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日報訊 (記者譚琳)11月19日,由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市市容環境衛生事務中心、惠城區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的“垃圾去哪兒啦”環保科普活動舉行。20多名惠州日報小記者俱樂部的成員及家長走進惠州市生態環境園,沉浸式體驗垃圾分類教育,了解環境保護背后的故事。
市生態環境園坐落于惠州市惠城區蘆洲鎮墩子林場,園區建有垃圾焚燒發電廠、灰渣填埋場、污水處理廠等環衛配套設施,是惠州市區集固廢處理、資源化利用、技術研發、環保宣教“四位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性園區。2021年底,市生態環境園一期規劃項目全面建成投產,徹底化解了市區垃圾無害化處理風險,為助力全市生活垃圾實現“零填埋”提供了有力保障。一期項目持續穩定運行,處理市區垃圾約1900噸/天,處理污水約500噸/天,綜合污水達標處理后,就地回收利用,實現園區污染“零排放”。
活動中,市生態環境園工作人員帶領小記者及家長參觀生態環境園的生產工藝流程,親身感受垃圾處理的“神奇”過程。據悉,市生態環境園焚燒處置流程均選用目前國內領先、運行可靠、性能穩定、且在國內有良好運行業績的技術及工藝,形成垃圾收集、專車運輸、焚燒發電、危廢處理全流程閉環管控模式。市民李女士告訴記者:“以前想象中的垃圾處理場所是臟亂差的,今天參觀了惠州市生態環境園,環境優美,處理技術非常先進,完全沒有異味。在展廳里,也了解到惠州生活垃圾分類的成果,垃圾處理技術的提升讓人驚嘆。”
小記者們紛紛表示,此次活動學到了很多垃圾分類知識,希望以后能有更多這么有意義的活動,讓更多人了解垃圾分類知識,共同為保護生態環境而努力。市第一小學學生李昊軒說,“參觀惠州市生態環境園后,才知道原來這里‘吃進去’家里產生的垃圾,出來的電又送到千家萬戶,真的很有意義。以后我們要愛護環境,在家做到垃圾分類投放,提高垃圾資源化利用率。”
“開展垃圾分類教育,對于培養孩子們的生態文明意識,增強綠色低碳環保理念尤為重要。惠州將持續加強垃圾分類工作的宣傳力度,強化各部門、機構對垃圾分類的科學指導,因地制宜形成長效工作機制,讓垃圾分類成為新時尚。”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