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惠州依托世界級港口群支持沿海經濟帶建設
陸海統籌打開發展格局 海陸聯運打通交通動脈
10月25日,惠霞高速(1號公路)全面動工,兩年后,惠州將新增一條南北貫通的向海大通道。11月15日,惠州港荃灣港區公用液化烴庫項目開始主體施工,荃灣港區與大亞灣石化區的融合步伐不斷加快……
向海圖強,交通先行。惠州市“十四五”規劃提出,推動海洋優勢產業做大做強。加強港口、碼頭、航道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發展多式聯運,做大做強海洋交通運輸業。
當前,惠州全力推進港口、碼頭、高速公路、高鐵等臨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陸海統籌打開發展格局,海陸聯運打通交通動脈。
謀劃“豐脊擁灣,山海聯動”陸海空間大格局
去年12月,1號公路惠州新材料產業園至大亞灣段半幅貫通通車,打通了惠州新材料產業園南北運輸和陸海聯運通道,提升了園區原材料和產品運輸能力,讓兩大園區“隔墻供應”優勢得到充分發揮。
交通帶動產業,產業支撐城市。1號公路總投資233.14億元,項目一頭連著博羅,一頭連著大亞灣,中間串起惠城、惠陽、惠東和惠州新材料產業園,不僅是一條名副其實的民生大道、產業大道、振興大道,也是惠州從沿江走向沿海的發展大通道。
近年來,惠州實施中心城區由臨湖、沿江向濱海城市發展策略,城市從“臨湖沿江城市”“沿江臨海城市”邁向“沿江向海城市”。《惠州市海洋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以世界級港口群和臨港產業集群支持沿海經濟帶建設。
惠州正從“臨湖沿江城市”“沿江臨海城市”邁向“沿江向海城市”。惠州日報記者張藝明 攝
然而,不同于傳統濱海城市靠海而建,惠州主城區沿東江、西枝江而建,距離海岸線較遠。如何支撐沿海經濟帶建設,需要從惠州全域來考量。
惠州向海向外發展的決心不減。《惠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提出,以陸海生態“大保護”拉開陸海發展“大格局”,重點協調生態環境保護、產業空間格局、基礎設施建設、陸海區域合作等內容,為拓展藍色經濟發展空間,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現代化海洋城市提供支撐。
“在綜合考慮自然地理特色和社會經濟發展特征基礎上,堅持陸海統籌、立體開發。”市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前惠州正謀劃“豐脊擁灣,山海聯動”的陸海空間大格局,推動惠州從臨湖沿江集聚到向海向外發展。
在市域層面,惠州將依托“豐”字交通主框架串聯生態發展區、城市發展區和海洋發展區,打通南北經濟要素流通大動脈,增強城市發展活力。在區域層面,依托沿海經濟軸帶,向西加強與深圳的聯系,向東對接海西經濟區,積極融入國家沿海交通大通道,強化與珠江口跨江通道的聯系,逐步實現3小時通達沿海經濟帶東西兩翼。
在此基礎上,惠州進一步參與構建廣東沿海經濟帶“珠鏈式”功能布局,聯動深圳、汕尾等沿海城市共建高質量產業發展帶,打通深圳-惠州-汕尾黃金沿海通道,支持稔平半島建設能源科技島,一體開發和保護深圳灣-大鵬灣-大亞灣-紅海灣海洋資源,打造深惠海洋經濟聯動發展示范區。
陸海開發必須齊頭并進。惠州市國土空間規劃協會副會長、深圳市蕾奧規劃設計咨詢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規劃師秦雨建議,惠州以海岸帶為載體,協調陸海開發“大格局”,集中力量培育承載灣區一流功能、帶動全市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發展極核,推動陸海生產生活空間相協調,保障沿海重點產業平臺項目用海需求。
惠州港從產業港向貿易港產業港并重轉型升級
7月25日上午,惠州港荃灣港區5萬噸級石化碼頭迎來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首輪“泓富32”平穩停靠。次日,“泓富32”完成2萬噸柴油裝船,安全離港出運。該輪的順利作業標志著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產品實現了從廠區經專用管線到荃灣港區石化碼頭的直接裝船。5萬噸級石化碼頭成為荃灣港區首個打通大亞灣石化區至荃灣港區海上運輸通道的專業化碼頭。
港口是海洋經濟發展的樞紐,可以帶動一個產業,乃至興起一座城市。惠州港是粵港澳大灣區六大港口之一,區位優勢、資源優勢明顯,不僅是城市交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發展臨港產業的重要依托。
近年來,為了推動石化能源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惠州持續推進惠州港從產業港向貿易港、產業港并重轉型升級,加快融入大灣區世界級港口群,探索惠州港與鹽田港、蓮塘口岸、香港港聯動協同發展模式。
惠州港貨物吞吐量連年攀升。惠州日報記者張藝明 攝
“惠州正在構建以臨海石化為龍頭,以濱海旅游、海洋交通運輸、現代海洋漁業、臨海清潔能源為重點,特色鮮明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市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對于惠州來說,依托石化產業,做好臨海、臨港產業的謀劃,加快推進海港經濟區發展是一條可行之路。《惠州市海洋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也提出以世界級港口群和臨港產業集群支持沿海經濟帶建設。
去年,惠州港海港港口貨物吞吐量達1.26億噸,船舶進出港6.7萬艘次,貨物吞吐量和船舶艘次連年攀升。
當前,惠州正按照“港、產、城”融合發展戰略,精準對接石化區產業項目,加快推進石化區與荃灣港區兩地的石化倉儲、碼頭岸線等資源有機整合、深度融合。
隨著中海殼牌、埃克森美孚等國家重大項目相繼落戶惠州,惠州港的吞吐體量將進一步擴大。“十四五”期間,惠州將圍繞一港兩地四區的整體格局,完善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重大碼頭項目建設,提升惠州港吞吐量,加大公共碼頭與航道建設力度,實現由產業港向產業港和貿易港并重轉型。惠州提出,推動惠州港成為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沿海重要港口,打造大灣區乃至全國南北出海新通道。
一切目標指向“加快向海而興”。數據也給出了佐證:在石化能源新材料產業集群的高質量發展助力下,去年,惠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401.2億元,增長4.2%,增速居全省第一,邁入GDP5000億城市俱樂部。今年的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市石化能源新材料產業集群產值達4300億元,持續用力建設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高地。
打造大灣區東岸物流樞紐中心
陸海溝通,交通銜接是關鍵。如果說港口打開了惠州向外向海的窗口,連接港口的交通設施則是這個窗口向內輻射的重要基礎。
無論發展產業還是貿易,鐵路都是港口發展必不可少的一環。惠大鐵路是一條服務惠州市境內石化區和港口區的貨運專線,也是惠州港“海鐵聯運”的重要組成部分。
11月4日,一列裝載著江西信豐電廠電煤的列車從惠州大亞灣站出發,這是廣鐵集團首次通過京九鐵路向浩吉鐵路沿線電廠輸送煤炭。
為了確保首趟信豐電廠電煤列車的運輸安全,廣州貨運中心積極協調惠州港和中鐵(惠州)鐵路有限公司,在接卸效率、堆場安排、裝車組織等方面給予支持,進一步提升了信豐電廠電煤通過惠州港經大亞灣站鐵水聯運通道的競爭力。“我們預計今年發送10萬噸以上,明年預計50萬噸以上。”廣州貨運中心副主任寧贊說。
打造現代流通體系,交通建設是前提條件。《惠州市現代流通體系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提出,依托“4高鐵3城際2普鐵”的軌道網絡格局,我市將規劃建設惠州二級鐵路物流基地,強化京九鐵路惠州西站貨運功能,規劃建設惠州西國際陸港,探索開通中歐國際班列,提升鐵路樞紐貨運能力,提升現代物流服務功能,打造大灣區東岸物流樞紐中心。
6月9日11時,在惠州港,隨著一聲悠長的汽笛鳴響,中遠海運惠州——越南CVX1航線正式開通。裝載了近300個標箱的船舶從惠州港國際集裝箱碼頭出發,揚帆遠航,駛往越南胡志明市。
中遠海運惠州-越南航線首航船舶正在裝載貨物。 惠州日報記者曾靜妍 通訊員黎健玲 攝
據悉,惠州-胡志明航線是中遠海運在惠州開通的第一條東南亞外貿航線,該航線將為惠州本地企業的進出口貨物提供一個全新的物流解決方案。
惠州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CVX1首個航次裝載近300個標箱,主要服務于TCL集團、恒力石化集團等惠州本地龍頭企業。接下來,企業將積極引進泰國線、印度線以及日韓線等航線,進一步滿足惠州本地企業進出口貿易的物流需求。
市委十二屆五次全會提出,抓緊引進國際航運龍頭企業,開辟更多國際海運航線,加快發展外貿集裝箱業務,加強與RCEP成員國以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合作,助力打造貿易強港。
向海圖強正當時。南海之畔,一座生機勃勃的海洋經濟強市冉冉升起。
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戴建
采寫 惠州日報記者戴建 邱若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