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2023年建成高素質農民培育省級示范基地超33家

      原標題:
      我市推進鄉村人才工作發展,分層分類培育高素質農民
      大力實施人才強農戰略 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近年來,我市農業農村部門大力實施人才強農戰略,推進鄉村人才工作發展,目前正大力實施鄉村振興“大培訓”“鄉村工匠”“鄉土專家”等工程,持續提升農民創業就業能力。

        “加大引資引才力度,進一步扶持農業企業做大做強,發展現代農業,推進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預計到2023年,建成高素質農民培育省級示范基地33家以上。到2025年,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3000人次,鄉村工匠1000人次,農村電商4500人次。


      惠州市晚稻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現場。

        多舉措培育壯大高素質農民隊伍

        日前,惠州市晚稻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舉行,活動通過實操比賽,讓選手們不斷打磨技藝,營造“節糧減損、機收先行”社會氛圍,為糧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據悉,今年以來,市農業農村局通過現場指導、組織農機手通過線上線下培訓學習機收減損技術等,提升農機人才的操作水平。目前全市有農機駕駛員24000多人,農機維修人員2000多人。

        這是我市培養打造高素質農民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市通過課堂教學與田間操作相結合,利用“云上智農”APP、“高素質農民”微信公眾號等現代化、信息化手段,實現農民、技術人員、培訓機構的無縫對接,著力提升農民學員的種養技術、病蟲害防治、經營管理、產品營銷水平。

        “把培育高素質農民作為鄉村振興人才支撐的重要途徑,通過就地培養、吸引提升等方式,將正在從事或有意愿從事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的農民納入培育對象,并把回鄉務農創業的大學生、青壯年農民工和退役軍人等作為當前培養重點。”該負責人介紹,我市結合主導產業發展情況、農業規模化和組織化發展情況、農業從業人員結構數量和素質等,分層分類、線上線下培育高素質農民,培養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隊伍,帶動鄉村人口綜合素質、生產技能和經營能力進一步提升。

        我市已創建高素質農民培育省級示范基地22家,累計培育高素質農民5486人,實現就近就地就業,就業率95%,人均年收入達到5萬元。通過精勤農民網絡學院平臺學習達4萬多人次,在增加農民收入的同時,促進了農業產業規模化經營,推動了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效銜接。


      惠州市晚稻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現場。

        圍繞農村迫切需要的人才開展培育

        農戶在田頭用手機直播銷售農產品、外出返鄉人員辦起家庭農場、惠州市農村電商“一村一品”帶頭人提升培訓班舉行……近年來,市農業農村局會同相關單位高質量建設電子商務人才隊伍,選送農村電商從業人員到市技師學院等高職院校和知名網商企業培訓,培養電子商務領軍人才和高層次人才。培訓對象涵蓋全市開展農村電商相關業務的小型微型企業、個體工商戶、民辦非企業單位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目前已培訓1496人,就業率達到98%。

        據悉,在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育工程時,我市緊緊圍繞時下農村經濟發展迫切需要的農技推廣型、生產技術型、經營管理型、社會服務型等人才,通過綜合素養課、專業能力課、能力拓展課進行教學培訓,培訓內容涵蓋了法律知識、市場營銷、生產管理、財務管理、質量安全等方面。

        通過扶大扶強企業引進人才,發展科技農業,廣東海納農業有限公司建立了國家稻米加工技術研發專業中心、廣東省海納現代農業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10余個科技創新平臺,引進院士工作站進站院士2人等,通過建立“廣東省高素質農民培訓”和“廣東省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等科學技術培訓平臺,開展高素質農民、基礎農技班等培訓。

        我市學習借鑒省“科技專家服務團”的先進做法,創新實施惠州市人才服務團工作。該負責人介紹,在深入摸查需求基礎上,首批選派20名博士、科技人才到基層,開展智力幫扶和科技服務,服務范圍覆蓋科技、經濟、農業、旅游等八個專業領域,為我市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

        惠州日報記者劉建威 通訊員劉愛建

      編輯:任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