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現場制作美食!惠州博物館探索“無邊界博物館”

      原標題:
      無邊界博物館讓文物“活”起來
      惠州博物館探索新方法,助優秀文化融入市民生活

        “跟著粵菜去旅行——粵菜文化展”日前走進惠州博物館。該活動由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指導,廣東省博物館(廣州魯迅紀念館)和廣州酒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廣東省流動博物館承辦,是廣東省流動博物館“流動博物館+”的又一次嘗試,是“廣東省流動博物館+”概念的延伸和拓展。

        近年來,廣東省博物館在國內文博系統率先系統性提出“無邊界博物館”建設的理念。惠州博物館將該理念融入日常工作當中,積極探索在博物館文化建設中導入社會力量,努力走出博物館,讓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群眾的日常生活。 

        小講解員在惠州博物館為觀眾介紹粵菜歷史和傳統習俗。惠州日報記者鐘暢新 攝

        傳播惠州美食

        將邀請非遺傳承人現場制作美食

        “在惠州三年,蘇東坡不斷改進惠州菜,制作了梅菜扣肉、東坡西湖蓮等名菜。”“鹽焗雞也是客家人逢年過節不可缺少的一道菜品。”“惠州菜咸甜適合,口味多樣,你總能找到你自己中意的美食。”

        5月14日,在惠州博物館“跟著粵菜去旅行——粵菜文化展”的展覽現場,小講解員們忙得不亦樂乎。該展覽展出了40件/套實物,包括粵菜老菜譜、老菜單等。展覽通過近百張圖片,從粵菜歷史、菜肴風味、傳統習俗、名菜與名人故事等方面深挖粵菜背后的文化元素,為觀眾講述美味背后的故事。而小講解員們的精彩講解,更讓前來觀展的市民胃口大開。

        “我此次的任務是講解好梅菜扣肉這一道菜。”小講解員、惠州市田家炳中學初一學生任穎捷告訴記者,她一個星期前便開始搜集資料、準備講解詞等,希望能夠帶來最精彩的講解。“在查資料時,我加深了對粵菜文化的了解,以后寫作文也能用到。”

        本次展覽也吸引了惠州餐飲行業人員前來觀展。在展廳中,惠州市餐飲行業協會會長葉定華對展覽展出的仿真菜品特別感興趣。“現場展出的分別是廣府、潮汕和客家仿真菜,但是追溯以前的菜譜,你會發現東江菜也是粵菜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葉定華說,民以食為天,粵菜文化的發展變化,其實也反映著廣東歷史的發展變化,粵菜展能夠讓廣大市民更加了解粵菜,了解廣東的傳統文化,非常好。作為市餐飲行業協會會長,他也一直在宣傳和弘揚美食文化的路上。“我們組織了一些專家學者研討,也在搜集東江美食的相關文字資料,希望后續能夠將東坡文化和東江菜進行結合推出一些菜品。同時,我們也非常期待和惠州博物館合作,尋找惠州美食,推出類似的展覽,到各縣(區)去傳播惠州的美食文化。”

        記者了解到,在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惠州博物館還將把部分惠州的非遺傳承人請進館內,在“跟著粵菜去旅行——粵菜文化展”的活動現場,通過傳承人親手制作惠州非遺美食,請市民親口品嘗非遺美食的方式,讓市民“沉浸式”體驗粵菜和非遺之美。

      省文物專家為市民鑒寶。

        突破空間界限

        走出博物館舉辦超百場展覽

        “去博物館,不僅僅是看藏品,更是看博物館和文物背后的故事和文化。”惠州市博物館副館長鐘雪平說。一座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從誕生之日起,博物館就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看懂文物背后的文化,才是去博物館真正的意義。然而,文物的消耗損毀、物品存放空間的地理跨度、物理展示空間的不足等客觀因素,都給人們提出如何解決博物館局限性的問題。

        以“無邊界”“無圍墻”博物館為探索方向,惠州博物館開啟了“博物館+”的多層次嘗試。“無邊界博物館,首先就是要突破空間界限,讓教育、展覽活動走出博物館。”鐘雪平說。打破空間界限,就是要把展覽、教育和文化服務送到惠州的各個地方,讓日常很難走入博物館的人群能夠有計劃地享受文化和藝術,同時讓優秀傳統文化貼近群眾,融入群眾生活。

        去年11月,由廣東省博物館(廣東省流動博物館)主辦,惠州博物館承辦的“文物入校園”活動首站走進市水北小學。在這次主題為“文物動物園”的活動中,孩子們不僅通過圖片和文字說明,認識了解了眾多的動物,親身感受了獸形觥拓片的制作過程,更是激發想象力和藝術創造力,以動物為元素開展了藝術創作。

        事實上,惠州博物館的“博物館+”實踐活動始于2020年。把“博物館課堂”搬進學校、搬進社區、搬進鄉村,讓更多的惠州市民感受“嶺東名郡”的魅力。至今,惠州博物館已經走出博物館舉辦了超百場展覽,極大拓寬了博物館的“邊界”,讓越來越多的群眾貼近博物館、了解博物館。

        今年4月,惠州博物館更是首次與商業社區開展合作,將“百年記憶·世紀畫夢——林風眠藝術人生”展覽設置在位于橋東街道野島文化生活社區內的一處老舊酒廠發酵車間。林風眠帶著滄桑憂郁氣息的畫作,加上富有歷史痕跡的舊車間,烘托出了一種別樣的美感,也讓藝術更加貼近群眾。

      小講解員在博物館為觀眾介紹粵菜歷史和傳統習俗。

        創新志愿服務

        引導群眾從“靜觀”到“融入”

        除了打破空間界限,惠州博物館也在嘗試更多的突破。

        惠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如何將豐富的博物館資源有效轉化為中小學教育教學資源,讓更多的孩子有機會與文化瑰寶面對面?從2020年開始,惠州博物館創新館校合作新模式,在市田家炳中學選拔、招募、培訓了32名小講解員志愿者。

        “通過我們的專業培訓,這些小講解員志愿者不僅能夠講解文物,還參與了我館首個原創惠州紅色故事線上播講節目的錄制,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惠州市博物館副館長侯慧梅說,館校合作避免了走馬觀花式的參觀,學習效果更好,宣傳和傳播的效果也更好,該項目還獲得了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擦亮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金牌”講解志愿服務優秀項目獎。

        為了深化小講解員這一活動,惠州博物館今年5月14日啟動了“掀開歷史之印 講好惠州故事”——惠州市紅領巾小金牌講解員培養計劃,面向全市學校招收14歲以下的青少年,免費進行講解培訓,希望通過培訓讓青少年講好中國故事、講好革命故事、講好惠州故事,進而提升孩子們的文化自信。首批來自惠城區第二十九小學、市中洲實驗小學、市田家炳中學的小講解員參與了本次粵菜文化展的講解。

        從“靜觀”到“融入”,小志愿者們在傳播文化的同時,自身也得到了成長。市中洲實驗小學六年級學生莫璐依告訴記者,美食文化也是中華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進行講解之前,她會去翻閱資料,了解粵菜文化,了解惠州文化。“廣東美食多姿多彩,口味豐富,我是一個吃貨,很多東西都是我自己吃過的,講解的時候覺得特別自豪,這也許就是一種文化自信。”

        小志愿者如此給力,大志愿者們自然也不甘落后。在惠州博物館的組織引導下,博物館志愿者走進東坡祠景區、走進社區、走進街巷為群眾講解歷史,開展普法宣傳,積極傳播惠州文化,增強群眾保護歷史文化名城意識。志愿者還參與了蘇東坡專題片拍攝工作,通過介紹蘇東坡寓惠故事,弘揚東坡文化,助推東坡祠景區成為惠州新網紅打卡點。

        據統計,去年,“擦亮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金牌”講解志愿服務共開展104場,服務時長約2440小時,服務群眾約11萬人。

        惠州日報記者龔妍 通訊員張卓文

      編輯: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