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在惠東巽寮第九屆媽祖文化旅游節開幕式上,英歌舞表演節目火出圈了。
這一節目看似秧歌舞,又不像秧歌舞,給人一種“似曾相識燕歸來”的感覺。英歌舞流行于粵東地區沿海一帶,在當地媽祖廟的節慶活動常能看到它的身影。這次它在惠州受到熱烈的歡迎,除了兩地的媽祖節日以及地緣關系,還緣由它與惠州之間的新故事與老故事。
葛洪記載成“英歌舞”緣起之一
這次火出圈的英歌舞隊伍來自普寧新池內,負責該舞隊領隊的李俊茂介紹,英歌舞取材于《水滸傳》中梁山108將攻打大名府的過程。英歌隊常以36人為演出隊伍編制,當地也有72人的演出隊伍編制,對應于《水滸傳》中的人物。
惠東巽寮第九屆媽祖文化旅游節開幕式上,英歌舞表演節目火出圈。
英歌隊的人數編制,適合于《水滸傳》中的“三十六天罡”或“七十二地煞”。根據在惠州羅浮山修道的葛洪《抱樸子》記載,天罡是指北斗柄的三顆星。古人通過觀察天罡的方位來認識物候,在東漢魏伯陽所著《參同契》就有“八月麥生,天罡據酉”說法。天罡與“八月麥生”有關,是古代農民提前了解農業生產過程的天文信息。
古人通過觀察北斗星來認識物候,逐漸與六六大順的吉利數字聯系起來,又與五行思想結合演變出七十二,發展為“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在道教傳說中,北斗星叢中有36個天罡星和72個地煞星,每個星住著一個天神。在明清道教畫像里,天罡、地煞大都是慈眉善目的老神仙。天罡作為與“八月麥生”相關的星辰,葛洪在《抱樸子》進一步指出天罡星與驅疫術相關。關于36天罡星、72地煞星的傳說逐漸被民間所關注,并與儺舞結合成英歌舞的雛形,滿足老百姓祈求風調雨順的愿望。
儺舞在惠州的文化遺跡
古人認為水澇是陰氣過盛,旱災是陽氣過盛,所以儺舞在適當的時節進行禳陽氣或禳陰氣,祈求風調雨順。隨著36天罡星、72地煞星的文化元素加入,儺舞的隊伍有了36人、72人的編制,儺舞表演者扮演著天罡星或地煞星,表演一種驅疫氣的儀式。與農事的結合,儺舞發展出秧歌舞。《潮汕民俗大典》提到了英歌舞的起源,有一種就是從秧歌舞發展而來,這剛好印證了英歌舞與農業習俗的關系很密切。
市級非遺項目惠東梁化藍氏集藝館斗牛獅展演。
儺舞表演者在古代往往都是由殘疾人(“狂夫”)擔當,表演時以皮革為面具,在眼睛周圍飾以一圈黃金,看起來很丑陋或可笑。中山大學教授康保成認為,這一假面具與戲曲中丑角的臉譜接近。36天罡星、72地煞星從而被降低了身份,成為一種以丑為美的形象。英歌舞的表演者需畫臉譜出場,這一種臉譜與儺舞的面具很相似,《潮汕民俗大典》因此認為它由古代儺舞演變而來。惠東梁化藍氏集藝館斗牛獅是惠州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一,也屬于儺舞的一類,表演者戴上扮演沙僧、猴子的假面具,也給人一種滑稽可笑的印象。
英歌舞在惠州的知音人
儺舞隊伍中36天罡星、72地煞星的丑角形象,在《水滸傳》開篇第一章,成為了被鎮鎖在“伏魔之殿”的魔王。故事中,這些魔王從被洪太尉放走后,成為了出身卑賤的梁山108將,是對儺舞隊伍中“帥百隸而時難”的寫照。儺舞表演者的以丑為美、出身卑賤的特征,為《水滸傳》故事人物塑造所吸收。
位于惠州水口的水滸圖書館藏“小人書”。
市面上流行版本的《水滸傳》中,108將發起了農民起義,與統治王朝抗爭,最后又被朝廷招安。惠州水滸圖書館創辦人洪福指出,“梅氏《古本水滸傳》,梁山好漢不受招安,是水滸故事的另一個版本”。《水滸傳》存在一個招安的版本,和一個抗爭到底的版本,正符合于儺的儀式分擔禳陰氣、禳陽氣的功能。《水滸傳》與儺舞、農業習俗有著密切的關系。中國作為農業大國,民間對于《水滸傳》十分癡迷,英歌舞表演《水滸傳》故事只是冰山一角,洪福回憶小時候的經歷說,“以前大家爭看《水滸傳》小人書很常見,甚至紙牌、火柴盒都印著水滸人物,連大人行酒令也不離水滸。”
水滸圖書館藏水滸書籍。
洪福的水滸情結很濃,2002年春節他來到惠州,開始有意識地在地攤、二手書店收集有關《水滸傳》的舊書。日積月累,他收藏水滸書籍多達一萬多本,2018年在惠州水口創辦了水滸圖書館,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閱讀。2022年,水滸圖書館所在地方被評為惠州市最美“惠享文化空間”。今年4月23日-5月3日,惠城區圖書館主辦“家有藏書抵萬金 水滸系列藏書展”,水滸圖書館成為該展的出品單位,負責提供作為展品的書籍,其中有多套《水滸傳》珍貴孤本。
“《水滸傳》吸引公眾的不僅僅是里面的情節故事,還因為里面蘊含著深厚的傳統文化。”洪福除了作為一名水滸圖書的藏書家,還是水滸文化的研究者。他在整理撰寫《水滸傳》在廣東省的歷史足跡時,發現了英歌舞與水滸傳的密切關系,并指出它們的源頭之一為道教文化。同時他還從《水滸傳》中提取了“36”與“72”兩個富有道教文化意義的數字,創辦了36位惠州名人主題書展與72位華夏好少年的主題書展,賦能惠州歷史文化與中國歷史文化的傳播。
文圖 惠報全媒體記者 曾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