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非凡十年】潼湖生態智慧區:潼湖濕地之濱崛起一座智造新城

      原標題

      潼湖生態智慧區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打造高質量發展示范區
      潼湖濕地之濱崛起一座智造新城

        從高空俯瞰潼湖生態智慧區,一邊,觀洞水庫山水相依,景色宜人,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卷徐徐展開;另一邊,一條條大道縱橫交錯,一棟棟樓房拔地而起,一座生機勃發的產業新城正在崛起……這幅生態與產業互促共進的圖景,便是仲愷高新區潼湖生態智慧區建設發展的真實寫照。

        2014年啟動建設以來,潼湖生態智慧區堅持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聚焦“5+1”主導產業方向,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高起點、高標準推進園區建設,全力打造國內一流現代園區。

        潼湖生態智慧區,正向千億產業發展平臺、大灣區產城人融合發展標桿的目標大步邁進,全力打造高質量發展示范區。一座智造新城正在潼湖濕地之濱迅速崛起。

      鳥瞰潼湖生態智慧區。

        新城崛起

        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

        “我們是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第一批動工、第一批竣工驗收、第一批試產的項目。”日前,深圳市深科達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品牌管理中心總監王振東說。

        深科達是一家專業從事顯示及觸控領域智能裝備自主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去年成功登陸科創板,是潼湖生態智慧區落戶先進制造業項目的一個典型代表。

        潼湖生態智慧區自2014年規劃建設以來,被賦予了日益重要的功能定位。全域位于國家級高新區——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之內,又是國家級園區——中韓(惠州)產業園重點發展的核心區和起步區,還被確定為粵港澳合作發展平臺、中國(廣東)自貿試驗區惠州聯動發展區,是惠州市“3+7”工業園區格局建設的主戰場,是深入實施深度融深融灣行動的重要載體。

        根據自身功能定位,潼湖生態智慧區緊緊圍繞市“2+1”現代產業集群和仲愷高新區“5+1”現代產業體系,重點瞄準日韓、港澳、深莞等地,加快打造以中韓合作、惠港合作、惠深合作為重點的高品質產業合作平臺,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截至今年9月,智慧區共引進項目136宗,計劃總投資額約1100.2億元,預計達產產值約2637.8億元。在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已供地的54宗產業項目中,母公司在A股上市的11宗,有上市計劃的20宗,擬在起步區作為上市主體的8宗,高新企業占比95%以上。引進項目的畝均投資強度、單位產值、稅收貢獻3項核心經濟指標均處于全市各產業園區前列。

        而今,走進潼湖生態智慧區,只見塔吊林立,一棟棟廠房星羅棋布,煥發著勃勃生機。“目前,智慧區動工項目57宗,封頂項目41宗,已竣工項目14宗,已投產項目8宗。”潼湖生態智慧區產業促進辦有關負責人說,僅今年1~9月,智慧區就新動工項目9宗。

        “預計到2035年,智慧區經濟實力將顯著增強,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4000億元,地區生產總值達1000億元,全面建成千億級現代產業新城,成為惠州躋身‘萬億級GDP俱樂部’的重要一極。”仲愷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潼湖生態智慧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鄧力說,智慧區將與國際國內規則體系全面接軌,推進來自韓國、港澳等國家和地區的產業、科技、人才、資本、服務等高端資源要素集聚,打造成為“韓味”濃厚、港澳元素豐富、深圳都市圈資源集聚的粵港澳特色合作平臺。

      潼湖生態智慧區打造高品質現代化園區。

        對標先進打造國內一流園區

        與產業項目建設協同并進的,是潼湖生態智慧區的城市建設。

        產業發展,交通先行。4月11日上午,惠橋快線、智慧大道兩條市政道路正式建成通車,標志著我市“豐”字交通主框架中部軸線西段主體基本建成。惠橋快線、智慧大道建成通車后,潼湖生態智慧區實現“通過高速、快速路與惠州市區、東莞20分鐘左右互通,與深圳、廣州60分鐘互通;通過高鐵與香港、珠三角和粵東其他地市之間60~90分鐘互通”的目標。

        “4年間,我們全面鋪開12個批次總長約77.2公里的市政道路建設。”潼湖生態智慧區城建生態辦負責人介紹,目前,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主干路網“兩橫兩縱”以及支路網基本建成通車,“兩橫兩縱主干牽引、密布支路通達循環”的內部交通脈絡初顯成效;除了智慧大道,智慧東路南延線主干路也竣工通車,潼湖科技城主次路網進一步完善,贛深高鐵仲愷站輻射效果得到強化。

        與此同時,潼湖生態智慧區各項基礎設施加速完善: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警務室、交警執勤點、行政服務中心等7個公共服務單位建成啟用;規劃48個教學班的公辦高中——仲愷高級中學及其附屬學校已于今年秋季開學;新建成20個公交站,并常態化開通運行公交線路;起步區主干道(社溪大道、宏溪大道)建成兩個大型停車場,提供公共停車位450余個,配套微巴公交實現園區內接駁交通,輻射園區所有建成企業。

        此外,以起步區客商服務中心和集中配套項目(一期)為承載,組建專業物業服務團隊進行招商運營,銀行、會計師事務所、法律咨詢機構、健康服務機構、綜合餐飲、便利商超、休閑娛樂等30余家商業服務單位全面簽約進駐,共同構筑起步區濃厚的商業氛圍。

        “潼湖生態智慧區始終堅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建設現代化一流園區的要求,對標松山湖、蘇州工業園等先進園區,致力打造國內一流園區。”鄧力說。

        行走在潼湖生態智慧區,細心的市民會發現,企業之間沒有了傳統的圍墻,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綠圍欄”。據介紹,潼湖生態智慧區實行建筑外立面風貌、通透式景觀圍墻等標準規范管控,打造高品質城市風貌;打破傳統工業園區實體圍墻景觀界面,采用通透式綠籬、景觀層疊等方式進行分隔;建設智能化、智慧化園區管理系統,打造高品質現代化園區。

        “我們希望,將智慧區建設成為現代產業園區的示范標桿,園區和城鎮風貌更加和諧現代,公園綠地、水系濕地等建設治理更加精細精美,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化美麗品質充分彰顯。”潼湖生態智慧區規劃設計辦負責人說。

      智慧大道。

        營商環境

        每個項目都有專人負責

        事實上,潼湖生態智慧區2019年才開始全面啟動建設。“2018年,潼湖生態智慧區管理委員會成立,征地拆遷工作是2019年才開始的。”潼湖生態智慧區綜合協調辦負責人說。

        短短4年間,潼湖生態智慧區從荒草灘涂到高新企業扎根,從一張白紙化作一座產業新城。“這充分展現了智慧區建設者們的攻堅魄力和奮發決心。”鄧力說,打造一個全新千億產業平臺的使命感、搶抓機遇加速發展的責任感,驅使智慧區建設者們終日奮戰一線,夙夜不懈推進這座產業高地的加速騰飛。

        “我們對每一個項目都進行精準管理、精準保障。”潼湖生態智慧區城建生態辦負責人介紹,智慧區每一個項目都有專人負責,都有明確的任務分解表,督促大家按時間節點完成任務。

        寶崗路是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第一條通車的市政主干道路。在建設時期有一分段剛好與產業項目進出場的施工便道重疊。為保障道路施工和產業項目推進都不延誤,城建生態辦的工作人員每日奔走在施工單位、相關部門、鎮街和村戶之間開展協調工作,成功實現無障礙施工,并在30天內實現施工便道交付。

        據統計,近年來,潼湖生態智慧區組織實施的基礎設施項目逾200項。

      潼湖生態智慧區火熱的建設場景。

        管家式保姆式服務企業

        “園區組建了項目工作服務專班,為我們提供‘管家式’‘保姆式’優質服務。”深圳市華思旭科技有限公司總裁雷云說,在該公司項目建設過程中,潼湖生態智慧區管委會對廠區建設用水、用電、停車以及員工安置等,提供了無微不至的一流服務。今年3月,華思旭科技總部及應急啟動電源生產項目首期建成正式投產,是起步區最早投產的產業項目之一。

        為更好地服務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潼湖生態智慧區積極踐行“店小二”服務,注重在優質服務上做“加法”,在項目報批報建程序上做“減法”。通過突破舊制、集思廣益,不斷推出創新舉措,下大力氣構建了一個審批少、流程優、體制順、機制活、效率高、服務好的營商環境:

        率先推出企業開辦全流程“一條龍”服務,對重大產業項目提供免費代辦,注冊新公司最快2小時辦完;

        成立產業項目“凈地交付”及“動竣工”專班,對項目進行全過程跟蹤服務,力爭實現“拿地即動工建設”;

        搭建企業“直通車”平臺、工業項目全生命周期系統,開展“周六不休息”延時服務,與廣州、深圳、珠海等13個地區實現“跨域通辦”;

        整體規劃環評率先獲省批準,創新實施告知承諾制,對符合條件的建設項目在提交環評申請受理后,在2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批;

        創新實施“臨時施工復函”建設模式,與傳統報批程序對比動工時間至少提前60天,目前已有50多宗項目試行;

        創新實施“工業用地建設園區綜合服務設施集中配套”,為入駐企業集中提供員工宿舍、文體設施、公共食堂等設施、平臺與服務;

        加大力度服務企業用工和人才需求,為企業搭建交流平臺,組織企業前往市內外各類院校交流學習,同時深入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活動,協助企業充實人才。

      在深科達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工人安裝調試設備。

        民生福祉

        統籌留用地建產業園保障村民利益

        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歸根結底是要增進民生福祉,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潼湖生態智慧區在征地之初,就充分考慮了被征地農民的利益,統一規劃建設被征地村民安置小區,讓村民“上樓”享有理想居住環境;集中規劃村集體留用地并交由國有企業建設群益產業園,讓被征地村集體參與經營分紅。

        在潼湖鎮三和村,幾棟高層建筑格外引人注目。這里便是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安置小區,總建筑面積約21萬平方米,分兩期建設:一期建設5棟高層單體住宅,建成后可安置拆遷村民約560戶,提供800多個停車位;二期除了建設高層單體住宅外,還將配套建設一所15班制幼兒園以及一個中心市場等。目前,安置小區一期工程已竣工,被征地村民即將迎來全新的高品質生活。

        在三和大道上,又一智能制造產業園——群益智能制造產業園建成招商。群益智能制造產業園總建筑面積約155.38萬平方米,廠房面積約113萬平方米,項目配套面積約42.38萬平方米,正圍繞仲愷高新區“5+1”現代產業體系布局服務功能和產業定位,積極引進智能終端、超高清視頻顯示、智慧能源、人工智能、新材料、醫療器械等產業。已儲備意向企業近400家,全力打造集科研、生產、孵化、商業、休閑、娛樂、住宿于一體的智能制造產業基地。

        “群益智能制造產業園的建設,不僅能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兌現了村集體留用地權益,更是有利于保障被征地村民的長遠生計。”潼湖生態智慧區規劃建設辦負責人介紹,比如潼湖鎮三和村,被征收了約6000畝集體土地,若該村將返還的留用地(約600畝)全部置換為群益產業園中的廠房、物業,出租后每月固定獲利可達200萬元以上,大幅提升村集體經營性收入。

        潼湖生態智慧區還全力幫助村民解決困難,做村民的貼心人。為尚未遷入安置小區的村民發放生活補助,聯系招工用工企業促進失地農民就業,協調孩子入學問題……對于仍未搬遷的村莊,積極主動幫助村里解決難題,修建村道、疏通排水、慰問困難家庭……

        此外,潼湖生態智慧區還科學謀劃園區的優質教育、醫療資源,豐富商貿、金融、文化、娛樂等服務,逐漸完善城市功能。

        發展風正勁,奮進正當時。“未來,我們將一如既往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打造中韓地方高端產業合作新高地、粵港澳大灣區特色合作平臺,將智慧區建成高端產業集聚、經濟實力強勁、發展特色彰顯、園區配套完善、公共服務資源配備齊全的千億級現代產業新城,讓更多居民、企業職工實現工作生活兩相宜。”鄧力信心滿懷地說。

        文字 惠州日報記者林麗娟 魏怡蘭 通訊員吳玉潔 曾俊杰

        圖片 惠州日報記者李松權

      編輯:任己章
      上一篇: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