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鏡頭里的惠州年⑩丨橫河大龍粄愿您有“大本事”
春節前夕,在博羅縣橫河鎮,橫河大龍粄制作技藝傳承人黃俊杰愈發忙碌。他忙著制作橫河大龍粄,有的發往深圳、廣州等地,有的滿足當地群眾的需要。
看著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傳統,依舊受歡迎,他很開心,更是欣慰。他說:“這是鄉愁,也是年的味道。能讓那么多人,通過大龍粄回憶鄉愁、品到年味。這份堅守很有意義。”
橫河大龍粄制作技藝傳承人黃俊杰。
橫河大龍粄受顧客青睞。
大籠粄是客家人的年糕的一種。在橫河鎮,當地客家人逢年過節、新婚喜慶、添丁升學、喬遷入伙、宴席賀壽都少不了大籠粄。春節期間,橫河有著“上燈”習俗。每每“上燈”,大籠粄都要賣斷貨。
制作工序之一:打粉
制作工序之二:將糖煮成糖漿。
為何?原來,大籠粄的讀音與客家話“大本事”諧音,寓意著長輩對后輩的祝福。裝大龍粄所用的竹籠是純手工編織的,每一個格都是六邊形,寓意著六六大順。大籠粄的形狀是一個大圓形,寓意:團團圓圓。大籠粄上撒芝麻,芝麻開花節節高,寓意:步步高升。
制作工序之三:攪拌
制作工序之四:圍蕉葉
那么橫河大龍粄如何制作?黃俊杰告訴記者,橫河大龍粄主要由糯米粉、冰片糖兩種材料制作而成。按照橫河人的民俗,大籠粄越大越好。做一個標準“一斗六”的大籠粄,要用糯米12公斤,片糖10公斤,經過浸米、打粉、融糖、攪粄、圍蕉葉等10多道工序后,將粄放到大爐上隔水蒸12個小時才能制成。
制作工序之五:把攪拌好的粉漿倒入鋪好蕉葉的竹籠。
黃俊杰說,在這十多道工序中,攪粄是很費力氣,也很考技術,需要邊加糖水邊攪,一次不能倒太多,且要反復多次;另外,蒸煮也很費時間,一個要12個小時!斑@幾天,為了蒸大龍粄,我幾乎都沒合眼!
制作工序之六:把攪拌均勻的粉漿放進鍋爐蒸12小時。
工序雖然不多,但是操作起來麻煩、累人。因此,現在,很多人都不愿意做。像黃俊杰這樣的90后回鄉繼承的就更少了。他說:“從我的太爺爺開始,家中就一直有制作大龍粄,既為謀生,也為傳承!
蒸夠12個小時剛出爐的大龍粄。
手信迷你大龍粄。
也因為黃俊杰家人對大龍粄制作技藝的精益求精,他們家的“橫河黃炳記大籠粄”在當地小有名氣。黃俊杰從父親手中接手后,除了傳承味道外,還不斷創新,做了不同大小的大籠粄,并用真空包裝,在網上賣,反響很好。
包裝成品的橫河大龍粄。
插上松柏,放上桔子,用于祭拜。
2019年,黃俊杰將橫河大龍粄制作技藝申報縣級非遺,并成功入選博羅縣第十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21年1月,橫河大龍粄還入選2020年博羅十大小吃。另外,黃俊杰還將橫河大龍粄打造成手信,精心設計了包裝,在規格上采用3斤、5斤裝,便于攜帶和送親訪友。2022年1月22日,參加由廣東省文化館舉辦的節慶“嘆”非遺——非遺年貨墟市,黃俊杰的手信大龍粄大受歡迎,不僅帶去的大龍粄被一搶而空,還拿回不少訂單。
黃俊杰說:“我將繼續傳承下去,并將我們的大籠粄,做成本地的一個品牌,讓其代表當地傳統美食的特色!
策劃:惠州報業傳媒集團采訪部視覺組
統籌:惠州報業全媒體記者張旭華、李松權
文字:惠州報業全媒體記者李燕文
圖片、視頻:惠州報業全媒體記者鐘暢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