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我市聚焦創新驅動發展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
搶抓戰略機遇以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
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總部區投入使用,主裝置區全面建設;東江實驗室總部區全面動工,施工現場一片火熱;企業創新主體規模不斷擴大,高新技術企業存量首次突破20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存量達到1862家……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今年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聚焦創新驅動發展,實施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工程。
我市積極搶抓“雙區”和兩個合作區建設重大戰略機遇,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依托大產業大平臺,緊盯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升產業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逐步實現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以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為建設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提供強大創新動力。
德賽西威智能網聯惠南工業園展廳的智能駕艙充滿科技感。 惠州日報記者李松權 攝
中山大學惠州研究院院長周賢太在做實驗。 惠州日報記者匡湘鄂 攝
創新平臺加快建設,自主創新能力持續增強
2021年11月,市德賽西威智能交通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市科近離子膜材料研究院、市新一代工業互聯網創新研究院、惠州視維新技術有限公司4家單位被認定為廣東省新型研發機構。至此,我市省級新型研發機構總數達到13家,新認定數全省排名第三。
我市堅持引進和培育相結合,謀劃建設省重點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力爭2022年省級重點實驗室達7家,市級以上新型研發機構達25家、市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達530家。
——東江實驗室建設扎實推進。該實驗室已引進12個高水平科研團隊約400名科研人員,科研團隊累計獲省級基礎與應用基礎科研項目立項9項,推動開展12項關鍵技術攻關。其中“超重核素合成及新方法研究”項目獲得2021年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重大項目立項。
——創新平臺建設扎實推進。2021年,我市新認定29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總數達209家;新增1家省重點實驗室,總數達6家。大力推動7個千億級工業園區創建省級高新區,惠城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即將獲批全市首個省級高新區,龍門產業轉移工業園也在啟動省級高新區申報工作。
——科技孵化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華科東江新能源加速器獲批省級加速器,實現我市“零”的突破。新認定4家市級孵化器,全市共擁有孵化器44家、科技企業加速器3家。力爭2022年科技企業孵化載體達76家,其中省級以上15家。
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市將繼續深度融深融灣,建設大灣區能源科技創新中心,積極參與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在抓好兩大科學裝置和東江實驗室建設的同時,謀劃建設以科研、教育為主導的河橋科教新城和集科研、生產于一體的稔平半島能源科技島,并爭取納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重要節點和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協同發展區。
同時,主動承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資源外溢,加快推進深圳異地孵化器(惠深創新中心)建設,將其打造成為廣深優勢創新資源引入惠州的節點平臺。引導企業在惠設立研發機構,引進大灣區高水平大學或研究機構在我市共建研究機構。
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總部區全景。 惠州日報記者朱金贊 攝
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激勵企業創新發展
2021年,域鑫科技(惠州)有限公司再次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這是一家專注于研發生產半導體行業精密配件、醫療器械配件的企業,先后取得60多項發明專利。
“惠州科技部門為企業服務很及時,也很貼心。”該企業負責人表示,市科技局多次舉辦高企政策分析指導培訓會,將政策全面細化,并通過惠州高企服務平臺,第一時間發布高企相關政策、金融信貸等信息,為中小企業提供了更好的服務。
我市注重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快培育科技型企業,企業創新主體規模不斷壯大,創新主體作用更加凸顯。
在創新關鍵技術攻關機制方面,我市積極探索設立了“粵惠聯合基金”,支持我市高校、醫院、科研機構、企業等開展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我市也成為第5個設立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區域聯合基金的城市。首次面向“2+1”現代產業實施“揭榜掛帥”制度,推動攻克我市優勢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去年8個發榜項目、11個揭榜方案中榜,引導企業投入研發經費達1.8億元。
產學研對接解決企業難題的成果不斷擴大。圍繞企業技術難題,我市探索開展了市級企業科技特派員試點工作,繼續組織開展“惠企專家行”活動,推動產學研合作對接。先后共派出企業科技特派員30人,對接企業22家;“惠企專家行”活動已達成合作意向的企業近60家,已成功簽約落地的項目有22項。
“我市企業創新主體規模不斷壯大。”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介紹,2021年,我市高企首次單年度組織超過1000家企業申報,存量首次突破2000家,總量增至2094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首次單年度組織2000家企業參評,存量達到1862家,持續保持年均20%增速;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達51.8%。
今年的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打造珠江東岸創新資源重要聚集地。把培育引進高新技術企業作為提升創新能力的核心抓手,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分別達到2600家、2200家,新增“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35家。引導龍頭企業與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建新型研發機構,與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建立校地合作研究院。充分發揮“粵惠自然科學基金”作用,支持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新增工程技術中心30家。
惠州市第五屆“天鵝杯”科技創新創業大賽決賽在仲愷落幕。圖為評委參加“云端”評審。 惠州日報記者楊敬賀通訊員李揚 攝
提升科技服務,科技成果轉化成效明顯
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建設科技成果轉化首選地。我市堅持把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作為提升科技創新能力與科技支撐能力的關鍵舉措,不斷優化政策措施,加大科技成果轉化支持力度,取得明顯成效。
2021年,全市技術合同認定登記達600項,同比增長177.78%;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20億元,同比增長79.73%,其中技術交易額19.01億元,同比增長74.08%。
中山大學惠州研究院建立起了“小試+中試+企業孵化+成果推廣”四位一體、極具精細化工專業特色的科技成果轉化鏈條,加速成果轉化。2021年,該研究院科研團隊成功轉化“精密設備特種潤滑材料的研制及產業化”項目,從分子水平設計潤滑材料,開發機器人減速器潤滑脂等產品,助力中國工業“智造”。
“通過加快提升科技服務,我市科技成果轉化成效明顯。”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由惠州學院牽頭申報的“金屬功能纖維與制品關鍵技術及多領域產業化應用”項目獲得2020年度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我市還積極推動科技獎勵制度落實,啟動首屆“東江之星”科學技術獎、“醫學科技獎”評選活動,探索縣域農村科技特派員制度試點工作,以科技創新助力鄉村振興。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創新賽事效果顯著,成功舉辦第十屆創新創業大賽(廣東·惠州賽區)暨惠州市第五屆“天鵝杯”科技創新創業大賽和第六屆中國創新挑戰賽(惠州賽區)。我市“以賽代訓、以賽促融”發展機制逐步成熟。創新挑戰賽促成企業與技術團隊達成合作協議近40項,加快實現技術和產業融合。
惠州市科近離子膜材料研究院研發人員在科技攻關。 惠州日報記者劉豪偉通訊員蔣照練 攝
加快集聚科技資源,創新創業環境不斷優化
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豐富引才引智渠道,深入實施“惠”聚優才行動,用心用情服務人才,全力優化人才發展良好生態。加快技工院校育才陣地建設,實施“鵝城工匠”鍛造行動,壯大高技能人才和卓越工程師隊伍。
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我市科技人才隊伍逐步壯大。市科技局幫助企業通過國際人才交流大會、國家引才計劃開展引才工作,發揮兩大科學裝置和東江實驗室等重大科研平臺的引才作用。積極落實大灣區境外人才所得稅補貼政策,共補貼195人次境外高端人才4406萬元。
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市將繼續加快人才引育政策優化調整,加強“平臺聚才”和“產業引才”,著力建設高精尖缺科技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外國人才等科技人才隊伍。
構建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離不開科技金融創新持續加強。我市出臺了科技金融獎補政策,對科技金融科技信貸政策導向效果評估考核優秀的銀行機構給予獎勵,并與各大銀行簽署科技金融戰略合作協議,支持科技型企業解決融資難題。健全以企業創新能力為核心指標的融資評價體系,推出“立項貸”“人才貸”“研發貸”等專屬創新金融產品,建立健全科技金融創新平臺,重點扶持新興領域初創型、中早期企業創新創業。
“激發創新活力,推動科技體制機制改革。”該負責人表示,我市還將進一步完善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企業培育等各環節創新制度,形成環環銜接、閉環管理的科技創新政策體系。將科技計劃布局為科技研發攻關、創新平臺建設、創新主體培育、科技成果轉化四大計劃,形成全鏈條、全要素的科技計劃體系。制定科研項目立項評審、資金管理、結題驗收、績效評價、科研誠信等全過程管理制度,探索實施項目“揭榜掛帥”、經費“包干”、容錯免責等創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能。
好聲音
“一要重視高等教育與醫療。城市與高校共生共榮,一流城市,必須有一流高校、一流醫療條件。二要重視雙創、中小微企業群體的支持培育,因為這類企業是大學生就業的主陣地,能大量吸引與蓄積人才。三要重視人才包括管理人才和專業人才引進與發展環境營造。年輕人才、年輕人是城市的未來,要打造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環境。”——市人大代表,惠州學院黨委書記、校長彭永宏
“科技創新需要鏈條化發展,近年我市加大了科技基礎投入,補上了基礎研究這一短板,包括引進建設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創建了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省實驗室,并與省合作建立了粵惠聯合基金。希望委員能夠向所在單位和社會多宣傳,充分利用科研平臺,開展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促進惠州科技創新發展。”——市政協委員、市科技局規劃發展科副科長周微
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袁暢
采寫 惠州日報記者劉豪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