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全省春季農業生產暨農機鬧春耕現場會在惠舉行
我市農作物耕種收機械化水平居全省前列
昨日,由廣東省農業農村廳主辦的“全省春季農業生產暨農機鬧春耕現場會”在惠州市惠城區省級絲苗米產業園舉行,吹響了廣東春耕生產的號角。
惠州是廣東省農業大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把春耕生產作為疫情防控穩產保供和保障糧食安全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2022年全市計劃春耕春種面積157.99萬畝,較上年增加2.9萬畝。2021年全市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指標預計58.87%,全市主要農作物耕種收機械化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現場會上,農機啟動田間作業。惠州日報記者朱金贊 攝
春耕生產投入農機具2萬臺(套)
記者在現場看到,在惠城區水口街道萬盧村連片100畝農田上,早已整裝待發的數十臺拖拉機、旋耕機以及犁田、翻地、平地、施肥、植保、無人機等機械一字排開,同時啟動作業,機械的轟鳴聲在田間匯聚成春耕生產的協奏曲。
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篇章。據統計,2021年,全市農機總動力108.87萬千瓦,糧食烘干裝機容量2600噸,居全省前列。其中,農作物耕種收機械化綜合水平居全省前三,水稻耕種收機械化綜合水平居全省前五,馬鈴薯在耕種管收、初加工、產業拓展等關鍵環節初步實現全程機械化。
“春耕生產機械化程度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勞動生產率,加快春耕生產進度。”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春耕生產期間,我市計劃組織投入農機作業總動力42萬千瓦,投入農機具2萬臺(套),預計機耕率可達99%;計劃采用機插秧、機直播、無人機飛播等方式進行21.2萬畝水稻機播,預計機播率可達36%。
我市不斷拓展農機作業領域。近年來,圍繞龍眼、荔枝、茶葉、甜玉米、馬鈴薯、南藥、蔬菜等特色優勢產業以及畜禽水產養殖,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和冷藏保鮮機械化。荔枝、龍眼等水果烘干容量600噸,居全省前列。
組織58支農技服務“輕騎兵”分隊深入田間地頭
活動現場,一支農技服務“輕騎兵”正給農民講解選種、選肥、選藥知識。在現場會上,舉行了廣東農技服務輕騎兵授旗儀式,農技服務“輕騎兵”將以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新模式、新營銷、新農人“六新”為抓手,創新農技服務方式,全鏈條服務富民興村產業,助力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
記者看到,活動現場設置了“良技養良機區”,5臺農機維保服務車滿載工具整裝待發,農技服務“輕騎兵”開展農機技術培訓,講解農機使用前的檢查、日常管理及保養等,定期維護保養農業機械,保障春耕農機安全生產和作業質量。現場發布了“百家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全力備耕倡議書,農機合作組織全力做好春耕農機檢修、儲備、調度和社會化服務工作,為全省水稻穩產保供提供機械化保障。
“春耕期間,我市將組織58支農技服務‘輕騎兵’小分隊,深入田間地頭,助推全市農業高質量發展。”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市有農機服務組織73家、農機專業服務隊58支、鄉村農機從業人員4.4萬人,農機服務收入近5億元。廣東省海納農業公司、惠東縣中惠農機合作社、惠州市蜻蜓植保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農機社會化服務主體被認定為廣東省“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聯合體。
加強優良品種適用技術推廣
農時不等人。“我市農業農村部門開年第一天就開始部署春耕備耕工作,確保打好全年農業生產第一仗。”市委農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春耕開始前,圍繞全市農業產業發展需要,我市大力引進推廣南晶香占、二廣香占3號、19香等優質稻絲苗米品種30多個,金百甜16號、粵甜26號、正甜88等甜玉米品種10多個,粵油43號、粵油390等花生品種6個,以及果樹、蔬菜、茶葉、花卉等優新品種50多個,免費分發優質絲苗米常規稻種子1萬多斤到各縣(區)用于良種示范推廣。
我市還加強優良品種適用技術推廣。如配套推廣超級稻強源活庫優米技術、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病蟲害綠色防控和專業化統防統治技術、化肥減量增效技術、生態茶園建設與管理技術等技術20多項,為我市農業增產增效發揮好科技支撐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積極推動撂荒耕地復耕工作,納入糧食生產工作黨政同責任務范疇和全市鄉村振興“九大攻堅”行動,2021年共完成撂荒耕地復耕面積4.3萬畝,其中15畝以上連片撂荒復耕面積3.6萬畝,超額完成了省下達我市2021年1.649萬畝撂荒耕地復耕任務。2022年底前,我市將完成連片15畝以上的可復耕撂荒耕地3.56萬畝。
惠州日報記者劉建威 通訊員余劍輝 崔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