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城墻、郁孤臺!追尋東坡足跡領略贛州古城魅力

        章江、貢江在這里匯聚成贛江一路向北流去…贛州古城八境臺,九百多年前,蘇東坡謫貶惠州途中曾在這里登高望遠,為這里美景震撼而題詩。如今,在這古城內,依然煥歷史文化的魅力讓人們感嘆它的魅力。

      贛州市章貢區。

      章貢兩江交匯處。

        11月19日下午,“五城耀粵贛融抱大灣區” 贛深高鐵五城黨媒大型聯合采訪活動贛州站正式啟動。當晚,來自深圳、東莞、惠州、河源、贛州的記者們來到郁孤臺歷史文化街區,領略贛州作為“紅色故都、客家搖籃、江南宋城、陽明圣地”的美麗夜景。

      贛深高鐵五城黨媒聯合采訪團在贛州福壽溝博物館參觀采訪。

        贛州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活動。贛州早期的居民是中國古代少數民族“百越”人中的“干越”人,也叫“贛巨人”,贛江也是由此得名。

        八境臺所在的古城,位于國家4A級景區——江南宋城歷史文化旅游區·郁孤臺街區,其是贛州章貢區的河套老城區。 在古城大門,華麗的燈光秀和厚重的歷史感,讓大家發驚嘆贛州的歷史文化底蘊。

      贛深高鐵五城黨媒聯合采訪團在贛州江南宋城歷史文化旅游區參觀采訪。

        穿過古城古街,來到八境臺腳下,記者們紛紛彎腰伸手去觸摸宋代的古城墻,感受千年城磚傳遞的歷史氣息。

        贛州古城墻始建于漢代,距今有兩千年的歷史,后來經過南宋、元、明、清、民國,歷時900多年的不斷修繕、加固,形成了一道周長約13華里,高大雄偉的城墻,反映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藝。

      江南宋城歷史文化旅游區郁孤臺街區。

       

      江南宋城歷史文化旅游區。

        現保存較完整的古城墻建于北宋嘉佑年間,是江南現存規模最大的古城墻,也是全國屈指可數的北宋磚墻之一。城墻平均高7米,從東門至西門長3.66公里,以其高低逶迤之勢與秀麗江水形成美妙反差,垛墻、炮城、馬面、城門都保存完好。

        贛州古城墻,始建于漢代,距今有二千年的歷史,后來經過南宋、元、明、清、民國,歷時900多年的不斷修繕、加固,形成了一道周長約13華里,高大雄偉的城墻。

        領略完古城墻的魅力后,記者們登上八境臺,夜幕中的章江、貢江在贛州老城區的龜角尾匯聚成贛江,一路向北,穿越江西,注入鄱陽湖,流向長江,好不壯觀。

        八境臺始建于唐代,因樹木蔥郁,山勢孤獨而得名。李渤、蘇東坡、辛棄疾、岳飛、文天祥、王陽明、郭沫若等歷代名人都曾在這里留下過詩詞。其中,與郁孤臺淵源最深的,要數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他在贛州任職時,留下名詞《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郁孤臺從此名揚天下。

      郁孤臺。

        據史載,八景臺原臺為石樓,為北宋嘉佑年間(1056-1063年)孔宗瀚所建。孔宗瀚是山東曲阜人,孔子第四十六代孫。他鑒于“州城歲為水嚙,東北尤易墊圮”,于是“伐石為址,冶鐵錮基”,將土城修葺成磚石城,建城樓于其上。

        八境臺建成后,孔宗瀚繪圖請蘇東坡題詩。蘇東坡遂作《虔州八境圖八首并序》、《八境圖后序》。前一首詩中,蘇東坡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城市八景,形成一組旅游勝境,為后世模仿,如燕山八景、瀘城八景、香港八景、臺灣八景等。八境臺下為八境公園,園內綠樹蒼茫,碧水微蕩,樓亭對峙,清新幽靜,景色如畫。

        文/圖/視頻 贛深高鐵五城黨媒體聯合采訪團記者 戴建 邱若蓉 湯渝杭 賴華海

      編輯:任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