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五年工作回眸①
原標題:
市人大常委會圍繞解決教育領域突出問題加強監督成效顯著
督辦重點建議緩解義務教育學位不足問題
2020年9月開學后,胡先生孩子就讀的四年級班級人數由原來的59人降到了50人,班上另外9名同學通過抽簽形式轉到新組建的班級。這是市人大常委會加強教育工作監督,全力保障學位供給的一個縮影。從2020年開始,我市基本消除義務教育56人以上的“大班額”。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王冉說,五年來,市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我市教育監督工作,秉持“教育無小事”理念,堅持“群眾有所呼,人大有所應”,圍繞代表意見比較集中、社會普遍關注和人民群眾來信來訪集中反映的教育領域突出問題,通過視察、調研、執法檢查等方式,依法監督、有效監督、持續監督,成效顯著。
開展《教師法》實施執法檢查保障教師權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作為教師的“護身符”、保護法,其是否實施得好直接關系著地方教育事業的發展。市人大常委會高度關注《教師法》的貫徹實施。2019年9月起,市人大常委會檢查組花了近兩個月時間,對《教師法》實施情況開展執法檢查,通過實地察看8所各類學校、召開6場各層次教師座談會,聽取市、縣(區)政府及有關部門匯報,全方面了解我市《教師法》貫徹實施情況。通過開展《教師法》執法檢查,進一步推動《教師法》的實施,推動市政府和相關部門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工作,保障教師各項權益,形成濃厚的尊師重教氛圍,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與此同時,圍繞群眾普遍反映的區域性學位緊張情況,市人大常委會認真督辦重點建議《關于將惠城區高中學生分流到市直高中以解決市中心義務教育學位不足的議案(轉建議)》。通過兩年的持續督辦,取得了顯著成效,從2018年開始,惠城區屬的三中、四中、惠港中學、小金口中學和田家炳中學不再招收高一新生,惠州中學也于2018年9月1日正式開學,極大緩解了惠城區義務教育學位不足的問題。
針對近年來群眾關注度極高的校外培訓機構和區域性學位供給不足問題,市人大常委會開展了全面的調查研究,并在常委會上聽取和審議了政府的相關工作報告,以此助推我市校外培訓機構規范化管理和學位供給需求問題的有效解決。
市人大常委會將繼續積極作為,加強監督,努力推動我市教育事業提質增效,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提供有力支撐貢獻市人大應有的力量。
班主任津貼由200元提升到1500元
“近年來,市人大高度關心關注全市教育發展,充分發揮監督職能,推動惠州教育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市教育局副局長毛少瓊說,學位供給保障一直是老百姓關注的民生大事。近5年來,全市新建中小學42所,改擴建公辦中小學105所,新增公辦學位12.31萬個。2016年,劉國花等15位人大代表提出《將惠城區高中學生分流到市直高中以便解決市中心區義務教育學位不足的議案》。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市教育局主動協調,牽頭落實,通過新建惠州中學、高中學生錄取到市直普通高中,解決了惠城區學生入讀普通高中問題,同時“釋放”一批義務教育學位,有效緩解惠城區中心城區義務教育學位偏緊的現狀,得到社會的高度認可。
在市人大常委會的有力監督下,我市教師隊伍建設成效明顯,在全省率先建立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承諾宣誓制度,創新成立學校師德師風監察組,實施基礎教育教師培養“頭陣計劃”,著力打造高素質創新型專業化教師隊伍。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2019年市人大常委會開展的《教師法》實施執法檢查,推動市直公辦中小學校全面推行教師年終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改革,市直學校班主任的津貼由200元提升到1500元,大大激發了班主任愛崗敬業、潛心育人的工作熱情,為我市教育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惠州日報記者黃曉娜 通訊員羅雪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