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菜鳥”變“國手”!惠州小伙技能爆表賽出國門

        在廣東省技師學院南院18號樓旁,三棵大樟樹聳立院內。一樓門前位置,醒目地豎著一塊牌子: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中國隊集訓基地。頓時,這座外觀略顯陳舊的三層小樓顯得高大上起來。邁入一樓,光伏發電、風力發電的各類儀器設備一字排開,該學院2019級機電一體化專業學生陳智勇和隊友們在這里緊張備戰。

        大樟樹下,21歲的陳智勇,一年多時間里,實現了從“菜鳥”到“國手”的華麗蛻變,獲得“廣東省技術能手”“全國技術能手”“廣東青年五四獎章”“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等榮譽。這位出生于博羅縣羅陽街道田牌村的“00后”,用熱忱和拼搏書寫著新時代惠州青年向上向善的前行力量。

      陳智勇在學校進行實操訓練。惠州日報記者鐘暢新 攝

        從小愛拆裝玩具,鐘情機電一體化

        “前幾天我們剛進行了一次10進5淘汰賽,淘汰了5名隊友。”記者面前的陳智勇劍眉星目外形俊朗,比同齡人更多了一份沉穩,說起這次淘汰賽,他云淡風輕。要知道,此次淘汰賽匯聚的選手,都來自2020年第一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可再生能源項目)前十,他們在一起學習,一起準備,高手過招,競爭之激烈可想而知。此次淘汰賽上,陳智勇排名第一,“再過幾個月,我們還要再進行一次淘汰賽,5選1,最終確定1人代表中國,參加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

        “從沒看到過他對比賽有什么擔心,總是自信滿滿的樣子。”曾浩是陳智勇的同班同學,“他在班里時,我總排千年老二,他備戰競賽后,我就替他坐穩第一的位置。”曾浩說,神一樣的隊友鞭策自己不斷前行,陳智勇以他的經歷和行動影響著身邊人。曾浩也在2021年第二屆全國技工院校學生創業創新大賽上摘得二等獎。

        陳智勇骨子里的自信是因為熱愛。2019年高考后,他放棄了已被錄取的一所大專院校的藥學專業,入讀廣東省技師學院機電一體化專業,“我從小喜歡拆裝玩具,對機電這一塊一直很感興趣,搜集學習了很多這方面的知識。”

        省技師學院作為國家級重點技工院校,培養出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世界技能大賽奪金的選手。榜樣的力量激勵人,這些優秀學長的成才故事,在他心里撒下了種子;校內世界技能大賽中國隊集訓基地里各類高水平的選手和專業設備,在他心里掀起了波瀾。從入校起,他就堅定了技能成就未來的信念,在學習上始終自律自強,保持專業第一,還擔任班、團干部,綜合能力突出,獲得國家獎學金。

        機會終于來了,2020年5月,學校選拔參加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可再生能源項目的競賽選手時,陳智勇毫不猶豫參與了競選,并最終成功進入競賽隊。

        學精不厭苦,從“菜鳥”變“國手”

        可再生能源項目是世界技能大賽新增項目,主要考核太陽能光伏、風力發電系統的安裝與運行調試、風力發電系統的故障檢修、區域能源規劃與設計。項目難度大、技術含量高、操作技能新,對選手綜合素質要求特別高。由于是新增項目,完全缺乏可借鑒的經驗與系統的知識,教練團隊帶著選手們一起摸索,共同鉆研,一步一腳印地搭建起了系統知識結構,一點一滴地提升賽場技能。

        進入集訓隊的初期,陳智勇遇到了不少困難,從零起步的探索,理論與實操的系統構建,不停歇的高強度訓練,對學力、毅力和體力,都是一種巨大挑戰。“大賽有嚴格的年齡限制,這是我為數不多的機會。”陳智勇緊緊抓住機會,學精不厭苦,他的雙手和身上留下很多訓練時被磕碰撞破的傷疤,有些甚至影響到訓練,即使這樣他也不肯停下來休息幾天。他深深知道,大家的天賦差異不大,惟有更努力更勤奮。訓練之余,他經常瀏覽相關平臺,看他人的小創新小創意,減壓同時開闊思路,手機里已經一年多沒有安裝游戲軟件了,就連最喜歡的籃球運動也因備賽而暫擱一邊。

        “剛入隊時,他的成績并不靠前,但在后面的考核過程中,成績直線上升。”世界技能大賽中國集訓隊專家兼教練組長薛林說,“他的理解領悟能力強,數學物理基礎比較扎實,通過勤學苦練很快補齊了專業知識短板。”

        正是他的勤奮好學、刻苦訓練,歷經多次淘汰選拔賽,他不但在學校集訓隊脫穎而出,還最終獲得廣東省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的第一名,并獲得了第一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的參賽資格。

        比賽級別越高,難度愈大。第一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可再生能源項目)比賽其中一個模塊,是要求5小時內要將平時兩天工作時間才能完成的配電箱安裝調試好。這個配電箱體積為2立方米左右,里面有各種大大小小的元器件幾十個,光電線長度就有1000米。第一次將配電箱安裝調試完畢,陳智勇耗時兩天多,“這怎么可能在5個小時內完成?”他第一次覺得“難”,幾天來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可以做到。”教練薛林給陳智勇注入了信心和勇氣,他二話不說,搬把凳子坐在陳智勇旁邊,仔細幫他分析每一個動作,乃至每一次抬手、每一回彎腰、每一個轉身,都逐步優化精準到位。經過不斷優化強化,安裝了不下10次后,陳智勇終于把“不可能”變成了“能”,在大賽現場,這一關還優化到了4小時左右完工,最終奪得大賽金牌。一位專家評價“他的每一個動作都不是多余的”。“經歷過這一次,我堅定了面對困難不要畏懼和動搖,要秉承永不放棄、堅持到底的信念,不斷摸索、鉆研、總結,總能過關斬將。”

        畢業后會留在家鄉惠州發展

        一次比賽就是一次歷練,就是一次進步。此次10進5淘汰賽上,陳智勇雖然得了第一名,但他對自己仍不滿足。比賽項目中,有安裝風力發電機低速轉動軸一項,技術要求低速軸兩端到臺面的平行位和等高位相差不能超過0.01毫米。陳智勇相差了1毫米。“一點細微的差異也會加速低速軸的耗損。”此套設備賽前兩天才運來,陳智勇和其他選手都是第一次接觸,“設備上的精細就是用微米來測量,我要學習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一絲不茍。”

        高強度的訓練中,陳智勇喜歡看著窗外發呆,放空自己。窗外的大美惠州,充滿陽剛與朝氣,在新的一年陽光中,處處都是奮斗者的身影。“畢業后,我還是會留在家鄉惠州發展,這里是生我養我的地方,也將是我施展才華的舞臺。惠州是全國乃至全球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我希望能為惠州的電子產業發展貢獻力量,也想以我的經歷告訴更多年輕人,要結合自身實際,敢于選擇技能成才的道路,行行出狀元。”

        惠州日報記者馬海菊 通訊員鄒麗娟

      編輯:任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