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大營救”中的新聞巨子群像

      原標題:

        書寫紅色新聞史的華彩樂章

        ——“秘密大營救”中的新聞巨子群像

      惠州開放大學、惠州市委黨史辦、東江干部學院聯合課題組

        1942年發生的“秘密大營救”,距今年恰好80周年。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12月25日香港淪陷。一大批滯留香港的著名愛國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處境危殆。根據中共中央書記處指示,中共中央南方局書記周恩來親自策劃指揮,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廖承志、潘漢年、劉少文、喬冠華等,中共南方工作委員會(簡稱“南委”)副書記張文彬、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縱”前身)尹林平、梁廣等,中共香港市委書記楊康華等精心籌劃,周密部署,蹈危履險,歷時十個多月,成功地營救出何香凝、柳亞子、梁漱溟等愛國民主人士和茅盾、鄒韜奮、范長江、胡繩、夏衍等文化精英八百余人。被營救出來的愛國民主人士和文化精英人士,先后從東江等地輾轉奔赴延安、重慶、桂林、蘇北新四軍駐地等,繼續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積極參與抗戰后期、解放戰爭和新中國成立后的政治、經濟、法律、文學藝術、新聞出版、戲劇電影、黨史國史研究、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等許多領域的領導和管理工作,貢獻了一批紅色文藝經典作品與學術領域的重磅力作,深度參與和融入、深刻影響了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以來現當代中國的政治與文化、文脈和精神圖譜。

        

      大營救的主要組織者廖承志。

        這場聞名中外的秘密大營救取得完全的成功,是“奇跡般的大勝利”,是中國共產黨人創造的“歷史壯舉”。茅盾先生贊譽為“抗戰以來(簡直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搶救工作”,對鞏固和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對發展和壯大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都產生了積極重大的影響,對保護和創造紅色文化、賡續紅色文脈更是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這場勝利大營救中,在直接參與籌劃和組織具體實施的共產黨員群體中,在被營救出的著名文化和新聞出版界人士中,有一批當時和后來長期活躍在革命戰爭年代和新中國新聞舞臺上的新聞巨子,他們健筆縱橫,立革命潮頭,發時代先聲,在中國紅色新聞史、中國現當代新聞史上書寫了華彩樂章。

        

      張友漁題詞。

        他們的名字在新聞史上熠熠發光,占據著重要地位,作出了卓越貢獻,產生了重大影響:鄒韜奮、范長江、廖承志、喬冠華、薩空了、羊棗(楊潮)、金仲華、惲逸群、夏衍、張友漁、黃作梅、楊奇、胡仲持、高汾等。

        新聞輿論工作是黨的一項重要工作,是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建設文化強市,打造文化高地,需要把握、梳理和升華地域文化資源,傳承紅色文化基因,賡續紅色文化血脈,為建設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提供文化支撐和精神動力。80年前取得勝利的秘密大營救,是在惠州土地上發生的影響深遠的重要革命事件,是需要站在百年黨史的政治高度和賡續紅色文脈的文化高度,認真、全面回顧、研究和總結的文化資源。在第二十三個中國記者節到來之際,我們簡要梳理新聞巨子們在惠州留下的紅色足跡,簡要評價他們在新聞史上寫下的歷史功績,對于我們新聞工作者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用好紅色資源,弘揚革命文化,傳承歷史文化,增強文化自信,豐富和提高城市文化內涵、品位,展示和提升惠州城市文化形象和魅力,對于激勵廣大新聞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講好惠州故事,傳播惠州好聲音,為建設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鼓與呼,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鄒韜奮贈給廣東人民抗日游擊總隊曾生司令員的題詞。

        ■鄒韜奮

        為《東江民報》題寫報頭和社論

        鄒韜奮(1895-1944),中國現代史上杰出的新聞作者、政論家,出色的現代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福建永安人。1922年上海圣約翰大學畢業后即投身新聞、出版編輯工作。1925年10月任新創辦的《生活》周刊撰稿人、主編,正式開啟新聞生涯,始以“韜奮”為筆名寫文章并以之名世。他先后創辦生活書店、《大眾生活》周刊、《生活日報》、《生活日報星期周刊》、《抗戰》三日刊、《全民抗戰》等,主持正義抨擊黑暗,多次受到國民黨當局迫害,三次流亡一次入獄,為“七君子”之一。從事新聞出版工作二十年之久,是杰出的政論家,在編輯、出版、行政管理方面做了大量開創性的工作,是新聞出版界罕見的全才。

        在“秘密大營救”中,鄒韜奮先生曾在東江游擊區停留兩個多月,在惠陽茶園村等地隱蔽若干時日。夫人沈粹縝帶三個子女先行經韶關去了桂林。鄒韜奮與茅盾、胡風、宋之的、戈寶權、沈志遠、胡繩等參觀游擊隊辦在山寮里的《新百姓報》,參觀油印辦報的設備和各種宣傳印刷品,贊揚艱苦奮斗的辦報精神,對如何辦好報、做好宣傳提了一些好意見。他建議將《新百姓報》改為《東江民報》以富有地方特色,并欣然命筆題寫了“東江民報”剛勁有力的報頭。茅盾為副刊起名《民聲》并題了字。在與游擊隊的聯歡晚會上,他飾演的卓別林形神畢肖,引來一片喝彩,大家夸贊寓莊于諧。他時常領著游擊隊員討論政治時事,有時講歷史故事。《東江民報》改版的創刊號,韜奮寫了《發刊詞》,楊剛寫了第二次大戰評介,丁聰畫了漫畫,從而圖文并茂,通俗易懂,別開生面。一些被營救的詩人、作家為副刊《民聲》寫詩文,大大提高了辦報質量和水平。韜奮為工作人員講新聞工作和編輯工作業務,勉勵他們努力自學成才,教育他們“做一個人民的新聞工作者,除了有很高的政治水平外,且要有廣博的知識和廣泛的興趣”。“做好新聞工作要‘真實、勤奮和無畏’”。“真實是人民新聞事業的生命,要宣傳真理,不能粉飾太平。勤奮,除了努力學習廣博的知識外,做記者要做到耳勤、腳勤、眼勤、手勤與腦勤。新聞工作者要為真理而奮斗,就要有大無畏的犧牲精神。”“打倒法西斯必須要有人民的槍桿子,也必須要有人民的筆桿子。一定要把筆桿子和槍桿子結合起來。”這些給辦報人員和游擊隊的政治工作人員留下了深刻印象。

        韜奮經常翻閱《新百姓報》《東江民報》(后為凸顯抗日游擊隊性質改為《前進報》),宋之的說他有“辦報癮”。他時常點評、鼓勵報紙上的有關報道。

        日軍進攻惠州、博羅,國民黨不戰而逃致兩城失陷后,韜奮坐在地鋪上以膝當桌急就成篇《惠博失陷的教訓》社論,呼吁國民黨軍隊接受教訓,立即終止消極抗戰,同人民游擊隊一道堅決打擊侵略者。在“華南軍隊”政干部培訓班開學時,他應邀作了《民主政治問題》的專題報告,結合親身經歷深入淺出講授,給學員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

        他特意揮筆寫下“保衛祖國,為民先鋒”的題詞,贈給曾生同志,對東江游擊隊的戰績給予高度評價,題詞跋語里是這樣寫的:“曾生大隊長,以學生奮起,領導愛國青年組成的游擊隊,保衛祖國,駐軍東江。韜以文化游擊隊自港轉移陣地,承蒙衛護,不勝感奮!敬書此奉贈,藉志謝忱!”他后來于1942年冬輾轉到蘇北新四軍駐地,逝世后被追認為中共黨員。

        鄒韜奮的功績和影響是巨大的。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有四個獎項:韜奮新聞獎、韜奮出版獎、韜奮新苗獎、韜奮園丁獎。2009年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之一,2011年又被評為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共產黨員中的“雙百”人物。

       

      護送(木刻,原作刊于1942年廣東人民抗日游擊總隊的《東江民報》,作者佚名)。

        ■范長江

        現代最杰出的新聞記者

        范長江(1909-1970),我國現代最杰出的新聞記者、記者的楷模。四川內江人,參加過南昌起義。在北京大學哲學系學習期間開始為北平《晨報》《世界日報》等撰寫新聞和通訊,1934年成為《大公報》特約通訊員。著名的《中國的西北角》《塞上行》出版后出現讀者搶購潮,反響甚大。第一個走進延安等紅色地區的中國記者,第一個把紅區的情況公諸于眾的記者,他的報道使國統區的人透過新聞封鎖看到了紅軍的身影,看到了光明與希望。在延安先后見到朱德、廖承志等,并與毛澤東競夜長談,《動蕩中之西北大局》轟動一時,毛澤東等致函“深表謝意”。

        為了加強愛國新聞工作者的團結,組成統一戰線,范長江于1937年11月8日在上海發起創建“中國青年記者協會”,各地成立分會,創辦《新聞記者》《青年記者》《新聞戰線》等刊物。1939年經周恩來介紹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從一個正直的愛國記者成為共產黨員。1938年與孟秋江、金仲華發起成立“國際新聞社”,1941年在廖承志領導下與鄒韜奮等創辦《華商報》,擔任副總經理。秘密大營救中轉回桂林,后到蘇北解放區,創辦新華社華中分社。《新華日報》(華中版)社長,創辦中國共產黨第一所新聞學校——華中新聞專科學校并任校長等。抗戰勝利后參加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共代表團并任新聞發言人。解放戰爭爆發后,作為解放日報和新華社副總編輯,隨毛澤東、周恩來轉戰陜北。新中國成立后任《解放日報》社長、總編輯、中央人民政府新聞總署副署長、人民日報社長、國家科委副主任,中國科協副主席、黨組書記等。

        范長江創辦的“青記”成為中國記協的前身,11月8日成為“記者節”,1991年中國記協設立“范長江新聞獎”,是中國新聞界的最高獎項。2005年與韜奮新聞獎合并為長江韜奮獎,每兩年評選一次。

        ■廖承志

        勝利大營救的主要領導者和新聞戰線的優秀領導人

        廖承志(1908-1983),祖籍廣東惠陽,著名無產階級革命家、社會活動家、外交家、新聞戰線的優秀領導人。早年赴歐主編共青團機關刊物《赤光》。參加長征到達陜北后,參與紅色中華通訊社(新華社前身)工作,因精通日、英、法、德、俄語擔任外國電訊翻譯通報工作,獨自一人負責全部外電翻譯、編發,供中央領導參考。1937年任黨中央政治理論雜志《解放》周刊總編輯并擔任黨組委員會秘書,是紅色新聞事業的主要締造者之一。抗戰時期受命赴香港建立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組織文化精英和愛國人士先后創辦《救亡日報》《華商報》《生活日報》《大眾生活》《光明報》《星島日報》等救亡報刊,使香港成為對東南亞和西方華僑的宣傳重鎮,在宣傳共產黨政策和推動建立抗日愛國統一戰線上,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香港淪陷后,廖承志主要領導和負責了秘密大營救行動。他涉險由九龍到香港到茶園村、周田村、東湖旅店等先行實地踏勘,主持制定了周密詳細的營救方案,確保大營救安全成功,獲得黨中央通電表揚。他卻因叛徒出賣被捕入獄達3年半之久,后因周恩來與國民黨當局嚴正交涉才出獄。1946年7月他擔任新華社社長,由于當時新華社集黨報、通訊社、廣播電臺三大中央宣傳機構于一體,因此主持和領導延安新華廣播工作,在戰爭時期確保黨中央的聲音傳遍全中國、全世界,成為中國紅色廣播事業的開創者和奠基人之一。在他的領導下,新華社在各地建立總分社、地方分社,走出國門建立分社,培養了一批無產階級新聞人才,使新華社真正成為全國性的通訊社。新中國成立后曾任中宣部副部長等,長期領導外事、僑務和統戰工作,受命發布《廖承志致蔣經國先生信》,在海峽兩岸引起極大反響,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兩岸友好進程,為推進祖國統一大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喬冠華

        從著名時事評論家到外交家

        喬冠華(1913-1983),江蘇鹽城人,筆名喬木、于懷、于潮等。清華大學畢業,先赴日后赴德留學并獲哲學博士學位。1938年春回國后任香港《時事晚報》主筆并負責社論寫作,以“喬木”為筆名撰寫國際時評。在香港任中國新聞社社長,成員有胡繩夫婦等。先后出任《世界知識》《星島日報》《大眾生活》編輯并為多家報刊撰寫國際時評。他的時評以觀點鮮明、剖析透徹、文筆俊逸大受好評。毛澤東贊揚他的文章“猶如千軍萬馬,一篇文章足等于兩個坦克師呢!”茅盾曾說香港有“三個半國際問題專家,喬是其一(另外“兩個半”是金仲華、張鐵生、張友漁)”。1939年底經廖承志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參與籌辦《華商報》《星島日報》等。秘密大營救中他作為重要領導者之一,與廖承志、連貫、曾生等在東江游擊區先行踏勘線路,曾在田心村、茶園村住宿,并長駐韶關妥善轉移大批文化名人到大后方。到重慶后在中共南方局外事組工作,擔任《群眾》周刊副主編,《新華日報》社論委員會委員并開辟“國際述評”欄目。重慶談判期間,他與夫人龔澎多次陪同毛澤東接見中外記者和文化界人士。擔任中共代表團研究處處長,創辦英文報刊《新華周刊》并任主編,這是中共第一本英文宣傳刊物。1946年在港創辦中共第一個正式的英文外宣刊物《中國文摘》雙周刊,成為解放戰爭時期中共對外傳播的主要窗口。籌辦新華社香港分社并擔任首任社長,新中國成立后長期在國家外宣和外交領域的重要崗位擔任領導工作。先后任新聞總署國際新聞局局長兼《人民中國》首任總編輯,外交部副部長、部長等。多次隨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訪,在新中國外交史上留下了精彩足跡。

        ■薩空了

        新聞史上難得的多面手和全才

        薩空了(1907-1988),蒙古族人,內蒙古赤峰人。從1927年進入新聞界到1983年創辦《人民政協報》,他參與創辦、撰稿、管理的報刊多達11種,任過記者、編輯、主筆、經理、社長、總編輯、總經理,著名新聞史家方漢奇教授稱譽他是“中國新聞史上不可多得的多面手和新聞工作的全才”。從1927年《北京晚報》《世界畫報》,天津《大公報》藝術周刊主編,上海和香港《立報》總編輯,從《新疆日報》副社長到《新蜀報》總經理,從在廖承志和鄒韜奮帶領下與香港中國民主政團聯名籌辦機關報《光明報》到為《新華日報》編輯紀念鄒韜奮杜重遠特刊,從擔任《華商報》總經理到創辦民盟機關報《光明日報》,新中國成立后歷任新聞總署副署長兼新聞攝影局局長、國家民委副主任、全國政協副秘書長,籌辦《人民畫報》和《連環畫報》《民族團結》雜志,到領命籌辦《人民政協報》并任黨組書記兼總編輯直至離休,兼任《中國大百科全書·新聞·出版》卷主編,他的一生都獻給了新聞事業,也是新中國民族新聞事業的開拓者之一。

        他主持創辦并擔任秘書長的《光明日報》已成為在中國文化新聞界乃至全社會享有盛譽的中央級權威媒體。

        ■張友漁

        四大報總主筆與總編輯

        張友漁(1899-1991),山西靈石人,著名新聞學家、法學家。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四川省委副書記兼宣傳部長、中共華北局秘書長、中國法學會名譽會長、中國政治學會會長等。先后任天津《泰晤士晚報》總編輯,《世界日報》《時事新報》總主筆,生活書店總編輯,《新華日報》社委委員、代總編輯、社長,著有《新聞之理論與實踐》《報人生涯三十年》《張友漁新聞學論文選》等。曾在大學擔任新聞系主任,與許德珩、劉清揚等負責華北救國會工作并創辦《時代文化》。在周恩來和廖承志領導下參與創辦《華商報》并任主筆,負責社論的撰寫和審定,所有社論由他最后定稿。

        秘密大營救中,與夫人韓幽桐一起先后到惠陽田心村、茶園村隱居一周左右,并與茅盾夫婦、胡風、宋之的、葉以群、廖沫沙、許幸之、沙蒙等會合,后在盧偉如安排下入住東湖旅店,從惠州乘船溯江而上到老隆,再乘車去韶關曲江轉桂林。

        張友漁后來寫了《我所經歷的營救工作》并為《秘密大營救》一書題詞,對大營救留下了這樣動情的評價文字:“這次大規模地秘密大營救左派文化人士的行動,最充分體現了抗戰時期我黨我軍同革命知識分子患難與共、血肉相連、肝膽相照的親密關系,是中國革命史上的偉大事件,是中國共產黨光輝的一頁,將永遠留在廣大人民的記憶中。”

        ■夏衍

        卓有成就的話劇和電影劇作家、報章政論家

        夏衍(1900-1995),20世紀中國新文化巨匠,著名的話劇和電影劇作家,卓有成就的報章政論家和報業領導人。在1927年的白色恐怖中毅然加入中國共產黨。1932年成為直屬中宣部的“文化委員會”成員并受命進入中國興起不久的電影業,并擔任“文委”下設的電影工作小組組長。《包身工》奠定了他在中國報告文學開創史上的主要地位。他續寫田漢開篇的電影劇本《風云兒女》,用田漢的《義勇軍進行曲》作為電影主題歌,邀請由他介紹入黨的聶耳譜曲,該歌曲后來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代國歌、國歌。

        上世紀三十年代在上海受周恩來指令以進步文化人身份開展文化統戰工作,并參加籌辦中國青年記者協會(“青記”、中國記協前身)。上海淪陷后,在廣州主持復刊《救亡日報》,后轉至桂林繼續出版至1942年。為報紙撰寫了大量社論,并創立評報制度,建立“救亡通訊社”、南方出版社等,出版文摘性質的《十日文萃》。“皖南事變”后到香港參與創辦《華商報》,恢復《生活周刊》,任編委并負責社論、時評、文藝副刊等工作。在秘密大營救中與何香凝、梁漱溟等由澳門轉移至重慶任《新華日報》編委,他的時評和喬冠華的國際評論成為《新華日報》上讀者矚目的亮點。抗戰勝利前夕代《新華日報》總編輯。毛澤東抵達重慶談判的消息就是周恩來親自要求他到場采訪并執筆撰寫的。1945年9月赴上海恢復《救亡日報》(后改名《建國日報》)。1946年10月再赴香港任香港工委委員,參與《華商報》復刊,后接替章漢夫任香港工委書記,組織和護送大批民主人士北上參加新政協籌備工作。上海解放后負責接管新聞、文化機構。擔任文化部副部長,主管電影和外事工作。《白頭記者話當年》是重要的新聞史文獻。在新聞業的主要成就表現在編輯和社論、時評及雜文寫作,總字數達500萬左右,為時代留下了寶貴的記錄和深深的烙印。

        ■戈寶權

        著名翻譯家鮮為人知的新聞生涯

        戈寶權(1913-2000),江蘇東臺人,著名俄蘇文學翻譯家、外交家。他翻譯的高爾基的《海燕》膾炙人口。早年接觸“左聯”文藝團體并開始翻譯和研究俄蘇文學。大學畢業后供職于上海《時事新報》,后赴莫斯科任《大公報》記者兼《世界知識》《申報周刊》特約通訊員。1938年3月回國后成為秘密黨員,與周恩來同一個支部活動。任《新華日報》編委,《群眾》雜志副主編等。“皖南事變”后轉入香港,在廖承志領導下創辦文藝通訊社,開展對東南亞華僑的抗日宣傳工作。香港淪陷后獲救到東江游擊區生活三個月左右,期間參加游擊隊政治部的宣傳和文教工作。回重慶后仍在新華日報社工作。遵周恩來之囑向紅巖村八路軍辦事處同志介紹脫險經過及在東江游擊隊生活情況,并就東江游擊隊見聞寫了專題報道并譯成英文,分發給駐重慶的各國記者。

        抗戰勝利后受命赴上海籌劃《新華日報》和《群眾》出版,在生活書店和時代出版社任編委,在“周公館”參加中外記者招待會,從事秘密工作。新中國成立后參加中共赴蘇代表團任翻譯,新華社駐蘇記者,駐蘇大使館臨時代辦、政務和文化參贊,成為新中國派駐國外的第一位外交官。后任中國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學術委員等,成為著名的翻譯家、研究專家、魯迅研究專家。譯介包括高爾基、普希金、托爾斯泰等大量蘇俄文學作品,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的贊揚。獲普希金文學獎、“俄中友誼”“中俄友誼”紀念獎章,多位中央領導為他題詞“文化和友誼的使者”等。曾與他同在東江游擊區生活的鄒家華題詞“人民友誼的使者”。設立“戈寶權文學翻譯獎”獎授青年。

        ■楊奇

        《南方日報》《羊城晚報》主要創辦人和《大公報》社長

        楊奇(1922-2021),廣東中山人。少年時代即赴港深造,1940年畢業于香港“中國新聞學院”。1941年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旋轉入廣東抗日游擊隊辦報,先后任《東江民報》主編、《前進報》社長,曾以羅浮山深處的道觀為編輯部舉行“《前進報》百期展覽”。抗戰勝利后受命赴香港創辦《正報》并任社長,1947年初協助喬冠華籌辦新華社香港分社任副社長。同年協助完成《華商報》復刊并任經理、代總編輯、中共香港工委報刊委員會副書記,1949年10月1日在華商報社升起了香港第一面五星紅旗。

        他在香港淪陷后參與了秘密大營救工作,1948年在潘漢年、夏衍等指揮下,參與秘密護送著名民主人士北上參加新政協籌建共和國的重大行動。新中國成立后參與籌建出版《南方日報》并任副社長、總編輯,1957年與黃文俞等參與創辦新中國第一份大型晚報《羊城晚報》并長期擔任總編輯。《肇慶日報》(肇慶市委機關報今《西江日報》)創辦者。1974年起任廣東省出版局局長、廣東人民出版社社長。改革開放后重返香港歷任新華社香港分社秘書長、宣傳部長,《大公報》社長至離休。廣東省首屆新聞終身榮譽獎獲得者,“當代嶺南文化名人五十家”。主編《香港概論》再版六次大受好評。他根據親身經歷撰寫的《見證重大歷史壯舉——虎穴搶救文化精英·秘密護送民主名流》為秘密大營救等留下了真實、完整、詳盡的歷史記錄。

        “在港掌華商大公,在粵創南方羊晚,當世同尊報業泰斗;立言為新聞出版,立功于統戰連橫,此身常系時代風云。”老報人羅韜的挽聯形象而準確地概括評價了他傳奇的一生。

        ■黃作梅

        創辦新華社倫敦分社并任首任社長

        黃作梅(1916-1955),自香港皇仁學院畢業后,秘密參加香港同胞抗日救亡活動和中共地下組織領導的讀書會,1941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香港淪陷后參與秘密大營救活動,擔任國際工作小組組長,在營救盟軍人員、與盟軍互通情報等方面取得突出業績。曾任東江縱隊駐香港辦事處主任,在《華商報》發表《拯救美國飛行員》和《東江縱隊營救國際友人統計》記載其事,留下珍貴的歷史記錄。1946年10月周恩來安排喬冠華、龔澎夫婦前往香港,籌辦英文版《中國文摘》,黃作梅任發行人,同時協助喬冠華籌建新華社香港分社(喬任社長)。1947年赴倫敦并負責籌建新華社倫敦分社,擔任第一任社長。新中國成立后任中央“香港工作小組”組長,負責全面工作并主管外事和新華社香港分社工作。同時奉命履行大量其他方面的職責。

        1955年4月11日乘坐“克什米爾公主號”參加亞非會議時遇難,年僅39歲。新華社譽他為“新華社海外分社創始人之一與新華社海外第一代英文發稿人”,事跡列入《新華社烈士傳》和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組織編寫的《中國名記者》。

        ■羊棗楊剛兄妹

        并駕縱橫新聞界

        在這批被營救的新聞界人士中,有一對兄妹特別引人矚目。他們才華卓異,在紅色新聞史上寫下了醒目的一頁。這就是羊棗楊剛兩兄妹。

        羊棗(1900-1946),本名楊潮,后以筆名“羊棗”聞名于世。湖北沔陽縣(今仙桃市)人。1933年加入左聯,當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左聯”解散后,奉命到塔斯社上海分社工作,從電訊翻譯開始,逐步成為對國際時事動態有獨到觀點和評論的國際問題專家。1937年與范長江、夏衍等籌組中國青年記者協會(“中國記協”前身)。同時參加上海文化界救亡協會,主編抗日叢書。上海淪陷后,在“孤島”堅持抗日救亡運動,為以外商名義創辦的《導報》《譯報》《譯報周刊》《神州日報》等幾家抗戰報刊撰寫國際時事論文和軍事評論,向世界宣傳中國抗戰。1940年初由上海轉赴香港歷任《星島日報》軍事記者、《華商報》特約軍事記者、國際新聞社編委并為《世界知識》雜志撰稿。他以“羊棗”為名發表的社論、軍事評論等頗具卓見,很快名揚海內外,成為當時國內新聞界少見的軍事新聞奇才。1941年9月羊棗與薩空了、俞頌華等人創辦《光明報》(中國民主黨派報紙《光明日報》前身)。在“秘密大營救”中經東江游擊區轉赴桂林。羊棗在桂林閉門三個月,完成了兩本論述太平洋戰爭的專著《論太平洋大戰》和《大洋暴風雨》,產生較大反響。他后任湖南衡陽《大剛報》總編輯,1944年赴福建永安創辦《國際時事研務》周刊、任《民族報》主筆等,撰寫和發表了一批有影響的軍事評論。因與新四軍秘密聯系而被國民黨當局殺害。

        “新聞巨子,國際專家,落落長才驚海宇;縲紲蒙冤,圉圄殞命,重重慘痛絕人宸。”陸定一在羊棗追悼會上書寫的挽聯,高度凝練而沉痛地描繪了一代新聞奇才和軍事評論家短暫而壯烈的一生。

        楊剛(1905-1957),原名楊季征,著名文學家、翻譯家、新聞學家、女外交家。著名軍事記者羊棗的胞妹,1928年考入燕京大學,主修英國文學,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在上海加入“左聯”積極從事進步文化與抗日救亡運動。1936年10月任《大眾知識》編輯,1938年出版散文集《沸騰的夢》、歷史小說《公孫鞅》及長篇小說《偉大》。同年任塔斯社上海分社英文翻譯。她在燕京大學期間翻譯了英國文學名著《傲慢與偏見》,這是我國第一個譯本,1935年由商務印書館列入《世界文學名著叢書》出版。《傲慢與偏見》譯名通行至今。楊剛出色的英語水平業內公認。周恩來指令她把毛澤東的《論持久戰》譯成英文,使毛澤東的這本名著引起當時世界廣泛關注和反響。毛澤東特地為外國讀者寫了一篇序言,也由楊剛翻譯。從楊剛的譯本開始,《論持久戰》先后被譯成十幾種語言,享譽世界。抗戰勝利前夕她赴美留學并兼任《大公報》駐美特派員,積極從事新聞及國際統戰工作,撰寫的《美國通訊》成為《大公報》的名牌欄目。1948年回國后繼續在香港《大公報》工作任社評委員。主持天津《進步時報》工作。新中國成立后歷任外交部政務委員會秘書、周總理辦公室主任秘書、中宣部國際宣傳處主任、《人民日報》副總編輯等,為國際宣傳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孟秋江

        沖破烽火硝煙的新聞戰士

        孟秋江(1910-1967),江蘇常州人。抗戰時期著名的戰地記者,與范長江并稱“兩江”。范長江是他走上新聞道路的領路人,范長江成名作《中國西北角》的發行人。歷任《新聞報》《大公報》記者,成為第二個訪問延安的《大公報》記者,其間多次與毛澤東同志會面并把毛澤東關于堅持抗戰的講話專電拍發在《大眾報》發表。1938年轉入《新華日報》工作。1938年10月籌建接受共產黨領導的新聞機構——國際新聞社(國新社)擔任經理,并與范長江共同籌辦了“青記”。皖南事變后臨危受命擔任國新社桂林總社社長。秘密大營救中他離港轉赴上海,以華僑銀行董事長身份與潘漢年一起從事地下工作。抗戰勝利后參與創辦《周刊》和《文萃》、上海《文匯報》復刊工作。新中國成立后歷任《進步日報》經理、天津市委統戰部副部長等。1962年調任香港《文匯報》擔任社長。

        孟秋江先后采訪綏遠抗戰、南口戰役、平型關大捷、中條山戰役等,留下了《南口迂回戰上》《退守雁門關》《大戰平型關》等膾炙人口的戰地通訊,是抗戰時期出色的戰地記者(夏衍語)。

        ■惲逸群

        縱橫捭闔做新聞

        惲逸群(1905-1978),江蘇武進人。著名文化新聞學者、新聞界的杰出戰士。1926年入黨。1932年加入民營新生通訊社,開始新聞生涯。擔任《立報》國際新聞版編輯、評論記者后任主筆,使《立報》銷量超20萬份,超過《申報》《新聞報》成為全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上海淪陷后,作為中共特科上海系統重要成員奉命進入借美、英招牌的《大美報》《導報》《譯報》任主筆、總編輯,在租界辦起抗日報紙。在潘漢年領導下擔任日偽中國編譯社社長,隱蔽從事情報工作。秘密大營救中由香港到東江游擊區,與茅盾、于伶等同行,曾在田心、茶園村駐留。抗戰勝利后擔任蘇北《新華日報》華中版總編輯、新華社華中分社社長兼總編輯等。上海解放后創辦華東局和上海市委機關報《解放時報》社長、總編輯,華東新聞學院院長、華東新聞出版局局長等。著有《新聞學講話》等著作傳世。

        ■金仲華

        新聞界的著名國際問題評論家和社會活動家

        金仲華(1907-1968),浙江桐鄉人。現代著名國際問題評論家、社會活動家、新聞人。1934年與胡愈之創辦《世界知識》并任總編輯,1935年任鄒韜奮主持的生活書店編輯部主任,參與創辦《大眾生活》周刊,《永生》雜志總編輯。先后在上海、武漢協助韜奮編輯《抗戰》三日刊和《全民抗戰》三日刊。1938年赴港編輯《世界知識》和主編《星島時報》,兼國際新聞社和香港中國新聞學院教學工作。新中國成立后歷任上海市副市長、市政協副主席,《新聞日報》社長、總編輯,創辦和主編新中國第一份英文報《上海新聞》;中國新聞社首任社長、英文版《中國建設》雜志社社長、中國記協副主席、上海市國際問題研究所首任所長,多次代表中國新聞界參加國際記協會議等。金仲華因精通英語長期協助宋慶齡工作,宋慶齡贊揚他是“我們忠實堅定的同志和同事,國際知名記者和國際問題評論家”。

        ■黎澍

        參與創辦中共湖南省委機關報《觀察日報》并任總編輯

        黎澍(1912-1988),著名歷史學家、新聞人。抗戰時期參與創辦中共湖南省委機關報《觀察日報》并任總編輯,1940-1941年間任桂林、香港國新社經理。秘密大營救中經惠陽輾轉北上,曾住茶園村。在游擊區期間根據張文彬要求與胡繩等開展對國民黨地方部隊的統戰工作并幫助辦報,參加游擊隊政治部的宣傳和文教工作,后任成都《華西晚報》主筆、上海《文萃》周刊主編,香港新華通訊社總編輯和《華商報》編輯。新中國成立后先后在中宣部、新聞總署、中央政治研究室任主任、報紙處處長、組長等。先后任《歷史研究》雜志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總編輯、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等。晚年有《香港脫險和東江游擊區的經歷》記述這段難忘的經歷。

        ■胡仲持

        秘密大營救中在茶園村等地駐留

        胡仲持(1900-1968),著名新聞人、翻譯家。早年任上海《新聞報》記者、《商報》編輯、《申報》國際版主筆。在胡愈之領導下成立復社翻印出版了《論持久戰》,翻譯出版了斯諾的《西行漫記》及續篇、《魯迅全集》等。在香港參與國際新聞社工作,任《華商報》總編輯、《廣西日報》總編輯等。秘密大營救中在茶園村等地駐留。后隨軍參加接管上海新聞單位。歷任《解放日報》編委、《人民日報》國際部主任等。

        ■高灝高汾姐妹

        采訪過毛澤東、周恩來、宋慶齡等

        高灝(1917-1970)、高汾(1920-2013)兩姐妹先后在夏衍任總編輯的《救亡日報》工作。到香港后在茅盾領導的香港文藝通訊社任記者兼干事。秘密大營救中曾與鄒韜奮、惲逸群等同行,在茶園村等地居住一段時間。高汾先后在贛州《正氣日報》、上海《大公報》擔任記者、編輯。新中國成立后任《大公報》記者、編輯,《經濟日報》及其前身《中國財貿報》任記者。她采訪過毛澤東、周恩來、宋慶齡、鄧穎超、愛倫堡、聶魯達等領袖、英雄人物和國際文化名人,著有報道政協開幕的《開幕盛典》、記錄開國大典的《震撼世界的一日》等新聞名篇。

        中國共產黨已經走過百年輝煌歷程,中國紅色新聞也走過了同樣輝煌的光輝歷史。從國統區到解放區,從上海、香港、重慶、桂林到延安,一批批紅色記者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奉獻在新聞崗位上,沖破新聞封鎖,為講好中國共產黨的紅色故事,傳播中共中央的重大方針政策,作出了重大而積極的貢獻。他們的光輝業績將永遠銘刻在中國紅色新聞、中國新聞的歷史上!

        圖片 均來自《勝利大營救》一書 

      編輯:小麗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