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名門世家】龍門江廈譚氏:歷代科舉士子不勝枚舉

        原標題:

        惠州龍門江廈譚氏:

        文武多進士 功名冠龍門

        編者按

        惠州龍門譚氏,是當地有史可查的較早的家族之一,有著“譚半城”美譽。早在元末明初,譚氏就成為龍門的望族,歷代科舉士子不勝枚舉,成就斐然。在龍門歷史上,江廈譚冠英是龍門最后一個進士;唯一一個武進士譚綸邦也是來自江廈。一武一文,堪稱江廈譚氏的代表性人物。

        為何江廈村能夠“文武雙全”,譚氏家族傳承600多年的家風密碼是什么?本期“惠州名門世家”讓我們走近龍門江廈村。   (李海嬋)


      江廈譚氏宗祠大門貼著“家風 理學” 黃克鋒 攝

        在惠州龍門的望族中,龍城江廈譚氏和龍田菱角塘廖氏源遠流長,雙枝競秀,子嗣最茂。

        新中國成立之前,很長時間里,龍門當地有“譚半城”“廖半縣”的說法。即龍門縣城附近,譚氏族人占城鎮總人口的一半;龍門全縣境內,廖氏族人占全縣總人口的一半。

        譚氏開基始祖為譚瑞奇,南宋紹興十八年進士,與朱熹同榜,官聲卓著;廖氏開基始祖為廖堅,其重孫廖金鳳,更是以武功揚名,因勤王有功,獲封太尉,為龍門古代官階之最高者。清代康熙六年,龍門知縣楊熚修《龍門縣志》,其中能入列傳的人物只有兩位,那便是“譚瑞奇”和“廖金鳳”。而今,譚氏子孫遍布龍門,其中以龍門縣龍城鎮江廈村最為集中,也最具代表性。

        學者陳運棟在著作《客家人》中指出,南宋士人南遷的原因,歸納而言,一是“勤王流宦”,二是“講學經商”。“他們是拓荒鑿空,開創新天地,發揚中原文化于南疆,而非傳統觀念里的逃避和退隱。因此當時的南遷,都與精忠大義有關,至于天災人禍的逼迫,不過是外在原因極小的一端罷了。”

        數百年來,譚氏子孫扎根在龍門這片熱土上,繼承祖輩的家風美德,積極進取,奮發有為,用實際行動踐行著“拓荒鑿空,精忠大義”的精神,在文學和武功上,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其中譚瑞奇、譚綸邦、譚冠英,三人出一姓,為一族。居一村,傳一脈,冠一縣。文武進士,千古傳奇,更是冠絕龍門。


      《龍門縣志》記載了龍門譚氏始祖譚瑞奇的生平事跡

        十條家規,立“品行端正”范式

        作為龍門史志有載的最古老的南遷家族之一,江廈譚氏開基始祖之譚瑞奇和龍田廖氏開基始祖之廖堅、廖金鳳,社譚劉氏開基始祖之劉仲明,龍華水坑開基始祖之李延齡,作為士人,都是在南宋時期,攜家族遷居至龍門。

        他們將家族命運與國運相連,舉族南遷,在陌生的土地上,上報國家,下安人心。贏得了榮耀的同時,也為子孫樹立了榜樣。人多力量大,在烽火四起的亂世,這四大姓氏迅速在龍門扎根,并在短時間內迅速發展壯大。在此后數百年的時光中,其子孫各自以不同的方式,給龍門發展史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其中,龍門江廈譚氏開基始祖譚瑞奇,名玉,以字行世。他是江西弋陽人,少年時期便品行端正,秉承著“江西才子善讀書”的傳統,譚瑞奇在南宋紹興十八年高中進士,與朱熹同榜,可謂少年得志。當時的南宋,風雨飄搖、綱紀廢弛,為人剛直、品行端正的譚瑞奇看不慣官場的黑暗腐敗,經常上書勸諫,匡正時弊,因此得罪了很多達官顯貴,包括與他有同年之好的理學大家朱熹。大家合力攻訐他,朝堂之上,喧囂塵上,譚瑞奇貶官南遷。

        關于他遷居龍門的過程,清康熙六年《龍門縣志》有詳細的記載:“寧宗朝與呂祖儉上書論趙汝愚之忠、朱熹老儒、彭龜年舊學、李祥老成不當罷斥,上怒,貶廣東,以公事至西林都長沙鄉,見麒麟岡山水竹石可愛,因卜居焉。”


      位于龍門博物館的譚綸邦進士匾額,保存完好

        譚瑞奇落籍龍門,不僅是個人生命意義的安頓,還是龍門歷史發展的一件極富代表性的文化事件。雖然此后不久他就故去了,但朝廷并沒有忘記譚瑞奇,“嘉定間遣使致祭”。嘉定是宋寧宗一朝最后的年號,或許是板蕩思良臣,朝廷派特使到龍門拜祭譚瑞奇,似乎在向世人透露宋寧宗為譚瑞奇平反之意。

        譚瑞奇生有五子,分別是譚敦孔、譚敦顏、譚敦孟、譚敦禮、譚敦宗,他們的名字“孔、孟、顏”分別代表儒家宗師“孔子”“孟子”和“顏回”;“禮、宗”分別代表“禮儀”和“宗法”,從他兒子的名字就能看出,他對子孫在科舉文教方面的深遠寄托。譚瑞奇死后,五子離散他鄉,只有譚敦顏在龍門定居下來,龍門譚氏子孫,大多出其門下。

        開基始祖譚瑞奇,為江廈譚氏子孫立下“品行端正”的范式。后世子孫,對他的經歷和精神進行總結延伸,結合修身齊家的需要,形成《譚氏家規十條》:“禮讓宜明,雍睦宜調。困窮宜恤,承祧宜慎。品行應端,交友宜擇。本業宜勤,持家宜儉。祭掃當虔,內外宜肅。”《譚氏家規十條》言簡意深,務實樸素,成為龍門譚氏子孫修身標準之一。

        在《譚氏家規》的浸潤下,始于南宋的龍門譚氏人才輩出,在元末明初,發展成為龍門的望族。此后歷代科舉士子不勝枚舉,成就斐然。清康熙六年的《龍門縣志》,其中參入修撰的譚氏子孫,就有譚岸先、譚嘉枏等,二人皆有功名,品行端方。

        其中,譚嘉枏還是龍門有名的詩人。他曾寫詩歌詠龍門仙女峰“玉質凌空立海濱,坐忘塵世幾十春。支機不興乘槎客,丹鼎相隨跨鶴身。九女未堪為近侍,三姑何處結芳鄰?劉郎何處曾相識,似向天臺憶故人。”詩歌想象奇崛,寫景生動,在龍門士林中廣為流傳,足可見其學養才情。

       
      譚氏宗祠內,“五蝠來朝”木雕圖案栩栩如生

        文武兼修,進士功名冠龍門

        進士出生的譚瑞奇,為子孫后代種下了一顆讀書的種子,此后譚氏子孫,晴耕雨讀,在龍門繁衍生息,安定而富足。元末明初,天下大亂,萬山林立的龍門相對安寧,江廈譚氏得到了長足發展。

        據《廣東省龍門縣譚氏族譜》記載,那時江廈譚氏丁財十分興盛,譚氏先祖譚明海乘勢崛起,組織游民,開荒耕種,鼎盛時期東從三洞村至周田,南自文筆金鳩廟山至花圍村前,西至王賓交界,數十萬畝荒山田地,都歸譚氏所有,此外譚氏先民還興建馬欄屋場,派有人長住馬欄屋養馬,后往來廣州,運輸貿易,積累了大量的財富。也是在這個時期,譚氏族人在江廈周邊開枝散葉,現在保留在江廈的家祠、文筆塔、書舍、碉樓等,也都是在明朝創建,可見那個時期江廈譚氏的財力。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明朝中晚期,譚氏族人開始嶄露頭角,出現在縣志之中。如譚嶼、譚叢菊等人,都是品行端正,德高望重的鄉邦賢達。但是真正奠定江廈譚氏社會影響的人物,還是譚綸邦和譚冠英,前者是龍門唯一一個可考的武進士,后者是龍門最后一位進士。二人一文一武,都是進士,同出江廈,在整個龍門鄉村可謂冠絕古今。

        譚綸邦武藝高強,中武進士之后,長期在東南沿海一帶,效力于軍旅,功成身退后,歸隱田園,侍奉老母,忠孝兩全。

        與譚綸邦不同,譚冠英自幼醉心文墨,熱愛公益,少年時代便造福鄉里。光緒二十一年中進士后,他表現十分突出,任翰林院檢討,掌修國史。出入翰林,在封建時代,是讀書人的最高榮耀。譚冠英性格恬淡,善于養生,最后年九十三卒。他的兒子譚錫光,有乃父之風,倡建興賢書院,積極培養人才。民國時期,很多龍門杰出人士,都曾就讀于此,然后去廣州讀新學,將革命思想再帶到龍門。可謂開龍門近代化之先河。

        時至今日,先人開創的科舉傳奇,依然在江廈村廣為津津樂道,成為村子的榮光所在。在江廈譚氏宗祠中央,還擺放著一個直徑三十厘米左右的精致紅砂巖石球,村民有傳這是譚瑞奇留下的“財源(圓)滾滾”風水石;或者說這是譚綸邦“魁星踢斗”時的演武石球,也有人說這是譚冠英入職翰林、頂戴朝珠的放大模型。

        據考證,這塊石頭,從形制和功能上看,應該是明代譚氏宗祠擴建時,神龕上牌樓的柱礎,至少有兩個,另一個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雖然說法莫衷一是,但是江廈對修文修武,建功立業的熱情,始終如一。


      江廈村不僅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自然環境優越,充滿生機

        剛毅豪邁,忠厚家訓傳承久

        數百年來,江廈譚氏族人浸潤在忠孝傳家、耕讀立世的家風之中,向來以允文允武、敢于任事著稱,這也養成了江廈譚氏剛毅豪邁,不畏強暴的性格特征。當時,無論是任職此地的流官還是嘯聚山林的土匪,都不敢太過覬覦他們。

        抗日戰爭爆發之后,寧靜的江廈村變得不再寧靜,由于靠近縣城,這里多次遭到日軍的轟炸和襲擾。1944年7月2日,一支千余人的日軍隊伍到龍門掃蕩,龍門縣城及很多周邊的村民為躲避兵鋒,來到了圍高城堅的江廈,尋求庇護。為了保護村民,江廈譚氏族人在族老譚煥堯的組織下,大出義兵,伏擊日寇,取得了可喜的戰果。

        而今,“愛國守紀,尊師重教。孝順父母,尊老愛幼。友愛兄弟,敦親睦族。耕讀為本,知書達禮。持身忠厚,樂善好施。”已經成為龍門江廈譚氏的家訓。這里的青年人,依然熱衷于讀書、習武,在文教和體育上,不斷突破自我,創出新的佳績。

        在鄉村振興戰略下,江廈村古老的歷史、豐富的民俗成為得天獨厚的文旅資源。古老的江廈,正煥發出新的活力與生機。


      譚氏宗祠雖幾經修繕,但仍保留著明代宗祠建筑的大氣風格,基礎幾乎原封不動

        文/圖 曹杰

        策劃/統籌 羊城晚報記者 陳驍鵬

        600余年古村遺跡豐富

        羊城晚報記者 李海嬋

        走進江廈村,只見村里干凈整潔,墻繪色彩繽紛,路邊的榕樹華蓋如亭,根須搖曳,共同構成了一幅充滿生機的鄉村田園畫卷。當地歷史文化遺存豐富,旗桿石、柱礎、古井等遍布全村,古民居、古祠堂、古書舍以及碉樓等遺址,古韻悠悠。

        據悉,開基始祖譚瑞奇的后裔開枝散葉,分散龍門各地。在宋末元初之際,譚瑞奇七世孫譚保恙為謀后人基業,選擇了今龍門縣城東面三洞村作為發展地。譚保恙生一子譚仕昌,譚仕昌又生兩子,譚勝燕、譚佐卿。而譚佐卿生有4子,分別為譚心海、譚學海、譚明海、譚志海。4人中,只有譚明海(字文淵)留居江廈,被后人稱為江廈始祖,距今已600多年。

        在村里,一提譚冠英書房、譚綸邦進士第,村民都熟知。譚綸邦進士第規模較為宏大,舊時大門上方懸掛進士牌匾,顯赫一時。現進士牌匾存放在龍門縣博物館,被評為國家三級文物。這個木匾長1.62米、寬0.42米,厚度0.04米,重量有6公斤,中刻“進士”兩字,保存完好。而矗立在一水塘邊的譚冠英故居,青磚瓦房刻著歲月的痕跡。故居被村民命名為“書房”,意在致敬一代大儒。

        江廈人才輩出,離不開挺華書舍的培育。書舍位于江廈新圍,建于清代中期。遠遠望去,可見門楣上陰刻楷體“挺華書舍”四字,筆法遒勁有力。據介紹,書舍占地300多平方米,四進三開間,雕花的屋檐、廊柱、屏風、木門精美,支撐建筑的石柱、青磚,也完好無損。

        據村民回憶,以前挺華書舍內保存“司馬鴻猷”木匾,這是太子少保吏部尚書何凌汗和太子少保吏部尚書龔子正為特授儒林郎譚挺時書寫的,現存于龍門縣博物館。書舍規模較大,保存完好,在龍門地區較為少見,對研究當地的清代書室建筑文化及教育發展史具有重要的文物參考價值。

        譚氏宗祠是江廈最重要的建筑,始建于明嘉靖年間,曾在清代數次重修,硬山頂,三進院落四合院式布局。瓦檐下的山水、人物、花鳥等木雕、灰塑圖案栩栩如生,仍保留著明代宗祠建筑的大氣風格。

        江廈古村不僅有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也有著光輝的紅色歷史,是抗日戰爭革命老區、龍門縣第二批黨員教育基地。以此為契機,江廈村將豐富的紅色元素融入鄉村建設規劃,大力發展宿營體驗游。同時積極挖掘紅色旅游資源,發展紅色鄉村旅游業,輻射帶動村周邊餐飲、住宿等經營服務,推動紅色旅游和鄉村振興融合發展。

        

      編輯:海晏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