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市人大常委會審議2021年度審計查出突出問題整改情況報告
整改促進增收節支2.7億元
1月6日召開的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聽取和審議市政府《關于2021年度市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記者了解到,截至2022年12月20日,《2021年度市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指出的89個問題共涉及109個整改事項,已有76個事項完成整改,剩余的33個事項中,有的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客觀因素影響,短期內未能完成整改。通過整改,已促進增收節支2.7億元。
整改促進資金撥付到位11.1億元
2022年8月,市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關于2021年度市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并印發《惠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惠州市2021年度市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的決議》,要求市政府高度重視審計發現的問題,認真分析原因,扎實做好整改工作,并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整改情況。
市審計局局長歐陽絮梅在作報告時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審計整改工作,要求各級、各部門增強做好審計整改工作的政治自覺和責任擔當,采取精準措施,從嚴從實、從快從細抓好審計整改落實,深入分析問題背后深層次的原因,把“當下改”和“長久立”有機結合,著力從制度層面完善措施、健全機制,努力做到標本兼治。通過整改,已促進增收節支2.7億元,其中已上繳財政2.3億元、已減少財政撥款金額3275.96萬元、已歸還原渠道資金937.46萬元,已促進資金撥付到位11.1億元,統籌盤活資金資產31.2億元,挽回(避免)損失浪費696.79萬元,推動建章立制42項,追責問責27人。
已將非稅收入9.81億元繳入國庫
《報告》指出,關于少列2021年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21.79億元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37億元的問題,市財政局已于2022年1月將非稅收入9.81億元繳入國庫,并專題研究了規范非稅收入入庫的問題,自2022年9月起,已將暫未納入市稅務局代收范圍的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污水處理費、公辦幼兒園保育費、罰沒收入等非稅收入,共計0.49億元及時足額繳入國庫。大亞灣開發區財政局已于2022年1月將非稅收入15.09億元上繳國庫,仲愷高新區財政局已于2022年5月將非稅收入3.26億元上繳國庫。
關于未及時收取租金、承包費和森林資源使用費的問題,東江林場已收回租金49.82萬元,因租賃土地被征收等原因無需追繳租金16.91萬元,其余390.48萬元經與承租方協商,計劃于2023年5月以前追回;象頭山林場已于2022年6月與森林公園承包方進行了洽談,并于8月發出限期履行義務通知書,但截至2022年12月20日承包方仍未履行合同義務,接下來象頭山林場將依法解除合同,并啟動司法程序追收其拖欠的森林資源使用費968萬元及滯納金。
關于未及時將非稅收入上繳財政的問題,市公安局等6個單位積極落實整改,截至2022年9月底,已將租金收入272.22萬元、捐贈收入25.09萬元、利息收入4.29萬元,共計301.60萬元全部上繳財政。
已完成292項扶貧資產確權工作
報告指出,關于未按期完成300項扶貧資產確權工作的問題,惠東縣、龍門縣和博羅縣農業農村部門加快推進扶貧資產確權工作,截至2022年9月底,經核實需確權資產298項(有2項重復計算),已完成確權登記292項,涉及金額28043.17萬元;已終止實施2項,涉及項目資金20萬元已退回博羅縣農業農村局;剩余4項因核銷處置等原因不再開展確權,涉及金額共計12.27萬元。
關于7個扶貧資產項目收益856.48萬元未及時分配的問題,博羅縣在2022年12月20日完成了第一批縣級統籌扶貧資產項目收益323.68萬元的分配和發放工作;龍門縣在2022年8月底前完成了6個縣級統籌扶貧資產項目分紅收益787萬元的分配和發放工作。
關于配套獎補資金不到位的問題,惠東縣、博羅縣和龍門縣已安排配套財政資金共計1406萬元,于2022年10月底前發放至相關企業和鎮街。
關于部分固定資產核算不規范的問題,惠陽區、惠東縣公安局已于2022年5月按照《行政單位會計制度》將電子警察設備共計4679.60萬元全部納入固定資產核算。
關于6個縣(區)未按期建成和運營長者照護之家的問題;蓐枀^、惠東縣、龍門縣、仲愷高新區和大亞灣開發區均已建成長者照護之家并投入運營;博羅縣長者照護之家已明確選址并編制完成設計方案,接下來將按程序進行工程招標和建設,預計2023年6月完工。
關于3個縣(區)未按期建成運營長者安養中心的問題;輺|縣、博羅縣已建成長者安養中心并投入運營;大亞灣開發區長者安養中心正在進行竣工驗收,預計2023年1月底前可完成并投入運營。
隆生大橋工程共核減工程結算款740.16萬元
關于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方面查出問題的整改情況,大亞灣開發區社管局已于2022年5月上旬完成了澳頭、西區街道辦公益林界定書的簽訂及補償對象確認、公示等工作,加快補償資金的分配和發放。截至2022年12月20日,已在規定時限內將2022年度省級以上生態公益林損失性補償資金402.03萬元發放到位;審計指出的203.77萬元閑置資金已全部撥付使用。博羅縣林業局已將公益林管護經費313.30萬元全部撥付到位。
關于教育方面查出問題的整改情況,博羅縣教育局已于2022年5月撥付殘疾學生送教上門公用經費66萬元。
關于部分征地拆遷結余資金閑置的問題,惠城區土地房屋盤整中心等單位對征地拆遷結余資金2587.61萬元進行了全面清理,截至2022年12月20日,已支付權利人拆遷補償款854.26萬元,已用于征地工作經費377.66萬元,剩余1355.69萬元因涉及多個單位和多個專項資金,接下來將按程序報批后,由區自然資源局統籌使用。
關于隆生大橋工程決算審核不到位的問題。市市政園林事務中心已會同市財政局重新對隆生大橋及相關連接路工程結算事項進行審核,于2022年8月28日出具了審核定案書,共核減工程結算款740.16萬元,截至2022年12月20日,項目投資方已承諾于2023年3月底前退回相關款項。采取措施追回了多付的監理費8.88萬元;針對多付的鋼結構焊縫檢測費115.09萬元,根據《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管理辦法》及《建筑與市政工程施工質量控制通用規范》的有關規定,應由項目投資方退回,市市政園林事務中心正在與投資方協商,預計2023年3月底前追回。
處置2022年基期閑置土地5020畝
關于部分存量土地的閑置時間較長的問題。市自然資源局加快推進2022年基期閑置土地處置。截至2022年11月底,共計處置基期閑置土地5020畝,處置率為35.64%。接下來,各縣(區)將按照《惠州市閑置土地調查處置操作規程》的要求逐宗制訂處置計劃,持續推動閑置土地處置到位。
關于未按規定核減土地使用權人的國有土地使用權面積的問題。惠東縣自然資源局對審計指出的21宗土地進行核實,其中已注銷1宗,其余20宗不動產權證書于2019年5月合并換發為17宗后,仍有10宗超出2019年新修測海岸線向海一側面積共計110.73畝,惠東縣自然資源局已于2021年9月完成了10宗土地面積的變更核減工作,并于2022年1月對3名工作人員進行了談話提醒。大亞灣區國土資源分局認真落實8宗土地的整改工作,截至2022年11月底,有6宗已按2019年新修測海岸線核減了向海一側面積共計15.09畝;1宗已于2022年7月經政府盤整收回;剩余1宗土地處于抵押和查封狀態,接下來待解除抵押、查封狀態后由政府盤整收回。
尚未整改到位的問題堅決做到不解決不銷號
記者留意到,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報告增加了以前年度市本級預算執行審計查出尚未完成整改問題的最新整改進展情況。報告指出,2022年以來,市政府加大審計整改工作力度,緊盯以前年度審計查出尚未完成整改的問題,定期跟進審計整改情況,做到一抓到底,務求實效。
歐陽絮梅說,在各縣(區)、各部門單位的共同努力下,以前年度審計查出尚未完成整改的45個問題,截至2022年12月20日,已有24個完成整改,經整改,共促進增收節支652.37萬元,其中已上繳財政49.25萬元、已歸還原渠道603.12萬元,促進資金撥付到位19258.65萬元,統籌盤活資金3592.31萬元,建立健全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維管護等制度9項。
據悉,剩余21個問題,主要涉及非稅收入征管、政府投資項目績效管理、國資國企管理、公共衛生服務政策落實和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等領域。未整改到位的主要原因包括有的問題涉及歷史遺留,需持續跟進處理,如僵尸企業“出清”不徹底、市社會福利院土地管理不到位等問題;有的問題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工作進度,需逐步落實整改,如居民健康檔案信息缺失等問題;有的問題涉及司法訴訟,短期內難以完成整改,如部分非稅收入應收未收、吉隆鎮應收未收國有資產收益等問題。
針對上述尚未整改到位的問題,市政府已納入重點督查督辦內容,持續跟蹤整改進展,堅決做到問題不解決不銷號。接下來,市政府將定期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進展情況。
尚未整改到位的問題加強督促指導和跟蹤檢查
歐陽絮梅說,雖然我市目前的審計整改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從審計整改的具體情況看,部分單位在整改工作推進力度、整改質量方面仍需進一步提高,部分問題未能得到全面糾正,如市文廣旅體局固定資產管理不規范、惠城區部分征地拆遷結余資金閑置、市市政園林事務中心對隆生大橋工程決算審核不到位等問題。
為扎實做好審計“下半篇文章”,切實維護審計監督權威,歐陽絮梅建議各縣(區)、各部門要進一步增強落實審計整改的政治自覺和責任擔當,認真履行審計整改主體責任,把審計整改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持續抓緊、抓實、抓好,對標對表、不折不扣完成好審計整改任務。
歐陽絮梅建議,對成因復雜、牽涉多部門職責的問題,各有關縣(區)和行業主管部門要加強上下聯動和貫通協作,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機制和部門協同機制,形成更有效的整改合力,聚焦重點、難點、堵點狠抓整改落實,推動問題穩步有序解決。對目前尚未整改到位的問題,由審計部門聯合市政府督查辦將其列入市政府重點督查范圍和部門年終績效考核內容,加強督促指導和跟蹤檢查,確保整改合規到位、扎實有效。
建議對整改不力的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追責問責
常委會組成人員建議,要強化監督檢查力度,壓實整改主體責任。對已經整改到位的,要引以為戒,嚴防反彈;對正在整改的,要明確時限,對賬銷號;對暫時難以整改到位的,要創造條件,持續整改;對以前年度尚未完成整改的,要新官也理舊賬,一抓到底。要健全完善長效機制,嚴格落實源頭治理。對審計發現的典型性、普遍性、傾向性問題,要認真分析問題背后的體制障礙、機制缺陷和制度漏洞,通過深化改革、建章立制,加強管理和制度執行,從制度和源頭上解決問題,扎實做好整改工作“后半篇文章”,推動審計整改工作制度化、長效化。
“強化審計成果轉化運用,為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背N瘯M成人員建議,要進一步擴大審計結果運用的廣度和深度,將審計結果、審計整改情況作為預算安排、績效考核以及干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不斷細化審計查出問題的責任落實,對整改不力的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追責問責,切實維護審計監督的嚴肅性、權威性,進一步增強審計整改的實效性。
惠報全媒體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