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發布《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勞動課程標準》),從今年秋季學期開始,勞動課將正式成為中小學一門獨立課程,并按照日常生活、生產、服務型勞動分類,設置“整理與收納”“烹飪與營養”“農業生產勞動”等勞動課程,包括煮飯炒菜、種植蔬菜和飼養小動物等。
記者近日走訪了解到,為增強學生的勞動觀念,培養學生的生活、生存技能,我市不少學校早已將勞動實踐課程納入學校教育計劃。
在市麥地小學,同學們化身木匠,巧手搭木屋,給動物們一個溫馨的“家”。
印勞動指導手冊,辦小學生廚藝PK賽
上學期開始,惠州市南壇小學鼎峰分校學生家長莫女士發現孩子書包里多了一本《學生家務勞動指導》,這是該校編印的校本教材,免費發放給學生。全書共六冊,每年級一冊,每冊根據學生年齡特點,羅列4個家務勞動的指導方法,包含清潔打掃、收納整理、廚房烹飪等,幫學生掌握必要勞動技能,并附有家務勞動實踐記錄表及評價表,通過恒心、耐心、細心、歡心、感恩心等五個方面對孩子的表現進行評價。
惠州市南壇小學鼎峰分校在學生飯堂、功能室、禮堂等地開辟勞動教育基地,開展家務勞動教育課程,安排專門課時授課。
校內,該校組建了由教師和家長志愿者組成的家務勞動教育指導師隊伍,在學生飯堂、功能室、禮堂等地開辟勞動教育基地,開展家務勞動教育課程,安排專門課時授課。校外,設計“家務勞動實踐作業”,動員家長學生通過視頻、圖片等方式記錄和分享學生居家勞動情況。校長張月銘說,學校還計劃舉行勞動技能大賽與勞動教育期末檢測活動,依據學生勞動態度、勞動技能掌握情況及實踐情況等予以綜合評價。
日前,在惠州市第二十六小學、惠城區東湖學校均舉行了勞動技能比賽,與《勞動課程標準》不謀而合。
在惠州市第二十六小學勞動技能大賽現場,低年級組快速整理書包、穿好校服、佩戴紅領巾;中年級組整齊疊放被子;高年級組巧手編織中國結。垃圾分類角逐中,同學們將“垃圾卡片”送回“家”。在惠城區東湖學校涼拌菜制作大PK中,學生們迅速清洗水果、剪切蔬菜……一道道美味涼拌菜隨之完成。
學生競聘飼養員,照顧小動物“生活起居”
走進惠州市麥地小學后花園,就能瞧見小兔子、小鸚鵡、小倉鼠等小動物。每只小動物都有自己的飼養員,負責照顧其“生活起居”,并記錄動物飼養手冊。該校科學老師劉炎豐告訴記者,去年初開始,學校從成立愛心養育社團到開設相關課程,讓學生們每天給小動物喂食、換水、打掃衛生,培養學生的勞動實踐能力和科學觀察能力。
“一些班級還有小動物‘班寵’,飼養員也是了解所選動物習性、飲食習慣、作息、注意事項等后,統一競選出來的。”劉炎豐說,學校架設攝影機,全程記錄小雞、鵪鶉是如何孵化的,在科學課上播放,孩子們非常感興趣。為讓動物們有個溫馨的“家”,該校匠心造屋社團的同學還學習木藝工具的特點和操作方法,巧手搭起木屋。
在惠州市新湖小學的“福田”,學生種植蔬菜瓜果,從播種、澆水、施肥、松土、日常養護到最后收獲,培養動手能力。
我市不少學校還在校園內開辟種植基地。如惠州市第二十六小學的“鼓韻田園”、惠州市第十一小學金榜分校的“金榜農夫”、惠州市新湖小學的“福田”……學生種植水稻、蔬菜瓜果,從播種、澆水、施肥、松土、日常養護到最后收獲,培養動手能力。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涂堅 通訊員劉麗敏 王美琪 彭藝 賴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