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7月,我市中小學生陸續迎來暑假。盛夏時節,在水里戲水或游泳,無疑是廣大學生消暑降溫的好選擇。除了給人帶來清涼的感受,游泳的好處還有很多,比如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減脂塑形、緩解和釋放壓力。但是在碧波中嬉戲時,要切記,安全和健康是我們必須放在第一位的。
在碧波中嬉戲時,安全和健康必須放在第一位。東江時報記者周楠 攝
去正規場所 消毒味道重的泳池不代表衛生
每年夏天,惠州各大游泳館人滿為患,游泳也會有一些健康風險。很多人都知道,泳池水消毒不足,或未及時更換池水,病原微生物就會快速滋生,從而導致游泳者患上各類疾病。因此,為了確保游泳的安全和衛生,建議選擇水質清潔、管理規范的游泳池或海灘。避免在無人看管或水質不清的地方游泳,以減少健康風險。
也正因為此,很多人在選擇游泳場館的時候,會特別關心游泳池是否定期消毒、是否消毒到位,“消毒水的味道濃不濃”成為很多人鑒別泳池是否干凈的方法之一。
但是,消毒過量也會對皮膚和黏膜造成刺激,消毒水味道重的泳池不代表就更衛生更安全。據悉,消毒過量會對人體的皮膚和黏膜造成刺激,出現皮炎、結膜炎等。如果游泳池的消毒水味聞著特別重,那就可能存在消毒劑超標的情況。
因此,在選擇游泳或水上游樂場所的時候,建議選擇持有衛生許可證、信譽好、管理規范的場所。
防范溺水 4歲以下兒童需防范家中溺水
暑假伊始,我市不少中小學、幼兒園通過微信群向學生家長發布防溺水通知,提醒廣大師生家長,溺水事故進入高發期,為了孩子安全,時刻要提高警惕,加強防護!
溺水是暑期高發的安全事故。有分析研究近年來的溺水事件發現,不同年齡段兒童溺水發生的高危地點不同,其中4歲以下兒童的溺水高發地點主要為家中蓄水容器,如水缸、浴盆等;5-9歲兒童溺水高發地點會涉及水渠、池塘和水庫等;10歲以上兒童活動范圍更大,主要為池塘、湖泊和江河等。
導致溺水發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不了解水性,對自己的體力和游泳能力缺乏正確評估就貿然下水;未做充分準備活動,下水后突然遭受冷水的刺激,或者游泳的時間過長,體內的二氧化碳喪失過多等原因也會導致四肢痙攣、抽搐從而引發意外;在非開放的水域游泳,四肢可能會被水底的水草纏繞,或者陷入泥沙失去控制能力;在水中互相嬉戲、打鬧,可能不慎發生意外;此外,身體不好,患有心臟病、貧血等疾病的人,可能因冷水的刺激而引起舊病復發,導致溺水。
惠州疾控提醒,要防范溺水事件的發生,除了孩子自身的安全意識以外,家長的警惕性也很重要。要教育孩子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與他人結伴游泳,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野外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學生不擅自下水施救。身邊的人如若落水,不要慌亂,第一時間大聲呼叫,尋找大人幫助,同時撥打110報警。
防范染病 警惕這些常見的“游泳病”
去年的一則新聞“6歲男孩海邊游泳,竟感染罕見‘食腦蟲’!”引起廣泛關注。由于暑期游泳戲水的人特別多,因此水中往往摻雜各種病菌,一旦不慎就容易感染傳染病。
專家提醒,免疫力低下的人不建議去人多的公共泳池,可以選擇人比較少、衛生狀況優質的泳池,以免感染疾病;此外,有開放性傷口的人不建議去公共泳池,如果一定要去,需要使用防水繃帶完全覆蓋傷口以防感染;患有傳染病的人,也不建議下水。
游泳中常見疾病主要有以下幾類:一是結膜炎。最常見的是由衣原體引起的游泳池性結膜炎和細菌引起的急性卡他性結膜炎,表現為眼紅腫、異物感、疼痛不適等。為了預防結膜炎,游泳時最好戴防水眼鏡,若游泳后感覺眼部不適,可使用滴眼液進行預防。二是中耳炎。游泳后,若出現耳朵疼痛,甚至發熱、流膿,可能是游泳時帶有細菌的水灌入耳朵導致中耳炎。因此,當池水入耳后,可將頭向水側傾斜,或輔以單腳跳動,使其自然流出,切忌用手或他物去摳。為防止池水進耳,最好戴耳塞。三是鼻竇炎。跳水及潛水易引起鼻腔進水,將水帶入與之相通的鼻竇,若水質不潔,就能引起鼻竇炎,可出現鼻塞、鼻痛、流黏涕或頭痛等癥狀。四是咽喉炎。多在嗆水或吞水后發生,除可出現咽喉不適或疼痛外,常伴有咳嗽。若癥狀嚴重應及時去醫院檢查。五是接觸性皮炎或過敏性皮炎。接觸了被工業廢水、生活污水中所含化學物質侵襲的水,可導致皮炎,體表長出細小的紅色丘疹,奇癢。
此外,年幼的孩子很容易吞咽池水,即便消毒合格的池水里也存在病原微生物,吞咽了可能引起急性胃腸炎。
相關鏈接
健康過暑假這些事項要牢記
惠州疾控提醒,除了預防溺水事件,在酷暑季節,還要注意預防高溫中暑,以及登革熱、手足口病、食源性疾病。在此,我們把以下四個注意事項給大家科普一下。
1.防中暑
健康提醒:(1)不要把年幼的孩子單獨留在車內。(2)高溫時段上午10時~下午3時減少在戶外逗留。(3)居家也要注意通風降溫。(4)職業人群,如環衛工人、建筑工人、快遞員、外賣小哥做好物理防曬,比如穿戴一些防曬服、遮陽帽,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飲料,還可以隨身攜帶一些藿香正氣水等防暑藥物,以備不時之需。
2.遠離登革熱
健康提醒:(1)暑期出行到南美、東南亞國家,國內的云南、我省有本土疫情的地市,要注意做好防蚊措施,并留意自己是否被蚊蟲叮咬。(2)外出回來后出現無明顯呼吸道癥狀的發熱、肌肉關節疼痛、皮疹請及時就醫并主動告知醫生旅居史和蚊蟲叮咬史。(3)居家做好滅蚊防蚊措施,家里安裝紗窗、及時清垃圾清積水,戶外活動使用蚊蟲驅避劑。
3.防手足口病
健康提醒:(1)注意手衛生。教育孩子用清水或洗手液正確洗手,注意洗手的時機是外出玩耍后、吃飯前、如廁后。(2)手足口流行期家長盡量不帶孩子去不通風的公共娛樂場所。(3)孩子的玩具、用品定時清洗、高溫消毒或暴曬。(4)推薦6月齡~5歲兒童盡早接種EV71疫苗,可有效預防由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減少重癥和死亡的發生。(5)留意幼兒健康狀況,出現發熱、咽喉疼痛,皮疹及時就醫。
4.警惕食源性疾病
健康提醒:(1)個人養成良好的衛生和飲食習慣,不吃野生蘑菇,來源不明的動植物。在外就餐選擇正規餐廳。(2)食堂、家庭加工食品要煮熟煮透、生熟分開,防止交叉污染。盡量不剩飯菜,剩飯菜應盡快放進冰箱加保鮮膜保存,食用前要充分加熱。(3)濕河粉、米粉不可在高溫高濕下放置太久,避免產生米酵菌酸毒素,引起嚴重食物中毒。
東江時報記者李春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