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豐”字到“融深35條”!惠州加速“融灣入圈”

      原標題:
      惠州全面支持參與“雙區”和兩個合作區建設
      加速“融灣入圈” 構筑發展高地

        惠陽淡水,工程師楊文豪搭乘廈深“軌道的士”,從淡水家里到深圳龍華的工作室只要2小時;龍門縣城,經理饒志文從深圳家里到龍門大健康產業園里的公司,開車走武深高速只要1.5個小時;惠城江北,贛深高鐵惠州北站即將通車,年底這里將人來人往。

        一個個流動的鏡頭,是粵港澳大灣區加快打造“軌道上的灣區”的真實寫照。大灣區里的惠州人,“融灣入圈”生活通過交通大動脈已成現實。

        近年來,惠州以交通帶動千億級產業園區組團發展,在規劃、產業、資源、環境、政務服務等方方面面主動作為,加速“融灣入圈”,全面支持參與“雙區”和兩個合作區建設,加快打造珠江東岸新增長極、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重要地區和國內一流城市。 

      大灣區城市間產業深入協同集群發展。這是惠城區東江灣產業園建設現場。惠州日報記者李松權 攝

        主動作為

        從大“豐”字到“融深35條”

        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印發,大灣區“巨輪”鳴笛啟航;8月,《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發布,特區“升級”號角吹響。一年之內,兩大國家戰略花落廣東,“雙區”利好疊加,灣區風起潮涌。

        置身大灣區開放發展大局,惠州以開放思維拋出“豐”字交通主框架規劃,項目整體納入“交通強國”試點項目,整個“三橫一豎”高速路網全部納入省高速公路網規劃。“豐”字分別對接廣州(知識城)、東莞(松山湖)、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深圳(前海)、香港,同時連通中心城區與惠州灣。

        表面是交通開放對接,背后是交通帶動產業、產業支撐城市的發展邏輯。在“豐”字交通主框架規劃發布不久,《惠州市實施工業園區提質增效行動方案》出臺,沿“豐”字交通主框架及帶動組團布點實施“3+7”千億園區提質增效行動。其中,除優化提升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中韓(惠州)產業園3個國家級園區外,新規劃7個千億級園區,總規劃占地面積200平方公里,為惠州經濟社會發展吸引更多優質資源,注入更多創新發展活力。

        “十四五”開局之年,利好再加碼。4月25日,廣東省“十四五”規劃出臺,惠州全域納入深圳都市圈,緊鄰廣州都市圈。5天后,以市委、市政府名義出臺的首個專門聚焦深圳都市圈的方案文件——《惠州搶抓“雙區”建設重大機遇,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的行動方案(2021-2023年)》發布實施。

        該行動方案又稱“融深35條”,被視作惠州“融灣入圈”的行動指南,提出加強與深圳都市圈發展規劃銜接,在基礎設施上加快協同,在產業發展上承接輻射,在創新創業上學習借鑒,在城市建設上對標提升。

        9月初,《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相繼發布,橫琴、前海被視為大灣區建設的核心引擎,大灣區加速啟航。惠州召開市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部署支持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工作,積極主動對接利好,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惠州在‘融深’上態度非常積極,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評價,惠州表現出緊緊抓住產業引進和培育重要機會的決心,從而爭取深圳、香港現代服務業資源和人才對惠州產生外溢效應,“如果融深取得成效,惠州‘左右逢源’的區域發展新格局將初步形成。”

        協同深化

        企業往來互利實現高質量發展

        以深圳為起點,31年間天安數碼城集團在全國多地落子,觀察到近年越來越多東莞、深圳產業的關聯性企業落戶惠州,該集團決定在惠州投資建設惠州天安數碼城,整合灣區11個園區的資源,承接深圳、香港、東莞等地產業轉移與企業轉型。

        作為天安數碼城集團副總裁、惠州天安數碼城董事總經理,何文將集團重心轉移到惠州。他主導建設的惠州天安數碼城“科創號”院博樓封頂,項目在承接大灣區兄弟城市產業轉移和企業轉型工作中取得明顯成效——進駐企業超過80家,其中50%以上來自深圳、東莞。

        天安數碼城集團統計,該集團珠三角地區6000多家入駐企業中,超過200家企業在惠州設置分支機構或者辦事處,超過800家企業與惠州企業有業務往來,其中產業對接與惠州構建“2+1”現代產業體系密切相關。

        在大灣區,城市間產業取長補短、協同發展既是共識,也是企業用腳投票的結果。這不僅存在于深莞惠之間,在廣佛惠同樣有著深入的產業協同集群。

        今年3月,廣佛惠超高清視頻和智能家電產業集群在工信部先進制造業集群競賽中脫穎而出,成為全國首個跨區域跨領域建設的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

        在這個產業集群里,最廣為人知的是TCL。TCL成立于惠州,建設了TCL模組整機一體化智能制造產業基地項目、華星光電高世代模組和TCL電子智能顯示終端兩個子項目等,其在廣州、佛山、深圳也均有布局,更是聯合了國內新型顯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單位共同成立了廣東聚華新型顯示研究院,今年3月該研究院牽頭申報的“國家新型顯示技術創新中心”獲科技部批準落地廣州,是中國在新型顯示領域唯一的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

        在產業協同發展之下,不少企業走出惠州,在“雙區”和兩個合作區積極布局。成立于2000年的惠州中京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一員,其已在惠州、珠海建起或籌建4個生產基地,其中一個就在橫琴。據中京電子2021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13.35億元,同比增長36.34%,正積極研究“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相關政策以促進公司長遠發展。

        城市受益

        高質量發展支撐經濟韌性

        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深圳先行示范區加速建設,惠州既是參與者、貢獻者,更是受益者。

        人口吸引力持續增長——在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中,惠州常住人口達600萬人,10年增加145萬人,增長率為31.45%,人口總量居全省第七,增量居全省第五,僅次于深圳、廣州、佛山、東莞,已成為珠三角重要的“人口磁場”城市。

        產業競爭力持續增強——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一期、恒力(惠州)PTA、正威新材料等重大項目建設進展順利,華星光電高世代模組項目二期已有6條線體投產,德賽西威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園一期進入試產階段,惠州伯恩(淡水)基地預計年底完成主體廠房建設……1~9月,石化能源新材料行業增加值398.9億元,增長14.8%;電子行業增加值574.9億元,增長17%;全市125家健康產業企業工業總產值46.57億元。

        創新驅動力持續提升——中科院強流重離子加速器(HIAF)裝置運行樓即將建成,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CiADS)7月啟動建設,6個科研團隊100人入駐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潼湖園區,同位素研發平臺和高能量密度研究平臺完成建設方案,惠深創新中心(深圳異地孵化器)動工建設……惠州主動參與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企業青睞度持續攀升——今年4月,惠州與深圳聯合舉辦“深惠合作 共贏灣區”等產業協同創新交流會,72宗大灣區簽約項目投資總額逾860億元;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大會簽約粵港澳中醫藥合作項目共21個。

        經濟發展穩中向好——今年前三季度,惠州地區生產總值為3490.20億元,同比增長12.0%,增幅居珠三角第二位、全省第三位;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4.5%,增幅居珠三角第一位、全省第二位;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工業增加值1495.34億元,增長17%,增幅居珠三角第三位;外貿出口1533.10億元,增長29.1%,增幅居珠三角第三位。

        點評·抓機遇

        林江(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

        依靠“產業流量”實現高質量發展

        在“雙區”和兩個合作區建設重大機遇下,惠州要慎防在未來區域城市群的競爭之中被邊緣化,應該主動出擊充分利用土地資源相對充裕、營商環境相對優良的優勢,在積極融深的同時拓展與汕尾、汕頭、潮州等粵東地區相關城市的產業合作,并主動協助深圳的現代服務業和創新資源往粵東地區外溢,聯合東莞形成惠莞經濟圈充分享受來自東莞制造業的輻射效應,更重要的是要拓展與珠海特別是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合作,積極融入粵西地區的龐大市場。到時,惠州有可能成為粵西市場對接粵東市場的結合部和緩沖地帶,有條件成為各種生產要素、科技資源、人才資源在灣區流轉的停泊港,從而實現惠州不再靠“產業存量”來支持經濟的增長,而轉為依靠“產業流量”來實現高質量發展。

        鐘韻(暨南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

        加強大灣區城市間的互聯互通

        積極搶抓“雙區”和兩個合作區建設重大機遇,惠州當前應立足于新發展階段的一系列新形勢,培育與新機遇相結合的新行業、促進傳統支柱行業的升級,主動走入合作區尋找參與共同建設兩個合作區的機會。同時,增強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的互聯互通程度,牢記“創新”是大灣區建設的關鍵,在與城市群中其他城市構建競合關系時尋求創新思路與路徑,提升惠州在大灣區城市群的功能網絡地位,并增強與西岸城市的產業關聯。

        惠州日報記者馮麗均 李向英

      編輯:任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