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重返歷史現場 鑄造英雄群像
長篇歷史小說《惠州·1907》藝術再現七女湖起義浴血奮戰場景
中國作協會員、廣東省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惠州市作協主席陳雪先生創作的長篇歷史小說《惠州·1907》日前出版。這部作品由惠州市委宣傳部重點扶持打造,被納入廣東省作協確定的重大歷史題材創作選題。
1907年春,孫中山先生在河內設立謀劃起義的總機關,就近策動兩廣革命活動,并派遣博羅籍革命志士鄧子瑜負責在惠州發動起義。原定潮州、惠州兩地同時并舉、互為策應,以分清軍之勢。而潮州黃岡方面猝然而起,鄧子瑜聞訊后立即派陳純等集合部分會黨,于當年6月2日在惠州七女湖舉行起義,清軍潰敗,省城震動……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七女湖起義。這次起義是孫中山先生為推翻清廷統治而策劃的10次起義中唯一發生在惠州的起義,史稱“丁未惠州七女湖之役”!痘葜荨1907》以七女湖起義為主線,藝術再現鄧子瑜、陳純、林旺、孫穩等革命黨人的光輝形象,熱情謳歌東江子弟為革命浴血奮戰的斗爭精神。概括而言,這部作品具有以下三個顯著特點。
以文學創作致敬歷史是這部作品的內在敘事邏輯。眾所周知,歷史小說體裁的限定,既要求作者“回到現場”,表達對歷史的溫情和敬意,也要建構新的敘事框架,賦予作品當代意義、時代觀照,更要努力打通真實的歷史與虛構的文學之間的通道,讓嚴謹的歷史文本轉化為溫潤的文學文本,尋求兩者之間的“最大公約數”。為達到創作目標,陳雪通過重返七女湖起義的恢宏現場,對歷史事件、歷史人物進行“再發現”“再創造”,在時代狂飆中還原鄧子瑜、陳純、林旺、孫穩等革命黨人在起義前后的革命歷程和人生軌跡,以契合當代人的審美情趣、閱讀興趣,講好發生在惠州大地的歷史故事,盡可能賦予作品“更有節奏張弛、緩急有度的閱讀感受”,激發廣大讀者的同理心。作者可謂“十年磨一劍”,花費了大量時間查閱史料、構思章節、刻畫人物、書寫文本,多視野、多角度還原革命派、反動派之間刀光劍影的斗爭場面。
以人民史觀為立足點創作文本是這部作品的主旨追求。中國文學和史學有一個很好的“史傳”傳統,就是通過對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描寫,來展示民族精神、英雄氣質。為彰顯這部作品的“史傳”傳統和人民史觀,陳雪努力找到適合創作的文本和作品架構。正如本書“后記”所言,作者“看好《俠隱》里的散文式標題和江湖刀客,又十分推崇《張居正》小說中的宏大敘事及章回結構”。經過多方面考量,作者最終揚棄了《俠隱》《張居正》“追求驚險傳奇”“有虛有實”的敘事方式,以崇高的革命英雄主義為底色,以忠于歷史又重構歷史的藝術表現手法,賦予文本“濃郁而鮮明”的“褒貶色彩”。作者在展示歷史小說的縱深和廣度的同時,時時處處凸顯“大地蒼生”“為民革命”等主題,充分顯示了作者對七女湖起義英雄不怕犧牲、勇于斗爭的崇高使命感的禮贊。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這是七女湖起義這一歷史題材蘊藏的文學創作資源和時代意義,也是作者在創作這部作品時爬梳剔抉、探賾洞微、“六易其稿”的使命和擔當所在。
以惠州地域為敘事基點是這部作品的詩性氣質。在創作時,陳雪反復思考這些問題:孫中山為什么在以惠州為主陣地的東江地區策劃武裝起義?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一是惠州靠江近海,歷來民眾崇文尚武,具有“硬頸”性格;二是清代末年,惠州會黨勢力不斷發展,以拳館、武館作為聚集議事場所,通過舞龍、舞獅等民俗活動發展會黨力量;三是反抗清廷統治的武裝斗爭此起彼伏,洪兵起義和翟火姑起義先后爆發,而七女湖典故的來源“七女投湖”也是著名的抗清故事。因此,作者謀篇布局時,在以故事為主線的同時,花費了一定篇幅描寫惠州的地理風光、風土人情,如“碧波瀲滟”的西湖、“被千年神化”的飛鵝嶺、“巨石兀立”的象頭山、“人流穿梭”的稔山,以及東江釀豆腐、梅菜燜豬肉、手撕鹽焗雞等東江美食,為作品涂抹上一層詩性色彩。這些描述,重構了歷史現場和時代背景,凸顯了作品的惠州元素和本土特色。
歷史學家克羅齊曾說過“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痘葜荨1907》通過文學創作,重返歷史現場,為英雄樹碑,為先賢立傳,讓更多讀者了解惠州這方水土曾演繹悲壯、東江人民曾慷慨高歌,定會給予讀者啟迪和力量。
(祁大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