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德賽集團致力打造深受客戶信賴的國際一流企業
堅守工業四十載 競逐一流跨百年
1間10多平方米的辦公室,2張辦公桌,5萬元“借款”。40年前,圓通橋旁,一家名叫惠陽地區工業發展總公司的“小公司”成立了。殊不知,命運的齒輪從此開始轉動……
40年后,這家已經更名為德賽集團的企業,一躍成為年銷售收入超400億元的大型電子信息企業集團,擁有德賽電池、德賽西威兩家百億級上市公司,躋身中國制造企業500強。
1983-2023,在開拓中進取,在創新中發展,在轉型中壯大,德賽集團從無到有、從弱到強,扎根惠州、走向世界,成為惠州工業發展進程中重要的參與者、見證者和貢獻者,寫下濃墨重彩的篇章。堅守工業四十載,競逐一流跨百年。站在成立40周年的新起點,德賽集團心有高標,滿懷信心定下未來十年的新目標:到2033年,年銷售收入超過2000億元,智能汽車電子、新能源電池兩大核心產業躋身國際國內一流,矢志打造“百年老店”,成為深受客戶信賴的國際一流企業。
德賽西威惠南工業園。 惠州日報記者楊建業 哈鵬 攝
勇創多個“第一”
一家企業與一座城市的共同成長
一家公司擔起一個地區工業發展的重任,放眼國內外,都是極其特別的存在。
從惠陽地區工業發展總公司到惠州市工業發展總公司,再到如今的德賽集團,變的是企業名稱,不變的是德賽集團與惠州這座城市共同成長的奮進歷程。
從成立之日起,惠州“以城之名”為德賽冠名,40年時間里,德賽以勇創多個“第一”、首創的優秀業績,不負惠州這座城市的重托。
——1983年到1992年,第一個十年。1986年,德賽第一次“嫁接”國際資本香港金山集團,與香港金山集團簽署了第一個合作項目,這也是惠州招商引資的第一項成果。
在此期間,惠州更是開創了一個全國都沒有先例的“三不要”政策(不要戶口、檔案、糧油本),還陸續引進了包括清華、北大、上海交大等高校應屆畢業生在內的全國各地人才來到惠州,奠定了德賽和惠州工業基礎。
——1993年到2002年,第二個十年。德賽確立“兩個開發”戰略,發展自主產業,打造自主品牌。1995年,德賽無繩電話機榮獲國家科委舉辦的首屆“中國高新技術成果暨新產品交易博覽會”金獎,無繩錄音電話成為當時國內首創,填補了國內的空白。
——2003年到2012年,第三個十年。德賽產業從ToC業務轉向ToB業務,面向重要的中高端客戶。2004年,德賽電池通過借殼上市,德賽擁有了第一家上市公司。2010年,德賽反向收購了合資企業西門子威迪歐70%的外方股份,開創了汽車電子產業中我國本土企業收購國際知名跨國公司外方全部股份的先河。2011年,“基于GPS語音導航技術的車載音頻處理裝置”專利獲得國家專利金獎,成為中國汽車電子行業首家獲此殊榮的企業。
——2013年到2023年,第四個十年。德賽集團戰略聚焦智能汽車電子和新能源電池兩大核心產業,加大研發投入。德賽智能汽車電子產業位居全國第一,發展勢頭強勁,多次在競爭中勝過國際大廠。新能源電池產業走在國內前列,消費類電池業務位居前三,快速布局新型儲能、SIP系統級封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4個十年,多個第一、首創、金獎。從“辦實業、打基礎”到引進“三來一補”和“三資”企業,再到大項目帶動、創新驅動;從“外引內聯、兩頭在外”“筑巢引鳳、借船出海”到“內外并舉”,惠州工業發展的每一個脈絡,都烙下德賽集團深深的印記,助力惠州從一個“以糧為綱”的農業城市,躋身“萬億工業大市”。
勇擔重任、勇爭第一的故事還在延續。當前,惠州正堅持制造業當家,打造更具核心競爭力的“2+1”現代產業集群。作為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新型儲能產業的“鏈主”企業,德賽集團旗下德賽西威、德賽電池充分發揮“龍頭”帶動作用,以大帶小、相互協同,共同推動惠州“2+1”現代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
德賽智慧出行體驗館。
聚焦戰略“主航道”
一顆初心與一群人堅守制造業的奮斗
8月17日,德賽西威公布2023年半年度報告。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德賽西威實現營業收入87.24億元,同比增長36.1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07億元,同比增長16.47%。其中,智能駕駛業務表現尤為亮眼,在去年訂單爆發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德賽西威智能駕駛業務仍大增86.38%。
這家成立于1986年,當時名為中歐電子工業有限公司的德賽集團的合資公司,經過37年持續不斷的研發創新,深度聚焦智能座艙、智能駕駛和網聯服務三大領域的高效融合,已經成為國際領先的移動出行科技公司之一。
這是當前德賽集團產業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2022年,德賽集團實現銷售收入419.7億元,同比增長了26.5%,利稅42.6億元,同比增長了31%。對比疫情前的2019年,德賽集團的銷售收入增長了50%,利潤增長了130%。
時代浪潮滾滾向前,產業發展日新月異。“德賽集團能取得現在的成績,離不開歷屆市委、市政府的關心和支持,離不開幾代德賽人共同的接續奮斗和努力。”德賽集團董事長、總裁姜捷感慨道。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1983年,時任惠陽地區行署副專員林樹森推動成立惠陽地區工業發展總公司,并于1986年親自帶隊引進香港金山集團、荷蘭飛利浦、日本信和,成立了德賽第一批中外合資企業中歐、信華、柏惠、百匯四家合資企業。原本是機關干部的李欣出任第一任總經理,從一間10多平方米的辦公室、2張辦公桌,借款5萬元,開始了最早的創業。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時任總裁蔡吉粦從通訊產品入手,開始自主創業,創建了德賽自己的品牌。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時任總裁許光迅速開拓了德賽通訊、德賽視聽、德賽電池三個產業齊頭并進的市場局面,到2002年,德賽自主產業的銷售額已達五六個億的規模。
2001年末,歷史的接力棒交到了姜捷手中。通過聚焦智能汽車電子、新能源電池兩大戰略“主航道”,德賽集團加大研發力度,構筑企業核心競爭力,在市委、市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建立完善的員工激勵機制,廣納天下英才,打造出德賽電池、德賽西威兩大百億級上市公司,持續在全國、全球市場開疆拓土。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德賽集團的發展離不開實業報國的一顆初心和一群德賽人對制造業的堅守。從最開始地委直屬機關抽調“下海”的5個人,到現在擁有2萬名員工,一批又一批德賽人參與和見證了惠州制造業從“起家”到“當家”的壯闊歷程。
人才是第一資源。姜捷介紹,“目前,德賽的2萬名員工中研發人員超過5000人,占到員工總人數的25%,相當于4個人里面就有1個研發人員。今年,又有355名大學畢業生加入德賽集團大家庭。”
德賽電池自動化車間。
打造“百年老店”
一個新起點與2000億的夢想啟航
手機、平板電腦、無人機、掃地機器人等電子產品的電池,汽車上的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系統……40年來,德賽集團堅韌進取,低調地“隱身”幕后,卻與人們日常的生活息息相關。
四十年風雨兼程,四十年砥礪奮進。站在成立40周年的歷史新起點上,德賽集團的目標是什么?
“德賽集團的奮斗目標是2033年銷售收入超過2000億元。智能汽車電子產業進入國際一流、全球第一陣列,新能源電池產業不僅在消費類鋰電領域,包括儲能電池、SIP系統級封裝等新領域要做到國內領先、挺進全國第一方陣。做‘百年老店’,成為深受客戶信賴的國際一流企業,我們有使命、有信心、有決心。”面向下一個十年,姜捷信心滿滿。
為實現這一目標,近年來,德賽集團堅定戰略投入,秉持長期主義的思維,堅定做正確的事和需要時間積累的事,用堅持的力量構筑未來發展的堅實基礎。
——項目建設如火如荼,新一輪“百億工程”加速推進。德賽集團在技術研發、固定資產等方面的投入全面提速提效。德賽電池長沙儲能電芯一期、德賽西威惠南工業園二期、德賽矽鐠潼湖工業園一期等項目陸續動工、投產,蓄積未來發展強勁勢能。
——加大研發創新力度,構筑新的競爭優勢。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作為一家創新型企業,德賽集團持續在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網聯服務、儲能電池、SIP系統級封裝等關鍵領域突破關鍵技術,不斷推動產品創新和技術創新快速迭代突破。
——積極推進國際化布局,持續推動數字化轉型。德賽集團把國際化布局提升到新的戰略高度,在美國、德國、日本等地設立銷售機構,在新加坡、德國建立研發中心,在德國、越南建立制造基地,正在布局墨西哥、印度制造基地。抓住制造業轉型的本質,持續推動數字化轉型,以軟件、數據賦能和驅動全價值鏈的卓越運營提升經營決策水平。
企業文化是企業長期發展的第一競爭力。40年來,德賽集團形成了“奮斗文化、誠信文化、協同文化、創新文化、績效文化”的企業文化。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面向未來,德賽集團正堅定地朝著下一個十年的2000億目標邁進,打造“百年老店”,成為深受客戶信賴的國際一流企業。
高端對話
德賽集團董事長、總裁姜捷:
“扎根惠州,為惠州發展 作貢獻我們責無旁貸”
德賽集團董事長、總裁姜捷。
時光回溯,1988年的夏天,圓通橋旁,一個略顯青澀的年輕人來到惠州市工業發展總公司報到,他就是剛剛大學畢業的姜捷。從在中歐電子辦公室處理行政、國內事務,到被選派去日本兵庫縣進修學習,從獨當一面分管普通電話機業務,到掌舵整個德賽集團,35年來,德賽是姜捷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唯一一份工作。
“35年來,惠州真的是變化巨大,現在變成了一個非常有魅力、有活力的城市,我很喜歡,來了惠州就堅定留了下來。”姜捷坦言,惠州是一個干事創業的好地方。“德賽一定要扎根惠州,這是飲水思源的問題,也是一種責任擔當和情懷。目前,我們90%以上的產能都在惠州。當然,為了全球化競爭的需要也會布局其他國家和城市,但我們一定會扎根惠州,加大投資布局,我們對惠州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
惠州日報記者:回首德賽集團40年取得的成績,非常不容易。在你眼中,德賽是一個怎樣的企業?
姜捷:首先,德賽是個好企業,是一個有責任、有良知、進取上進的好企業。其次,德賽是在電子信息行業里有競爭力的高科技制造企業。雖然我們生產的不是家喻戶曉的消費類終端產品,但我們為全球知名企業、行業巨頭提供產品和技術,這些企業對產品的品質和技術要求更高。最后,德賽是一家創新型企業,堅持科技創新引領,在智能駕駛、新能源電池等多個領域走在行業前列。
惠州日報記者:德賽如何發揮“鏈主”企業作用,帶動惠州產業的發展?
姜捷:最近,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公布了第一批廣東省戰略性產業集群重點產業鏈“鏈主”企業名單,在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全省只有廣汽集團和德賽西威兩家企業。在惠州市的新能源儲能產業上,德賽電池也是“鏈主”之一,說明我們充分發揮了“龍頭”作用。
德賽電池、德賽西威的供應商很多就在我們惠州,這不單單意味著一個市場、一個訂單,還包括共同推動技術進步、協同管理、降本增效等,讓整個產業更有競爭力。我們通過技術創新,把自己做大做強的同時,帶動一批企業共同成長,達到1+1>2的效果。德賽堅持扎根惠州,為惠州發展作貢獻我們責無旁貸。我們一定會努力,為壯大惠州經濟多作貢獻。
惠州日報記者:過去40年的時間,德賽在哪些方面做得比較好,未來靠什么贏得下一個10年的競爭?
姜捷:首先是戰略定位和戰略謀劃,把握戰略方向,有所為有所不為。聚焦優勢領域發展,深耕核心產業,這是我們事業取得成功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第二是要進一步加大技術研發、科技創新。創新是企業競爭的永恒主題,只有技術去超越去領先,才能夠帶動企業不斷向前。將來我們會吸引全球更多優秀的人才加盟,持續加大技術創新投入和部署,強化綜合競爭力,建立起更寬、更深的護城河。
第三是激勵機制。德賽在市委、市政府的關心下,有了一個好的國企改革機制和激勵機制,讓我們能夠更多地凝聚精英人才。一個好的機制、平臺,對企業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是企業文化的建設。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企業文化建設非常重要。德賽“勤勉誠信、開放共享、創新高效”的價值觀和“奮斗文化、誠信文化、協同文化、創新文化、績效文化”五個文化,極大地促進了全體德賽人拼搏奮斗和持續向上。
第五是長期的管理創新。我們要經常去學習,順應環境、形勢的變化,與時俱進地對戰略進行檢討,對產業布局進行考量。在管理中要不斷有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工具的應用,提升企業管理的效益、效率等。再一個是加快推進國際化、數字化。雖然現在我們面臨逆全球化的浪潮,受到一定的影響,但我們還是要堅定地去開放,去擁抱世界,堅定地“走出去”。
本版文字 惠州日報記者謝寶樹 袁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