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酥:宋代惠州賢太守 嶺南錢氏開基者

      [報料熱線] 2831000

        “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敝仃枙r節祭祖,廣東人謂“拜太公山”,即拜山。仲愷高新區瀝林鎮泮瀝村錢屋村民小組的祠堂和祖墳前,響起串串鞭炮聲。這是潼湖之畔一個普通的南方村落,這又是一個不平凡的古村。

        千百年來,惠州作為多種文化的交融之地,民系以外姓流入為主,但瀝林錢屋卻是嶺南錢氏的發祥地,900多年前,吳越國國王錢镠第十世孫、北宋進士錢酥從錢塘(今杭州)到惠州任太守,后終老惠州,其后代在嶺南開枝散葉。

        錢酥任惠州太守期間,整治惠州西湖、修筑防洪河堤、修整水東街,留下賢名,與錢酥有關的瀝林錢屋、錢氏宗祠、錢酥墓以及各分支族譜等風物,使得錢氏這支以惠州為中心的嶺南民系團結和諧、生機勃勃。

        調任

        杭州進士守惠州

        北宋錢酥,是惠州名宦之一,至今留有政聲。這名杭州人,搭建惠州杭州兩城友誼通道,還開辟了其后裔在嶺南繁衍生存的天地。

        關于錢酥的生平,嶺南錢氏眾多分支的族譜都有記載。據廣東三水懷集《錢氏宗譜》記載,錢酥是浙江錢塘縣人,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國王錢镠的第十世孫,宋神宗熙寧三年(1070)考中進士,于元豐年間任惠州太守。錢酥原名錢明週,字惠甫,宋神宗時位居士大夫,后因直言進諫,受到朝中大臣排擠,被派遣至惠州,后改名錢酥。

        錢酥最讓惠州人稱頌的政績是為原本地勢低洼的水東筑路,方便府縣兩地(今橋西、橋東)群眾行走。明代惠州進士吳高在《惠州修路記》記載此事稱,“耆老善士告予曰,昔水東地勢低洼,宋守錢酥筑作平直,郡人便之,為立思德坊。”千百年之后,錢酥修筑的這條泥路,成為商賈云集之通衢,為惠州古城最終形成“一街挑兩城”的獨特格局奠定基礎。


      瀝林錢屋錢氏宗祠內,后人贊揚錢酥的匾額。

        耕世

        “時值干戈弗克回籍”留惠

        錢酥在惠州為官三年,仕途卻意外地止步。錢酥墓殘缺的碑文記載,“……宋奎章閣侍制諱棆公之長子也,登宋熙寧庚戌進士,歷官惠州太守,以……民,時值干戈,弗克回籍,因居歸善,遂屬嶺南錢氏一世祖。”由此可知,錢酥任惠州太守后因戰事不能回籍。

        懷著“歸田園居、修養生息”的樸素愿望,錢酥一路輾轉。廣東嶺南錢镠文化研究會《嶺南錢氏》一文稱,68歲的錢酥辭官后,先是定居惠州水東街,后來搬遷歸善縣火崗鄉(今瀝林羅村火崗),搬遷沙堆白云嶂(今鎮隆井龍村南面山腳)居住,再次搬遷至平原地區居住,將其地改名為錢屋。

        錢酥逝世后,葬在錢屋數公里之外的鎮隆鎮樓寨村游蛇嶺。據錢酥墓碑文,錢酥生有一子,名錢勣,錢勣又單傳一子,名為錢瑋。錢瑋則生六子,六兄弟多分布嶺南各地繁衍生息,如今,瀝林錢屋是錢瑋第二子的后人,嶺南錢氏于是以錢屋的錢氏宗祠為祖庭。

        啟下

        后裔分居嶺南各地

        從中原富庶地區來到當時還是“蠻荒”的“瘴癘之鄉”,然后客死異鄉,這恐怕是錢酥始料未及的,然而無心插柳柳成蔭,錢酥在嶺南為子孫后代開辟了一片繁衍的天地。錢酥的六名曾孫散居各地,然后又分房各展枝葉,終成嶺南旺族。

        錢酥后裔,人才輩出,大多以讀書入仕,也善于經商,不過,錢氏嶺南祖庭位于惠州,惠州的錢氏出的名人甚少,嶺南其他地方的錢氏,人才濟濟。如毗鄰惠州的東莞錢氏,據《東莞下橋錢氏族譜》記載,錢六郎起初由惠州遷居東莞梅塘,他的兒子錢橋東由梅塘遷居莞城東門外步步高。錢六郎的孫子、錢酥六世孫錢益,為南宋淳佑元年(1241)進士,靖江府通判。

        約在明代,錢橋東的后人錢孟芳帶領族人遷居東城下板橋。明代,有一個錢酥后人錢萬選躋身“文苑”列傳,據傳錢萬選為錢六郎東莞后裔。錢萬選“年十二通春秋,弱冠三試第一”,“文名籍甚”,后來更與有“盛世文宗”之譽的楊起元一起在惠州西湖講學,為惠州文化發展貢獻不小。

        溯源

        嶺南錢氏錢塘認祖歸宗

        數百年來,朝代更迭,嶺南錢氏散寓遼闊,各分支之間一度慶吊不通、盛衰無從問詢,幸好,祖庭還在,祖墓還在,瀝林錢屋以及錢酥生前活動的惠州大地,成為一代又一代嶺南錢氏的精神家園。

        瀝林錢屋的舊建筑遺存不多,最吸引人眼球的是錢氏宗祠。錢氏宗祠始建于宋朝神宗年間,清朝光緒丙午(1906)年間重建。祠堂建筑平面為長方形,占地面積175平方米。在瀝林錢屋,《錢氏家訓》在錢氏宗祠、村會議室以及族譜中隨處可見!跺X氏家訓》是錢家先祖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王錢镠留給子孫的精神遺產,對錢氏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國的思想行為,作了全面的規范和教誨。

        近年,以錢屋錢氏子孫為主的后人,集資將錢氏宗祠修葺一新。錢氏宗祠為研究當地宗祠建筑特點和錢氏宗族源流提供了證據,為考證宋代惠州府官員生活遺跡提供珍貴實物資料,具有較高的歷史、人文價值。

        每年重陽,來自各地的嶺南錢氏子孫,代表嶺南近30萬錢酥后裔,來到錢酥墓前祭掃,并在錢氏宗祠祭拜。多年來,嶺南錢氏常常委派宗親到浙江杭州參加先祖錢镠的紀念活動,打開了與外省宗親交往的大門。杭州錢氏宗親、相關文化研究會等,也常常來到惠州錢屋考察交流。

        惠州日報記者侯縣軍

      分享到:
      編輯:小麗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網微信
      • 惠州發布微信
      • 惠州文明網微信
      • 惠州頭條APP

      查看所有評論網友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觀點,與今日惠州網無關。發言最多為2000字符(每個漢字相當于兩個字符)