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神奇的魔法師,魔法棒一揮,將它們從古窯址、古墓地、古村落等處抽離,然后集納會合,趕赴一場陶瓷盛會。
“這里的每一件碗、碟、瓶、罐,都有它的歷史和故事。”年過六旬的吳惠嬌,看著眼前的“盆盆罐罐”,作為館長,她對每件藏品都如數家珍。這家位于惠陽區南寶玉寶文化產業園的南寶東江流域古陶瓷博物館,于2020年底開館,是惠州首家非國有博物館,也是廣東首家以“東江流域”命名并以古陶瓷為題材的專題博物館,收藏先秦到民國時期各種類型的古陶瓷800多件,另有古陶瓷標本、青銅鐵器、石器等上千件古董,全面真實地反映了東江流域古陶瓷豐厚的文化內涵和底蘊。
館內展示的各類陶瓷。
深入探尋東江流域陶瓷文化及人文歷史信息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泥火相擁轉化的弦歌千年不斷。分布在佛山、潮州、惠州等地的粵瓷,對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有過重要作用。
陶瓷業在惠州是歷史悠久的傳統產業,最早可以上溯到3000年前的東江流域縛婁古國時期。惠州海上貿易自唐代蓬勃發展,催生了以惠州東平窯和惠東白馬窯為代表的惠州外銷瓷器,成為古代惠州“海絲貿易”的重要證據。
東平窯遺址標本。
惠州市南寶玉寶文化產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惠嬌從1992年開始在惠州創業,在經營玉器的過程中,也注重陶瓷的收集保護、鑒賞收藏。她看待古陶瓷就像看待玉器一樣:“每一件都是藝術品。”久而久之,她收藏了一大批古陶瓷。
2020年12月,在惠州市南寶玉寶文化產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的精心籌備和努力下,經過惠州市、惠陽區兩級文化文物部門的通力協作,南寶東江流域古陶瓷博物館完成博物館設立備案登記并正式開館,成為惠州現有的按照國家法律規范設立的首家非國有博物館。
馬家窯彩陶幾何紋雙耳系扁圓腹罐。
“在工作生活中,我多次聽到人大代表、群眾關于在惠陽設立一個博物館的呼聲。”吳惠嬌說,南寶東江流域古陶瓷博物館收藏展示東江流域從先秦到民國時期的古陶瓷以及東江出水和東江流域十大窯口遺址出土的千余件陶瓷標本、石器等,引入當地特色陶瓷文化旅游概念,讓游客在了解到中國古陶瓷歷史演變的同時,還可以深入探尋東江流域的陶瓷文化及人文歷史信息。
東江流域古陶瓷博物館館長吳惠嬌對每件藏品都如數家珍。
該館的設立,標志著惠陽區文博事業正朝著專業化、規范化和普及化道路邁進,為廣大文物愛好者、收藏者以及學生群體提供了新的交流學習平臺,讓文物活起來。自運營以來,該博物館接待各組織團體及參觀人員近1.5萬人,其中不乏省內外文物專家、收藏家的身影。
東江流域古陶瓷博物館吸引不少市民前來參觀。
東江流域古陶瓷博物館免門票常年對外開放
南寶東江流域古陶瓷博物館是一個免門票的博物館,常年對外開放。走進其中,人們能夠近距離領略傳承千年的古陶瓷魅力。
該博物館收藏了幾件較為罕見的夔紋陶文化類型的陶瓷。一件是戰國陶甕,高0.27米、口徑0.225米,體形碩大,表面紋飾保存較好,清晰可辨,特別是加戳印紋極少見。常年研究陶瓷的南寶東江流域古陶瓷博物館副館長金漢澤介紹,方格紋地紋之上加戳印紋,是嶺南地區受嶺北封泥影響而產生的土著文化特征之一,具有東江流域特有的文化特征。廣州南越王宮博物館也館藏一個戰國陶甕,就其胎、紋飾、加戳印幾何紋飾與此甕均屬同一時期,可見這種陶瓷燒制技術在當時廣泛使用。
鎮館之寶: 戰國拍印方格紋地加戳印幾何紋大敞口深鼓腹陶瓷
該博物館展示的一件西漢陶甕,淺黃色,高0.32米,口徑0.235米,器型碩大,保存完好,表面原本施有原始青釉,現表面仍依稀可見部分青釉,胎體堅硬,器表通體印方格紋地加戳幾何紋,平底,也是東江流域典型器型。
鎮館之寶: 西漢印格紋加戳幾何紋大(十字紋)罐
而元代綠釉印塑蓮瓣紋及堆塑珍珠鏈花卉紋蓋罐,明代三彩堆雕纏枝花卉五系帶蓋大罐,前者用來存放逝者骨灰,后者用作收納貴重物品,單從名字,都可以看出其工藝復雜程度,它們與戰國、西漢陶甕一起,被視為“鎮館之寶”。
鎮館之寶: 元代綠釉印塑蓮瓣紋及堆塑珍珠鏈花卉紋蓋罐
在標本展覽柜上,博羅梅花墩窯、惠州東平窯、惠東白馬窯等東江流域十大窯口遺址出土的千余件陶瓷標本,生動鮮活再現了東江先民的創造與智慧結晶。從東平窯陶瓷標本,可以看到汝窯南傳的痕跡;白馬窯的碎瓷,隱約可以拼湊一個“海絲”勝景;博羅梅花墩窯的陶制工具、陶制動物、生活陶瓷三大系列,讓人大開眼界,有陶黃牛、陶水牛、陶羊等,從雕塑造型的藝術史的角度看,這是十分值得珍視的考古發現。
鎮館之寶: 明代三彩堆雕纏枝花卉五系帶蓋大罐
總之,在這面積410平方米的展陳天地里,每一件陶瓷背后都有一個獨一無二的歷史密碼,記載著一個故事,一段歷史,一場興衰,見證了東江流域城市的起源、發展的過程,同時傳承發展著東江流域的歷史文化。
惠州市、惠陽區兩級文化文物部門曾組織該館參加省文物鑒定站舉辦的“陶瓷類文物鑒定培訓班”,擴大對外交流。金漢澤說:“我們也期待政府加大對非國有博物館的支持,不斷提升惠州城市文化軟實力。”
本版文字 惠州日報記者侯縣軍 陳春惠
本版圖片 惠州日報記者朱金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