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稅降費、融資促進、保供穩價…… 5月28日,《惠州市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行動方案》出臺。通過8個方面24條行動,逐一明確責任單位,打出工業經濟穩增長“組合拳”“連環招”,進一步夯實工業平穩運行的政策基礎,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保持全市工業經濟良好增長勢頭。
《行動方案》聚力推進工業項目建設,助力惠州工業經濟平穩增長。這是《惠州市進一步支持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紓困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出臺后,我市在工業經濟穩增長領域推出的又一項重磅扶持舉措,多措并舉穩工業經濟,暢通產業鏈供應鏈,為穩住經濟大盤作出惠州擔當。
圖為今年2月中旬恒力項目建設現場。
減稅降費,減輕企業負擔
GDP逼近5000億大關,工業總產值突破1萬億元,站上“萬億工業大市”新臺階;今年1~4月,惠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完成工業增加值超725億元,增長10%,增速珠三角第一,工業投資增長65.4%,增速保持全省第一……當前,惠州工業經濟保持穩中向好的良好趨勢,但受疫情沖擊、地緣政治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經濟下行壓力也在加大。
《行動方案》首先從減稅降費減輕企業負擔入手,通過“免、減、緩、返、補”,讓企業“輕裝上陣”。措施包括中小微企業實行新購置設備所得稅稅前扣除;將2021年四季度實施的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延緩繳納部分稅費政策延續實施6個月;2022年減征“六稅兩費”擴大到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減按50%稅額執行;全省參保單位統一階段性下調企業社保繳費費率20%;減免國有房屋租金3至6個月等。
一方面減少企業“錢袋子”支出,一方面增加對企業的貸款融資支持。《行動方案》實施融資促進行動,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如為戰略性產業集群企業提供強鏈貸、延鏈貸、補鏈貸、信用貸等專項融資產品。支持工業企業獲得品牌認定,對龍頭骨干企業、單項冠軍企業、小巨人企業可給予額度最高18億元、期限最長20年的貸款支持,對“專精特新”企業可給予額度最高5000萬元、期限最長3年的貸款支持,對“小升規”及其培育庫等中小微企業可給予額度最高3000萬元、期限最長5年的貸款支持。
在一系列保鏈穩鏈舉措下,惠州工業企業生產一片繁忙。圖為華陽通用SMT車間。
提振投資,力促工業經濟增長
工業投資是實體經濟的源頭,今天的投資就意味著明天的產出,對工業經濟穩增長至關重要。《行動方案》通過聚力推進工業項目建設、鼓勵企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實施制造業能效提升工程,加快新型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和支持外商擴大投資,力推我市工業經濟平穩增長!
在工業投資方面,對總投資10億元以上的制造業項目,按其申報期內新增實際固定資產投資額不超過2%的比例核算獎勵資金額度。2022年建設工業項目1200宗以上,其中新動工600宗以上,完成工業投資1300億元以上,增長38%。
在工業技改方面,省、市財政分別對符合條件的固定資產投資700萬元、3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技術改造項目,最高按不超過其設備(含軟件)購置額的20%進行獎勵,最高獎勵分別為5000萬元、100萬元。2022年實施技改項目600宗以上。
在“新基建”方面,2022年推動電信運營商建設5G基站超2000座,累計超10000座。在支持外商擴大投資方面,對符合條件的年實際外資金額超過5000萬美元的制造業新設項目、超過3000萬美元的制造業增資項目,按其當年實際外資金額不低于2%的比例予以獎勵,最高獎勵1億元。
今年1~4月,惠州規上工業增加值超725億元,增長10%,增速珠三角第一,勢頭良好。圖為茂佳科技生產的超高清視頻顯示產品。
推動企業提質增效,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
高質量發展的根基在實體經濟,實體經濟的根基在企業!缎袆臃桨浮分ν苿悠髽I提質增效,梯度培育優質企業發展,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
《行動方案》規定,對首次“小升規”,新獲評國家級“小巨人”、“隱形冠軍”,省級“專精特新”“單項冠軍”等稱號及工業增加值年增長超20%(含)且工業總產值首次達10億元、50億元、100億元以上的高成長型等工業企業,給予最高300萬元獎勵,力促制造業數字化轉型。
《行動方案》提出,支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推動企業提質增效。圖為中建鋼構智能制造車間。
同時,《行動方案》提出支持制造業創新平臺建設,對認定的省級重點實驗室、省級新型研發機構、新認定為國家級、省級工業設計中心的企業給予一次性最高100萬元獎勵或補助。加大“首臺套”“首批次”支持力度,對符合工信部和省工信廳有關指導目錄的裝備產品,給予最高不超過900 萬元/套的獎勵。
此外,《行動方案》還從重要原材料保供穩價、消費帶動、資源要素保障等多個方面,推出“一攬子”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的政策舉措,力促惠州工業經濟保持近年來穩中向好的良好增長態勢。
文圖 惠州報業全媒體記者謝寶樹 通訊員梁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