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由廣東惠州發起,贛深高鐵沿線深圳、東莞、惠州、河源、贛州安遠五城聯動的公益‘撿跑’活動拉開帷幕。‘垃圾不落地,惠州更美麗’……”由惠州發起的六五世界環境日五城聯動撿跑活動引起廣泛關注,《人民日報》6月9日第15版(生態版)對這一活動進行了報道。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當天,由惠州市生態環境局、中共惠州市委宣傳部聯合開展的2022年六五世界環境日全民保護環境撿跑公益活動舉行,活動采用市、縣、鎮、村四級聯動,全市共開展了大約360場撿跑公益活動,吸引近萬人參加。在惠州,公益撿跑已經成為一種新風尚,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市民參與其中,為惠州志愿服務事業注入了新力量,文明新風種子四處播撒。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全面提升社會文明程度。
近年來,惠州以高水平連續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為抓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全面推進精神文明建設,讓文明城市創建既有厚度又有溫度,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高的同時,極大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加快形成與惠州高質量發展相匹配的精神文化優勢。
志愿者在惠州西湖景區服務游客。惠州日報記者湯渝杭 攝
城市品質
堅持創建惠民提升城市顏值
打贏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這場硬仗,必須補齊短板。日前,市文明辦根據中央文明辦下發的2021年全國文明城市年度測評失分項目的通報,就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進行分析,形成了易失分項目“問題清單”。在此基礎上,我市將直面測評反饋情況,分析失分原因,找準短板弱項,立行立改抓落實,在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中提升惠州文明城市創建水平。
堅持“創建為民、創建靠民、創建惠民”理念,堅持問題導向,堅持從群眾關切的“急難愁盼”問題抓起,持續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惠州通過文明城市創建增進民生福祉、提升幸福指數,讓人民群眾從一件件具體的好事、實事上感受到精神文明建設帶來的成效和變化。
近年來,惠州在扎實推進“兩違”治理、“兩江一河”綜合治理重點工作的基礎上,順應城市品質提升的東風,將整治工作定位為城鄉管理的攻堅戰:凈化城市公共空間、規范停車秩序、推動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打造“最干凈整潔城市”、整治廣場舞噪音擾民、推進園林綠化景觀品質提升……通過“繡花功夫”精準施政精細服務,高度利用和精心雕琢城鎮空間,惠州不斷增強市民對幸福生活的體驗感和獲得感。惠州市區“兩江四岸”整治曾獲“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
“公園,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正在惠州大地成為觸手可及的現實。近年來,隨著金山新城、東江新城等新城片區的發展,金山湖公園、鹿江公園、紅樓灘公園等高品質城市公園先后建成投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發展。與此同時,惠州對中心城區建成年代相對較早的三大公園——下埔濱江公園、東江沙公園、東江公園進行品質提升,為市區增添了更多更富生機的新綠,為市民呼吸清新空氣、舒展身心、游憩觀光、親近自然提供了更好更為開放的公共空間。
把人民群眾的“幸福清單”轉化為創建文明城市的“責任清單”,一件件好事、實事,換來了惠州越來越美的城市顏值和日益豐盈的文明氣質。
文明實踐
全市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1350個
“您好,疫情防控不可松懈,請自覺戴好口罩。”“疫情防控,需要你我共同參與,希望能主動提醒客人掃場所碼。”5月22日下午,“全民戴口罩 齊掃場所碼”助力疫情防控文明行動在惠城區橋西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舉行。
志愿者前往麥地商圈向市民免費派發口罩、《疫情防控指南》宣傳手冊,并提醒商鋪店員積極引導到店人員主動掃場所碼。“希望通過我們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務,讓更多市民支持疫情防控工作,主動戴口罩、掃場所碼。”市長跑協會志愿服務隊志愿者于建民說。
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為人民。把發展好、維護好和實現好人民群眾根本利益作為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出發點,就會廣泛吸引人民群眾參與創建,進一步形成人民群眾“共治理”“一起干”的生動局面。
近年來,惠州持續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堅持探索先行、示范帶動、分類指導、整體推進,著力完善運行機制、強化資源融合、建強服務隊伍、探索資金保障、打造品牌項目,努力形成新時代文明實踐“惠州樣本”。
目前,惠州以縣(區)、鎮(街道)、村(社區)為單元,建立“文明實踐中心—文明實踐所—文明實踐站”三級體系,全市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1350個。此外,3個縣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基金,籌集資金7600余萬元,全市成立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3500多支。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聯合全市的志愿服務組織,惠州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
志愿服務
我市注冊志愿者超120萬人
我市再添一家好人工作室。5月20日下午,張仙英全民閱讀志愿服務工作室、張仙英好人工作室設立。接下來,該工作室將常規開展各類閱讀及志愿服務活動,捐贈圖書,聯動惠州13家好人工作室、志愿服務工作室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開展系列活動,把各項公益活動聯動擴大到鄉鎮及自然村的學校少年宮,推進全民閱讀和書香社會建設,充分發揮好人典型示范作用,不斷擴大精神文明建設的規模效應。
美德溫暖世道,典型滋養心靈。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大力開展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新時代好少年等先進典型選樹工作,大力開展“好人之城”“志愿之城”建設,推動博羅縣、惠東縣列入全國首批鄉村“復興少年宮”建設試點縣;出臺《惠州市貫徹落實〈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實施方案》,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建設;全域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提高人民群眾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和全社會文明程度,培養時代新人,弘揚時代新風。
目前,全市共有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5人次,省級道德模范和道德模范提名10名、市級道德模范和道德模范提名40名;共有中國好人40名、廣東好人84名、惠州好人963名;廣東“新時代好少年”10名、惠州“新時代好少年”209名。這些先進典型充分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影響和帶動了越來越多的市民群眾爭當志愿者、爭做文明人,我市注冊志愿者目前已經超過120萬人。他們活躍在文明城市創建的一線,一個個流光溢彩的個體匯聚,鑄成堅不可摧的“精神高地”。
惠州日報記者龔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