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深藏“九廳十八井” 百年古村靜待蝶變
惠東梁化推動石屋寮古村落保護開發,打造民俗文化體驗區、紅荔古岸尋幽區等特色功能區
“石屋寮,石屋寮,梁化鄉村最富饒……”在梁化流傳甚久的一句樸素民謠,詠唱出百年古村昔日的富庶繁華。石屋寮村位于惠州市惠東縣梁化鎮,是惠州市首批傳統村落之一,至今已有超過四百年歷史。村中保留著眾多明清時期的古建筑,其中最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的是一座大型客家古圍屋,被稱為“九廳十八井”。
近日,記者走訪石屋寮古村落看到,“九廳十八井”圍屋廳堂高闊、院落重重,呈現出客家民居的典型特征,圍屋建筑周邊古樹林立,滿目陰涼蒼翠,獨有一番韻味。不過由于年久失修,圍屋中大多數古建筑十分破敗,屋內雜草叢生,鮮有人問津。
記者從惠州市惠東縣梁化鎮獲悉,目前該鎮正積極推進石屋寮村古村落文化保護與開發有關項目,將依托古村落資源打造民俗文化體驗區、紅荔古岸尋幽區等特色功能區,實現石屋寮傳統村落有效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推動古村落文旅產業發展。
屋檐下的精致木雕
走訪:古建筑群格局對稱特色鮮明
從惠東縣城出發往西北方向前行十余公里,駛入開闊平整的鄉道,半小時便抵達梁化石屋寮村。日前,記者在石屋寮村看到,村口一座觀音廟引人注目,據稱是一座有著數百年歷史的古廟。廟前的廣場屹立著幾棵枝繁葉茂的古樹,從樹干上掛著的牌子可知,樹齡均超百年,遮天蔽日的枝葉為村口的空地撐起了大片陰涼,幾棵古榕樹上還掛著破舊的竹制燈籠,從殘缺斑駁的外殼中可辨認出“百子千孫”的字樣。
正午時分,村中行人寥寥,只有幾位花甲老人在樹蔭下的石凳納涼。“‘九廳十八井’古圍屋就在旁邊,里面很多雜草,路不好走!”順著老人手指的方向,古圍屋近在眼前。
站在古圍屋大門前,只見青磚黛瓦,白墻斑駁,古樸的客家民居建筑風格,夾帶著歷史的滄桑破敗感迎面而來。大門兩側各立著一根約3米高的大理石柱,支撐著殘破的屋檐。視線穿過大門,可以看到圍屋中軸線上的多道門呈直線分布,獨有一番韻味。
從大門進去,眼前是如廣場般開闊的天井,盡管天井爬滿了濃密的雜草,其寬敞大氣之勢不減。耐人尋味的是,天井正中央建有一道拱門,與圍屋大門直線相對,撥開雜草可見一道石板路往里延伸,通向圍屋深處的又一扇拱門。每個天井左右兩邊都建有小門,走進去又是帶天井的別致院落,層層嵌套,置身其中仿似走進了迷宮。
遺憾的是,記者走訪發現,古圍屋里大多數院落、通道、大門都已被雜草枯木侵占阻擋,建筑破損嚴重,屋頂、墻體倒塌后的殘渣遍地,如今游客村民走進去,幾乎很難游覽全貌。唯有隱約可見的雕花的門楣、被踩踏光滑的石磚仍昭示著圍屋舊時的繁華。踩踏著滿地枯草,枝木斷裂的聲音在圍屋里飄蕩,滄桑感油然而生,不時看到有生命力頑強的樹木,順著殘破的墻體盤根生長,交織出一種迷人的“野性”。
據當地村民介紹,現在古屋中基本已無人居住,右側院落保留著“雙眼井”,因兩口井眼并排分布,形似雙眼而得名。不過由于缺乏維護修繕,古屋草木叢生、破敗不堪,已無從深入探幽。所幸建筑群整體的格局架構基本得以保留,若從高處俯瞰,“九廳十八井”的結構依然可見。
古屋大門兩側各立著一根石柱
溯源:人丁興旺擴建“九廳十八井”
何謂“九廳十八井”?記者了解到,“九廳十八井”是客家民居的多種典型代表之一,廣泛分布在福建、廣東、江西等客家地區,是客家人結合北方庭院建筑,適應南方多雨潮濕氣候及自然地理特征,采用中軸線對稱布局,廳與庭院相結合而構建的大型民居建筑。“九廳十八井”結構獨特、院落重重、占地規模大,也被稱為“客家莊園”。
據考究,傳統“九廳十八井”因廳多、天井多而得名。在客家傳統文化中,“九”有著長久、尊貴的意味,“九”和“十八”的組合更多是客家群族對多廳多井的大宅建筑約定俗成的統稱,往往不代表建筑結構中的確切數字。圍屋內部廳堂高而闊、天井大而寬,采光充足、視線通透,一般有數十戶聚族而居,家家戶戶互通有無,屋里有屋,門內有門,廳門相連,開則連成一體,閉則自成一隅,建筑格局體現了防火防盜的功能。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圍屋廳多井多房多,整體布局卻井然有序——以主廳為中軸,向兩側延伸擴展,建筑層層疊疊,采光、通風、出水皆井然有序、貫穿全村。
作為千年古梁化的歷史遺存,石屋寮“九廳十八井”古圍屋顯然保留了客家傳統民居建筑的特色元素,其歷史可追溯到數百年前。據考證,石屋寮古村落形成于四百多年前——明神宗萬歷二年(公元1574年),客家先民陳氏始祖從福建漳州遷徙到梁化石屋寮,從此定居立村,勤懇耕耘,壯大家族。
百年古樹枝葉繁茂,撐起大片陰涼
數百年間,石屋寮村先祖集四方能工巧匠,遍栽果木,逐漸建成以宗族家庭為核心、融合閩南、客家文化建筑風格的石屋寮古民居建筑群,其中“九廳十八井”用料講究,工藝精美,對研究傳統建筑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據介紹,石屋寮“九廳十八井”圍屋建于清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由陳氏第四代先祖懋園公修建。
該圍屋建筑占地面積4800平方米,房屋合共一百零八間,頗具規模。記者走訪發現,石屋寮“九廳十八井”圍屋呈現出明顯的對稱、開放、通透等特點,盡管歷史的風霜抹去了昔日的華麗,但透過圍屋井然有序的格局,仍能窺見舊時客家宗族聚居、和諧舒適的歷史風貌。
據悉,古村中還有一座被稱為“五樓”的建筑,是舊時陳氏始祖居住的房屋,隨著家族發展,陳氏人丁興旺,為容納更多宗族后裔子孫居住,又建了“九廳十八井”和“日合樓閣”等客家民居建筑。
古屋一角掛著“百子千孫燈”
盤活:規劃依托古村資源打造民俗文化體驗區
作為歷史文化的載體,石屋寮“九廳十八井”圍屋見證了客家族群遷徙繁衍的歷史和聚族而居的民俗文化,是研究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聚落形態的不可多得的歷史遺存。如今隨著時間的流逝,曾經熱鬧的古屋,如今儼然已步入風燭殘年:開闊的天井院落已被野草侵占,部分墻體、房頂已經坍塌,遍地殘瓦墻渣……滄桑破敗的屋宇讓人心生寂寥。
記者采訪發現,不少本地客家村民情系宗族,對“九廳十八井”古屋抱有深切的情感。“一個大門進去,家家相通,戶戶相連,住著彼此熟悉的幾百人,寬敞的天井總是很熱鬧,讓人懷念。”老村民陳先生表示,藏著他兒時記憶的古圍屋,不僅是一代代石屋寮村民的鄉愁記憶載體,更是惠東客家族群的歷史人文見證,希望能得到妥善保護和利用。
延續古建人文,留住濃濃鄉愁。據了解,目前惠東縣梁化鎮正積極推進石屋寮村古村落文化保護與開發有關項目。據該村有關負責人介紹,石屋寮村將依托古村落文化資源和原生態綠色資源,打造民俗文化體驗區、紅荔古岸尋幽區、低碳新村社區、生態觀光農業區、山林生態保育區等特色鄉村文旅功能片區。根據初步規劃,項目將重點修復古村落古建筑約10000平方米,并對村中逾千棵古樹名木和古樹群增加保護措施;此外,還將對村落沿途約3公里道路進行改造提升。
據介紹,在鄉村振興的大潮下,梁化鎮正研究謀劃打造梁化文化特色歷史小鎮,力爭從各村特色資源和亮點切入,將鄉村古色、綠色等資源轉化為鄉村振興的活力源泉,釋放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潛力。
記者留意到,石屋寮古村落保護開發項目重點提到了古樹名木的保護。據石屋寮村有關負責人介紹,村里有成千上萬棵百年古樹分布其中,種類主要以榕樹、芒果樹、荔枝樹、龍眼樹等為主,大多都已經過掛牌登記,通過樹干上的牌子,樹齡、種類等信息一目了然。茂密的古樹枝葉為古村落增添了韻味。
厚重莊嚴的參天古樹、古色古香的客家民居建筑……值得期待的是,通過各類特色資源的有效開發,石屋寮“九廳十八井”圍屋將迎來“重生”,在古樹名木的見證下,向游人講述客家宗族遷居繁衍的歷史往事。
古樹見證石屋寮客家宗族遷居繁衍往事
思考:傳統村落保護開發應重點關注“獨特性”
石屋寮古村落的保護開發,是惠州深挖文化資源,盤活傳統村落,賦能鄉村振興的縮影。惠州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古跡古建星羅棋布。據統計,惠州當前已有國家、省、市各級傳統村落超過30個,這些傳統村落形成時間較早,廣府、客家、潮汕文化相互交融,形成豐富多彩的建筑文化,并保留著某一歷史時期的傳統風貌、地方特色和民俗風情,是惠州深厚歷史和燦爛文化的重要載體。可以說,每一座古村落都像是一座大型“民俗博物館”。
不過隨著現代化、城市化浪潮洶涌而來,不少鄉村古村落、古建筑逐漸人去屋空。原住民的流失,使傳統文化之魂游移,鄉村“空心化”導致人才缺失,文化認同斷裂導致保護意識淡薄。
惠州市傳統村落保護規劃有關研究指出,傳統村落的保護開發應注重村落空間、歷史文化的完整性,盡可能保持建筑、村落以及周邊環境的整體空間形態和內在關系,留住各個時期的歷史記憶,呈現傳統文化的延續性。
“豐富的鄉村文化是經過幾代甚至幾十代人,與自然和社會相互競爭、融合的結果。其本身就蘊含著熱忱的人間氣息,具有強大的感染力和無可替代性。”一名具有豐富的鄉村文化調研經驗的學者表示,盤活傳統村落文化資源,應更多關注其獨特性,要避免機械性的經驗復制,造成“千村一面”的局面。
據悉,早在2016年,惠州就已印發《惠州市傳統村落保護利用辦法》,從總體上明確了傳統村落保護的原則和保護利用措施,規定傳統村落應當整體保護,保持傳統格局、歷史風貌以及自然和田園景觀等整體空間形態與環境。多年來,隨著傳統村落保護項目的實施,全市多個古村迎來“重生”,成為備受市民游客青睞的特色鄉村旅游打卡地。
統籌策劃/羊城晚報記者 馬勇 陳驍鵬
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陳麗媛 通訊員 曾世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