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方,有一種叫毛竹的植物,前4年的時間僅能長到3cm,而從第5年開始,它以每天30cm的速度瘋狂生長,6周就能高達15m。其實,前4年里,它已不聲不響地將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數百平方米。在惠州海關緝私分局就有這樣一個人,他的成長軌跡如同毛竹一般,從深深扎根到厚積薄發,一步一個腳印,穩扎穩打,成長為“全國緝私部門優秀青年”,他就是楊曦。
扎根
2007年,他22歲,第一次穿上警服,參與的第一項任務,就是對一起毒品案件的非洲籍嫌疑人開展抓捕行動!當時,他埋伏在一樓,突然接到通知,立即去電梯口堵截嫌疑人。來不及過多思考,那名高1.85米、渾身肌肉黝黑的嫌疑人如同旋風一般從電梯口奪門而的那刻,楊曦立即沖上去將嫌疑人死死抱住,心中只有一個念頭“不能讓他跑了!”,很快,抓捕組增援趕到,一擁而上銬住了嫌疑人。我不知道面對體型彪悍的嫌疑人、面對涉毒涉槍突發事件,大家有沒有勇氣沖上去,但是,對楊曦來說,在危機時刻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是他的職業本能,是他骨子里的勇敢和堅毅!
10起毒品案件中有9起是體內藏毒,楊曦及同事、嫌疑人共同擠在不足10平米的小房間里,排毒過程監視居住的時間常常需要4—7天……七年來,他監視排毒的嫌疑人約50人,拍攝的排毒取證照片壘起來有1米多高。
這七年,面對緝私案件中危險性最高的案件,每一步都要謹小慎微,他在與世界各地的毒品走私嫌疑人斗智斗勇中,學會了靈機應變,學會了規范執法。
蓄力
2015年,30歲,他走上副科級領導干部崗位,作為深圳局最年輕一批的科領導,從偵查一處指導辦案的視角出發,他有了更多新鮮的思考。在辦理一起陳年積案的過程中,面對堆積成山的案卷資料,楊曦花了小半個月的時間,也沒能找到有用的線索,這讓他意識到,在大數據時代,如果不想被海量的數據淹沒,就必須學會在數據海洋里“游泳”的本領。“向書本學、向同行學、向互聯網學”楊曦連續一個月吃住在辦公樓開展鉆研,與同事們在一次次實戰中不斷完善系統邏輯、優化數據算法,構建了智慧筆錄系統,打造了“耳聰目明”的實戰大數據分析平臺,通過對大數據的處理和運算,實現全部執法行為“進系統、標準化、留痕跡、可追溯”,使緝私執法辦案更加規范、流程更加流暢。
2018年,公安部開展全國范圍內的“獵狐行動”,深圳海關緝私局積極響應,偵查一處迅速開展工作,楊曦主動請纓,將追逃紅通人員這塊硬骨頭攬下。經過近一個月的加班加點,一份涵蓋外逃人員個人信息、親屬關系、外逃方向、境外軌跡等詳細材料便被制作出來。在獲得局領導同意后,他又轉身投入到對接總署緝私局、聯絡公安部、境外證據交換、核實身份等工作中。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有了扎實的前期工作,楊曦和同事們即刻動身前往境外開展抓捕工作,并成功的抓獲3名外逃嫌疑人。
四年副科長的工作經歷,不僅進一步提升了楊曦同志的辦案水平,更大大提高了綜合能力,從業務指導到溝通協調,都如魚得水。如同毛竹深深扎根土地,汲取養分,把底子打牢,把根基建穩,等待著蓄勢而發的一天。
勃發
2019年,楊曦來到惠州分局偵查科,那年他34歲。工作時,他是認真負責、要求嚴格的“楊科”,他深諳“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道理,為了讓青年民警成長起來,他不斷給他們“壓擔子”,要求青年民警每周制定工作計劃,每周匯報案件進展,每周匯總疑難雜癥,形成了周一匯報周五督察的良好循環。
在他用心用情的帶領下,偵查科逐漸成長為一支嗷嗷叫的戰狼隊伍,獲評“全國緝私部門基層黨建示范品牌”“全國緝私部門先進黨組織”、深圳海關緝私局“五星”黨支部,為分局連續五年綜合績效排名前三、連續五年刑事執法質量排名第一作出了突出貢獻。那些過去需要他“手把手”教辦案系統、一字一句修改偵查報告的“愣頭青”們,如今也都成長為像他一樣能夠獨擋一面的業務骨干,主辦了9宗總署緝私局掛牌督辦重特大案件,偵查科民警獲三等功3人次,嘉獎5人次。
嫩芽總會長成可抵抗東西南北風的君子竹,當年的緝私新兵也終蛻變成緝私隊伍的尖刀利劍。從警十余年,他始終保持著初心,使命不改,忠誠擔當,被評為“全國緝私部門優秀青年”“十佳支部書記”“十大緝私青年之星”,榮獲三等功4次,嘉獎8次。
如果說奮斗是青春的代名詞,那警服這一抹藏青藍就是最好的底色。不管是在繁華喧囂的特區深圳,還是偏遠冷清的惠州,他都如韌勁堅挺的毛竹一般,一如既往,蓬勃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