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張貴雄是大亞灣區澳頭第一小學黨委書記、校長。作為一名有30多年從教經歷的基層教師,張貴雄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心,將全部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認真履行教書育人的神圣職責。作為一名市人大代表,張貴雄把自己的本職工作與人大代表履職充分結合起來,精準建言,用心用情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張貴雄。
做好“代言人”傾聽社情民意
任市十三屆人大代表以來,張貴雄重點關注教育、群眾飲水、鄉村振興、城市建設與治理、垃圾分類等方面的社會熱點難點問題,提出《關于繼續推動解決惠陽人民飲用東江水問題的建議》《關于提升城市垃圾分類效果的建議》,均得到相關部門的積極回應和很好的辦理。
張貴雄說,人大代表就要做好“代言人”,傾聽社情民意。他十分注重傾聽選民群眾的意見建議,用心用情與群眾保持密切聯系。作為市人大代表,他時常下沉到霞涌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上角村人大代表聯絡站,走家串巷和鄉親交談,加強與選民的溝通交流,將群眾的意見記錄下來。在收集到村民普遍反映的村莊規劃范圍內和村莊置換地因占耕無法辦理一戶一宅問題后,積極向上級人大機關反映,并協調有關部門予以研究,辦理答復結果村民們都很滿意。
與此同時,張貴雄還積極當好“貼心人”,解決民生訴求。他的心里時刻裝著群眾,樂于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以自己的行動詮釋一名人大代表的內涵和職責。他根植群眾,努力把一樁樁老百姓關注的問題解決好,把一件件群眾關心的民生實事落實好。
建議加強生產鏈供應鏈監管,確保食品安全
在一次走訪中,張貴雄了解到霞涌街道上角村石仔崗排水渠存在安全隱患。他第一時間進行現場勘察,并建議對該排水渠進行清淤、疏通、拓寬,建設砼擋墻護堤和設置防護欄,最終促成整治工程項目立項。
張貴雄說,在即將召開的市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上,他將重點關注教育、鄉村振興、食品安全等方面內容。食品安全方面,張貴雄建議相關部門通力合作,從整個生產鏈、供應鏈進行檢查,構建政府監管機制,倒逼市場主體自律;依靠社會及新聞、輿論的監督,加大食品領域違法典型案例曝光力度,形成食品安全底線不破、紅線不越、高壓線不碰的態勢;要創新監管思路,完善監管手段,建立健全各項長效機制,確保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黃曉娜 通訊員陳瑞鳳 王明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