目前他一年培訓的青少年達250人左右,“一個原因是羽毛球被列入中考體育考試項目中,在中考指揮棒影響下,羽毛球的培訓市場還是非常有前景的。”
“體育經濟是朝陽產業,當城市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上就會出現巨大的體育消費需求,無論是場館還是優質培訓機構。”惠州學院體育學院副教授溫一帆曾大力呼吁開放中小學體育場館,他表示,近年來,惠州也開始重視城市體育品牌的打造,如滑板,隨著幾位打入世界級比賽的種子選手出現,惠州的城市體育品牌開始為人所知,又如今年舉辦了首屆馬拉松比賽,在跑友圈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這還遠遠不夠。
今年,國家體育總局、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聯合印發關于開展“體育賽事進景區、進街區、進商圈”活動.首都體育學院休閑與社會體育學院原院長李相如分析,此舉打破了過去很多約束和禁忌,比如過去提體育多強調它的公共服務屬性,少談或不談它的商業功能,“三進”活動釋放出一個重大信號,就是體育除了強身健體和比賽觀賞之外,還承載擴大內需的功能,通過體育賽事帶動體育消費,使內消費循環更加豐富多彩。
溫一帆表示,惠州資源稟賦突出,無論是運動體育還是休閑體育都大有可為,但要壯大體育經濟還需要政府深入研究國家政策,出臺總體發展規劃,支持和鼓勵資本參與其中,將體育與文旅、健康、商貿等資源深度融合,打造特色鮮明、時尚新穎、帶動力強的體育消費新場景或集聚人氣的潮流運動地、體育消費新商圈,持續推動運動形態轉化為商業形態。
統籌 惠報全媒體記者馮麗均
文圖 惠報全媒體記者馮麗均 邱若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