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走進多彩河源之“高質量發展”系列
高鐵增添發展動力 五城加速產業聯動
東江蜿蜒,串起惠州、河源。贛深高鐵將成為惠州、河源等沿線城市緊密聯系的“新紐帶”。
“火車一響,黃金萬兩。”隨著贛深高鐵即將開通產生“高鐵效應”,帶動鐵路沿線城市發展高鐵經濟,深圳、東莞、惠州、河源、贛州五城產業聯動有了“加速器”,合作潛力巨大、前景無限。
人流物流往來更便捷、產業發展更集聚、城市建設更美好……在高鐵經濟帶動下,深圳、東莞、惠州、河源、贛州市場要素更加流動,發展動力競相迸發,創新活力充分涌流,必將譜寫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贛深高鐵五城黨媒聯合采訪團在河源國家高新區采訪。
高鐵效應
產業聯動將越來越緊密
打開今日河源的經濟畫卷,產業發展日新月異的景象躍然紙上。在粵東西北地區首個國家級高新區——河源國家高新區,“河源制造”的地圖不斷延展;在新建設的水產業園,農夫山泉、華潤怡寶、碧優選等多家知名企業紛紛落戶建設;在燈塔盆地,油茶、板栗、藍莓等特色產業興旺;今年國慶期間,全市共接待游客128.7萬人次,同比增長15.88%……工業勢頭強勁、農業生機勃勃、文旅全面崛起,河源產業發展的回響格外嘹亮,新機遇新活力正在匯聚起強大的發展勢能。
河源,廣東四大手機生產基地之一,年產量超7000萬臺,全省每生產9部手機就有1部是“河源制造”。作為河源高質量發展的名片,河源國家高新區聚集了中興通訊、阿里巴巴、卓翼科技等100多家電子信息企業,形成以手機和電子通信為核心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年產值約330億元,全市的電子信息產業總產值超過500億元。
今年7月,廣東將河源列為珠江東岸4個重點扶持發展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的城市;8月,河源市委七屆十三次全會提出,打造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今年以來,河源先后簽約落戶一大批電子信息類優質項目:首期投資50億元、年產值超100億元的卓翼科技項目落戶高新區;總投資超30億元的時進科技、創興科技等項目落戶源城區……高質量發展路上,河源電子信息產業正向千億級邁進。
依托好山好水,河源的水資源優勢正不斷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河源打造百億級食品飲料及水產業集群正蓄勢騰飛。聰明人、正能量、霍山礦泉水等本土企業蓬勃發展,農夫山泉、今麥郎等行業龍頭企業引領市場。
11月3日,河源水產業園正式啟動建設。8.3平方公里,百億級水產業,做全國食品飲料產業發展示范區,是河源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愿景。未來5年,河源水產業園將重點引進國內知名食品飲料企業15家以上,力爭5年內實現產值100億元以上、創稅10億元以上。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惠州同樣擁有雄厚的電子信息產業,涌現出TCL、德賽、華陽、億緯鋰能等一大批人們耳熟能詳的龍頭企業,帶動形成超高清視頻、智能網聯汽車等5大優勢產業鏈,加速打造具有世界級競爭力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在高鐵的帶動下,惠州、河源兩地的產業聯動將越來越緊密。
試運行的贛深高鐵列車駛過風景如畫的博羅縣泰美鎮沐村。
產業集聚
國家級園區平臺構筑強支撐
11月18日,河源近年來單體投資最大的電子信息產業項目——卓翼科技河源項目正式投產,將成為河源電子信息產業新的龍頭企業。
這是河源國家高新區產業項目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據介紹,該項目總投資50億元,分兩期建設,是卓翼科技最大的生產制造基地。今年內計劃建設24條生產線,預計今年完成約1.3億元產值,明年完成約20億元產值、解決近3000人就業問題。項目一、二期全部達產后將年產手機1.2億部,實現產值100億元,年納稅不低于3億元,可帶動2萬多人就業,有望成為河源電子信息產業產值“新龍頭”,將有效帶動電子信息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為河源打造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注入硬核動力。
作為粵東西北地區首個國家級高新區,工作人員介紹,河源國家高新區以占全市0.1%的土地,產出了全市1/3規上工業總產值、規上工業增加值、外貿進出口總額,是名副其實的“工業發展主戰場,經濟增長主引擎,創新驅動主陣地”。
目前,河源國家高新區形成了以手機為主導的電子信息產業、以模具為主的精密機械制造產業以及食品飲料產業的三大主導產業。其中電子信息產業為支柱產業,是廣東省第四大手機生產基地,去年手機整機產量7500多萬臺。
產業發展,園區平臺是重要支撐;葜萃瑯痈叨戎匾晥@區提質增效,堅持走產業集群化發展道路,資源要素向園區集聚。去年5月,惠州出臺工業園區提質增效行動方案,以“千億園區,萬億產業”為目標,以打造“3+7”工業園區為抓手,把工業園區建設成全市產業轉型升級與創新發展的先導區,形成制造業創新集聚高地、綠色發展高地和營商服務高地,為惠州打造“2+1”現代產業集群提供有力支撐和保障。
河源高新區科技企業孵化基地。
品質之城
河源將進入“高鐵時代”
贛深高鐵通車后,河源中心區到深圳中心區只需38分鐘,河源將真正融入深圳半小時生活圈。
高速通道連接四方,城市干道寬敞通達,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公園綠地星羅棋布,一江碧水蜿蜒遠方……從過去深藏山區的“小家碧玉”,到如今奔向“雙區”的“大家閨秀”,數年間,一座天藍、水清、地綠、宜居、宜業、宜游的高品質城市崛起于東江之畔。
道路于城市,如同命運掌紋。目前,河源已經形成以武深高速、大廣高速、粵贛高速、河惠莞高速、汕昆高速、長深高速、汕湛高速為主的“四縱三橫”高速公路網。以高速公路為主骨架,國省道干線為重要支撐,縣鄉公路為聯絡支線,南通珠三角、北聯贛西南、東承粵東北的交通運輸網絡,已成為推動河源振興發展的重要支撐。贛深高鐵通車后,河源將正式進入“高鐵時代”,河源人的“高鐵夢”即將成真。
置身大灣區開放發展大局,惠州以開放思維拋出“豐”字道路交通主框架規劃,項目整體納入“交通強國”試點項目,整個“三橫一豎”高速路網全部納入省高速公路網規劃!柏S”字分別對接廣州(知識城)、東莞(松山湖)、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深圳(前海)、香港,同時連通中心城區與惠州灣。
今年4月,惠州以市委、市政府名義出臺的首個專門聚焦深圳都市圈的方案文件——《惠州搶抓“雙區”建設重大機遇,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的行動方案(2021-2023年)》發布實施,提出加強與深圳都市圈發展規劃銜接,在基礎設施上加快協同,在產業發展上承接輻射,在創新創業上學習借鑒,在城市建設上對標提升。
文字 贛深高鐵五城黨媒聯合采訪團記者李向英 謝寶樹
圖片 贛深高鐵五城黨媒聯合采訪團記者王建橋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