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腫瘤科:高水平打造惠州腫瘤診治新高地

      原標題:

      高水平打造惠州腫瘤診治新高地
      市第一人民醫院腫瘤科向國家臨床重點專科進發

        腫瘤,尤其是惡性腫瘤威脅人民群眾健康,已成為導致患者死亡的“頭號殺手”。有關數據顯示,2016年至2020年,惠州每年癌癥新發病例有1.35萬。如何延長生存期、改善生活質量是腫瘤患者廣泛關注的問題。

        在全市率先與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結對合作、開創腫瘤治療2.0模式、建設日間化療中心……近年來,市一院腫瘤診療中心從事疑難重癥腫瘤患者的診療研究,開展化療、放療、介入微創手術治療等各類技術,并將規范化、個性化、人性化診治貫穿腫瘤治療的全過程,全方位守護患者全生命周期健康。

        高位推動

        匯聚優勢資源精準治療腫瘤

        “你知道嗎?市一院放療科即將開科,以后做放療更方便了!”“據說引進了先進的高科技設備,連腫瘤在人體呼吸時的位置變化都能精準探測到。”

        隨著市一院放療科開科進入倒計時,期盼已久的腫瘤患者們將多一個治療新選擇,這也意味著該院腫瘤診療中心開啟“精、準、狠”的四維放療時代。這不僅完善了醫院腫瘤診療的閉環服務鏈條,更開啟了該院腫瘤學科發展的新紀元。

        作為市一院集中力量和資源打造的“八大中心”之一,腫瘤診療中心曾被納入2022年惠州市政府工作報告。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視下,在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惠州市腫瘤界領軍人物,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碩士研究生導師袁霞帶領下,該院腫瘤學科建設步步為營,集聚了優質醫療資源的腫瘤診療中心,腫瘤疾病救治能力逐漸邁向省內前列。

        腫瘤防治,贏在整合。至此,腫瘤診療中心放療、內科治療、介入手術三大治療手段齊頭并進,聯合相關外科,為腫瘤患者提供一站式治療。依托先進技術,中心不但能常規開展化療、內分泌治療、分子靶向治療、免疫治療,還能獨立開展PICC置管術、靜脈輸液港植入術、經肝動脈化療栓塞、經肝動脈置管灌注化療、肝肺腫瘤消融、腫瘤熱療、胸腹腔熱灌注化療等技術,可全方位滿足不同腫瘤患者在不同階段的治療需求。

        今年,市一院專門設立工作室,作為特邀教授的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結直腸外科李力人每月坐診一次,意味著疑難腫瘤患者“足不出惠”就能掛省級專家號。為貫徹落實《關于推進衛生健康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的精神,根據《廣東省腫瘤專科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行動方案》《惠州市腫瘤專科優勢資源下沉行動方案(2023-2025年)》的要求,今年7月,為進一步促進腫瘤專科優質醫療資源擴容提質和下沉,推動城鄉腫瘤專科醫療服務均衡發展,有效降低腫瘤患者的異地住院比例,該院2023年11月與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簽訂合作協議,成為首批13個地市級醫院中的合作醫院之一,也是惠州目前唯一的一家。同時,方案明確牽頭醫院需要建設集約式的日間化療中心,以滿足日間腫瘤患者多、藥物配制復雜的需求。

        根據2023年國家癌癥中心發布的全國癌癥統計數據,癌癥中高發的病種第一位是肺癌,其后依次是結直腸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結合近年的數據,惠州每年有1.35萬名新發腫瘤患者,癌癥防治任務艱巨。為推動腫瘤規范化診治,聚焦基層腫瘤防治水平低的問題,2022年6月,市一院牽頭組織成立惠州市抗癌協會基層醫院腫瘤防治分會,依托科普宣傳、會診、系統培訓等方式,提升中青年醫生及基層醫生腫瘤診療水平,提升基層腫瘤防治能力。

        群策群力

        多學科協作讓患者重拾生的希望

        食管癌晚期患者不能吃東西,等待生命凋零是一件痛苦絕望的事,但有的人卻有幸捕捉到生的希望:罹患食管癌多年的杜某,曾到廣州等地的大型醫院就醫,雖腫瘤一度得到控制,但病情反復,嚴重影響進食和健康狀況,到最后因為嚴重營養不良,還出現了感染。

        病情垂危的杜某和家屬慕名來到市一院袁霞院長的專科門診。袁霞與腫瘤二區主任李俊、副主任黃維甄專門進行討論。考慮到杜某的腫瘤已到晚期,治療手段非常有限,為了盡最大能力救治患者,李俊專門邀請相關科室召開了多學科診療(MDT),最終共同確定“經皮消化道造瘺”治療方案。經過腫瘤治療團隊周密細致的治療,食管癌晚期的杜某不僅身體狀況好起來了,還可以經過消化道進食。

        “多學科診療可以很好地打破學科壁壘,規避醫生個人的短板,優勢結合打造更精準有效的治療。”畢業于中山大學醫學院的李俊,也是醫院引進的腫瘤學科專家,他說,腫瘤的治療是環環相扣的,中間的過程涉及外科、腫瘤內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學科。為打通腫瘤診治全鏈條,團隊在惠州率先開展真正意義的腫瘤多學科診療。

        近年來,該院腫瘤診療中心進一步延申觸角,集聚院外合作資源推出“升級版”MDT,根據患者需要聯合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等國內知名醫院專家開展聯合診療,開啟腫瘤治療2.0模式。

        市一院是全市較早且成熟在腫瘤診療領域推行MDT的醫院之一,如今院內、院外MDT的理念與實踐已融入腫瘤診療的各個環節。

        隨著治療理念的升級,醫患關系模式漸漸由“主動-被動型”向“指導-合作型”轉變,依托每周至少進行一次的MDT,腫瘤診療團隊邀請患者家屬參與討論,認真傾聽家屬的心聲并耐心回應。醫患一家親,家屬參與到診療方案的決策中,往往能更好地配合診療,進而讓患者收獲更好的治療效果。

        人文服務

        一切從患者的角度出發

        “謝謝醫生,在結合中醫外敷后,我感覺身體好多了,睡眠和食欲也有了改善。”在腫瘤診療中心,患者陳叔說。

        據悉,腫瘤患者陳叔在接受化療后感覺全身乏力,晚上睡眠也不好。為了緩解陳叔的不適,腫瘤內科與醫院中醫科聯動合作,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共同治療,針對陳叔的不適癥狀,運用中醫手段為陳叔進行調理。

        “規范的西醫可以快速除瘤、抑瘤,而中醫在健康調理、減輕癥狀和體征、增強機體免疫力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二者有機結合,方可提高治療效率,讓患者活得更長、更好。”李俊表示。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1/3的癌癥可以運用現有的醫療措施延長生命、減輕痛苦、改善生活質量。在做好疾病診治之余,腫瘤科著眼于患者內在生命質量的關心,在獲得廣東省抗癌協會頒發的“無痛病房”“無嘔病房”以及籌建中的“腫瘤營養病房”基礎上,科室積極與中醫科、疼痛科、營養科等相關科室合作,在病區內為患者提供更專業、細致的康復調養、癌痛緩解、營養指導等服務,未來還將引入資源為癌癥患者提供心理輔導。

        今年5月,市一院啟動建設日間化療中心,建成后該中心可同時容納50人化療。屆時,患者可實現“白天來做化療,晚上回家休息”。相對于住院化療方式,日間化療可有效縮短住院等候時間,節省醫保費用同時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

        “隨著國家相關醫保政策的落地,癌癥治療費用已迎來一波又一波下降,去年我科腫瘤患者的平均住院費用,報銷前不到一萬元。”李俊表示。“不放棄任何一個病人,始終為患者傾盡全力”是市第一人民醫院腫瘤團隊的共識,著眼于患者切身利益,團隊根據醫保報銷制度,結合患者身體、心理狀況、經濟條件等因素,選擇最佳治療方案,讓患者受益最大化。

        在勇攀高峰的征途上,市一院腫瘤團隊每一步都堅實有力。未來,該院將不斷補短板、強優勢、提水平,全力打造惠州腫瘤診療診治新高地,朝著建設省內一流腫瘤治療中心的目標邁進,為生命續航!

        本版文字 惠州日報記者李春鳳

        通訊員王運廣 魏麗莉 鄭海燕

      編輯:洪東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