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鹿港文化學者口中常說的“鄒公” 原來是惠州人

        在中國臺灣省臺中市彰化縣,有一個遠近聞名的旅游勝地,那就是鹿港。別看這么一個小鎮,昔日可是臺灣中部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全臺灣第二大城鎮。昔時臺灣繁華之地有“一府、二鹿、三艋舺”的說法,這“二鹿”指的就是鹿港。鹿港在臺灣被稱為“小泉州”,當地人說話的語音和福建泉州的府城腔高度一致,當地的風俗習慣也和泉州民俗基本相同。這是因為兩地文化淵源很深,自清代乾隆時期兩岸直航后就往來密切,貿易交流頻繁。近年來,鹿港天后宮多次組織臺灣信眾到福建泉州進香,充分體現了海峽兩岸歷史文化同根同源的特點。就在鹿港當地,地方文化學者口中常說著一個惠州人的名字——“鄒公”,他就是撫臺名臣、曾任鹿港海防同知、臺中知府的鄒漸鴻。

        1881年,鄒漸鴻赴任臺中府鹿港海防同知

        鄒漸鴻,字儀可,清代惠州府博羅人,道光六年(1826年)生于博羅公莊南坑,父鄒榮書,孝悌傳家,名聞鄉里,仗義疏財,曾捐資助建興賢書院,受到博羅令熊炳離、惠州守楊希銓的褒獎。鄒漸鴻年幼即聰穎異常,被譽為神童。道光十九年(1839年),年僅十三歲的他應博羅縣童子試,引義玄暢,文采飛揚,知縣艾暢大為驚異,遂選為案首。不久又應惠州府試,亦被選為案首,補博士弟子員。時名儒曾望顏主講于豐湖書院,尤重其人。咸豐十一年(1861年),補行戊午正科廣東省鄉試,鄒漸鴻中舉人。同治四年(1865年),報捐內閣中書,分發行走。同治八年(1869年),補授實缺,任方略館校對。次年,遵例捐免歷俸,奉旨記名以同知用。光緒二年(1876年)分發福建補用,十二月初十日到福建聽候調遣。

        鄒漸鴻辦事能力強,深得上司器重,不久有吏部咨復:“查該員鄒漸鴻年力強健,處事精詳,以之補授福建臺灣府中路巡撫同知,洵堪勝任。”得軍機處回復,遂以記名候補同知補授為臺灣府中路同知。光緒七年(1881年),赴任臺中府鹿港海防同知。當地民風剽悍,山中又有當地人時出搶掠,他恩威并濟、抑強扶弱、止息爭斗、清理積案,又捐出俸祿資助讀書人。治鹿港海防兩年,當地人歸從者千余戶,治行為全臺之冠。

        光緒十年(1884年)秋,法國人侵犯臺灣,基隆、澎湖相繼告警,南北水路阻塞不暢,凡調集軍隊、轉運糧餉皆取道中路,糧臺設于鹿港。鄒漸鴻奉命督運戰略物資,“前后三百余萬,飛芻挽粟,軍書旁午,罔有遺誤。”在他的高效運作下,清軍得以短時間內大規模集結到臺中,以優勢兵力驅逐了法國入侵者。事后安撫百姓,毫不驚擾,一兩年間鹿港又恢復了平靜,商賈云集,物阜民豐,人皆視臺中鹿港為樂土,而鄒漸鴻則以功勛卓著被朝廷敘功以知府任用。升任知府后,他一如既往地保持了廉潔耿介之風,不辭勞苦,善理各種繁劇事務。

        鄒漸鴻回鄉后熱心鄉里事務,繼承父親遺志資助興賢書院

        光緒十三年(1887年),臺灣改省,時任臺中知府的鄒漸鴻已年滿六十一歲,當時他的母親已年高九十一歲,擔心母親時日不多自己未能盡孝,遂上疏乞終養,獲朝廷許可。離開臺中時,當地官吏儒生百姓聞言紛紛前往送行。

        鄒漸鴻自臺灣歸鄉后便不再復出,但仍熱心鄉里事務,繼承父親遺志捐資資助興賢書院膏火費,一時間博羅公莊文教大興,成為詩禮傳家之福地。他與同鄉名士廖錫恩交情篤厚,曾一起主持修建了公莊文塔,成為當地的地標性建筑,留在了公莊幾代人的文化記憶中。

        今天距離鄒漸鴻離開臺中鹿港已經135年了,不知古意甚濃的鹿港大街小巷中是不是還留存有“鄒公”當年的痕跡?

        (吳早先 黃海玉)

      編輯:任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