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勞模袁皆榮市勞模袁皆榮:15年主導60多項技改項目

      原標題:
      市勞模袁皆榮用勤奮和專業為技改工作貢獻力量
      15年主導60多項技改項目

        市勞模袁皆榮是惠州東江威立雅環境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江威立雅”)焚燒車間現場工程師。去年12月份,經過他優化升級的焚燒鍋爐水質監測系統,實現鍋爐水自動輸送到檢測設備的無縫對接,最大限度確保焚燒鍋爐的安全生產。

        袁皆榮2007年入職該公司,類似上述善于鉆研、精準分析優化車間設施的成功案例還有很多,是公司的技改“達人”。15年來,從焚燒班長到焚燒現場工程師,他兢兢業業堅守一線,敢為人先大膽嘗試,以問題為導向主導60多項技術改造項目,用勤奮和專業為技改工作貢獻力量。

        

      袁皆榮(左)與同事在工作中。 惠州日報記者鐘暢新 攝

        每天給焚燒設施設備“把脈”

        見到袁皆榮時,他正帶著同事在焚燒車間檢查濕法洗滌系統,該系統是關系煙氣排放的重要設備,如果異常可能導致煙氣排放異常。他時不時脫下手套觸摸洗滌塔試試溫度,看下水循環情況。他告訴記者,看似重復簡單的動作,是發現鍋爐是否正常運轉的關鍵。

        “從實際出發,通過細致的觀察發現問題,再針對性地解決問題。”袁皆榮說,焚燒系統是一套很復雜的設備,在運行期間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每天給焚燒設施設備“把脈”成為他的習慣。

        與此同時,隨著車間產量不斷提升和廢物結構的持續變化,焚燒運營連續性和環保管控的要求越來越高,困擾車間穩定運行的問題也顯現出來。其中就包括二燃室出口結焦,兩個月必須降溫進行清理的問題。袁皆榮通過清焦時的觀察,發現最嚴重的積灰位置,他提出切除對流管束,讓煙氣流通就可以有效防止結焦的解決方案,但是這個解決方案需要對鍋爐系統和焚燒系統做較大的改造,且效果有待檢驗。他堅持這個解決方案,帶頭實施改造并獲得成功。

        “雖然每天都要‘在線’,但因為熱愛這個事業,我樂在其中。”袁皆榮說,東江威立雅是廣東省危險廢物處理示范中心,是全國31個危險廢物處理示范中心之一,具備高溫焚燒、物理化學、穩固化填埋等綜合處理能力,可處理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中46大類中的42類廢物,是省內處理類別最全、處理規模最大的危廢企業之一,為省內10多個地級市、5000多家產廢企業提供服務,每天都全天候生產運營。作為焚燒車間現場工程師,袁皆榮基本全年無休,每天關注一線生產狀態,一刻也不能松懈。

        手把手向同事傳授經驗

        作為設備設施最復雜、技術含量最高的焚燒車間,很多設備和工藝都是從無到有,隨著環保法規的修訂完善,環保要求不斷提升,袁皆榮帶領團隊發揚敢為人先的精神,勇于先行先試,大膽實踐探索。在他的主導下,該公司的廢物暫存庫改造,由原來的人工管理升級為智能化倉庫;焚燒系統新增濕法裝置,使尾氣脫酸效果更加明顯、更有保障性;新增多套蒸發系統,提升了物化廢水的處理能力等。

        為給焚燒車間大修工作保駕護航,袁皆榮可以48小時不眠不休;為處理突發的設備故障,他可以凌晨兩點從睡夢中爬起;為解決一個技術問題,他不斷觀察、試驗,突破常規;為實現焚燒煙氣安全排放,袁皆榮通過多次試驗,成功實現技術革新,為焚燒系統新增濕法裝置,煙氣排放比改造前降低60%以上,氯化氫、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指標排放遠低于歐盟排放標準。

        與此同時,在公司改革發展中,袁皆榮主動提出合理建議,先后主導進行焚燒車間進料閘板邏輯控制優化方案、制漿系統技改工程、干法噴射系統等多項技術改造項目,每一項工程的背后,離不開袁皆榮的默默堅守與付出。

        “袁工沒有高談闊論,只有樸實的言傳身教。”該公司焚燒車間主管周鵬告訴記者,袁皆榮是車間所有技改的“領頭雁”,為整個車間的平穩運行作出了很大貢獻。在傳幫帶方面,袁皆榮經常說“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借助團隊的力量,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用”。在工作中袁皆榮將自己10多年積累的經驗毫無保留地跟同事分享。手把手的傳授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車間的技術人員都是袁皆榮一手帶出來的。

        “耐火磚底面和筒體要這樣貼緊,不然會產生臺階”“墊片上的螺絲要先對角,因為單側緊可能使壓蓋兩邊受力不一樣導致泄漏”……日常工作中,袁皆榮身帶一套工具,身后跟著一群“徒弟”。他經常告訴大家,到現場干活要多看、多聽、多想,發現問題要勤于思考,多問幾個為什么。從設備的調試開機運行到故障的判斷與處理,袁皆榮很少用專業術語,他用最簡單易懂的實際操作,讓車間每一個人學到最實用的技能。

        惠州日報記者黃曉娜

      編輯: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